文殊院在四海省成都市北校场旁,始建于南朝,清康熙三十年(1691)重建,因寺院主持慈笃海月法师道行高深,传为文殊菩萨化身,便将寺名改为文殊院,嘉庆、同治年又有扩建,始成今貌。文殊院占地近5.5万平方米,殿宇屋舍190余间,布局紧凑,天王殿、三大士殿、大雄宝殿、说法堂和藏经楼五殿连属,两旁为钟楼、鼓楼、斋堂和回廊。文殊院殿宇采用木石结构,石柱以四川峡石做成,绮云花窗刻工精致,图案样式繁美。殿宇之间铺以石板道路,洁净无尘。文殊院内藏有不少珍贵文物:说法堂内有宋代所铸铁护戒神10尊;大小铜像佛像有百余尊,为清代名匠所铸;藏经楼中还有绣制的千佛袈裟、水月观音、挑纱文殊菩萨和各种藏经等。(图为文殊院大殿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