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08]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09]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4]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6]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1]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3]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3]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57]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6]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3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祝您夏安!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191   时间:2023-6-9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6月9日    佛学研究网

        在优美的中文世界里,从春夏到秋冬,从节气到颜色;从时辰到地名,从年龄到月份,都被赋予了诗意的名字,听听就美到极致。那你知道,关于夏天,它还有多少你所不知道的名字吗?

        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唐·高骈《山亭夏日》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唐·李昂《夏日联句》

        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清·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唐·白居易《观刈麦》

        不少出现“夏日”的诗句,大多与“长”搭配。确实,夏日总是悠长。长长的影子,长长的天光,长长的蝉鸣与蛙声……惟愿它无止无尽,清澈如昨。

        朱明

        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尔雅·释天》

        霁景朱明早,芳时白昼长。—白居易《裴常侍以题蔷薇架十八韵见示因广为三十韵》

        春光才去又朱明。年华只暗惊。——宋·张抡《阮郎归·金乌玉兔最无情》

        水榭风亭朱明景,又别是,愁情味。——宋·杜安世《卜算子·深院花铺地》

        因夏季“气赤而光明”,故夏季亦称“朱明”。先秦杂家著作中,有称“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的说法。后代诗人,就会用朱明或朱夏代指夏天,宋代刘克庄的《祝英台近·雨凄迷》中写道,“青帝结束匆匆,转眼朱明了”,青帝指春天。

        炎节

        单车动夙夜,越境正炎节。——唐·钱起《送薛判官赴蜀》

        悲炎节之赫羲,览祝融之御辔。——晋·李颙 《悲四时赋》

        炎古字形从二火,本义一般认为指火光上升,又可泛指焚烧。由焚烧引申为热、极热,如“炎热”、“炎夏”等。据先秦时代史料,先民们相信,夏天炎热的时候,那是火神祝融在发威。盛夏之时,阳光暴烈,蝉声鼓噪,夏天也的确是个躁动炎热的季节。

        长赢

        春为发生,夏为长赢。——《尔雅·释天》

        夏之得炎,炎不信,则草木不长;草木不长,则长赢之德废。——北齐·刘昼《刘子·履言》

        这个“赢”字,通“盈”。能使草木丰盈者为夏,所以古人也称夏为“长赢”。夏天是个枝繁叶茂、生命力蓬勃的季节,并不只有炎炎酷热,也有夏山碧绿,莲叶满池,鸟语蝉鸣。全凭看者,是心随境转,还是境随心转。

        三夏

        情知三夏热,今日偏独甚。——古乐府《子夜四时歌·夏歌》

        三夏倏已半,烦蒸候正浊。——明·韩日缵《夏日閒居》

        古人采用农历计时,农历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合而称之“三夏”。这段时间,也是农人们比较忙碌的时期。

        九夏

        日月推迁,已复九夏。——东晋·陶渊明《荣木》

        九夏何知暑令行,轻风拂拂水泠泠。——宋·郭印《归云溪》

        行人九夏热如火,到此清风忽满襟。——宋·吴芾《早行五首》

        寂寂无聊九夏中,傍檐依壁待清风。——唐·刘兼《中夏昼卧》

        夏季一般历时三个农历月,约九十天左右。每个月有三旬,三个月共九旬,遂称“九夏”。南朝梁萧统《梁昭明集》中有收录,“三伏渐终,九夏将谢。”

        新夏

        好景入新夏,幽人卧弊庐。——宋·陆游《初夏夜赋》

        残僧门径静于夜,新夏林塘暖自凉。——宋·陈著《四月八日携子侄到上乘偶成》

        农历四月刚刚入夏,杜鹃花开映山红,这是三夏的第一个阶段,古人赋予了它不少昵称,新夏就特别好理解。一个“新”字,如同新米、新年、新衣那般可喜可爱。每一次崭新的夏日到来,都是一个崭新的闪亮的时刻,恍如只是初见。

        孟夏 首夏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yǎn]《状江南·孟夏》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南北朝·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首夏清和如惠夷,心情熙洽似唐虞。——宋·许月卿《首夏》

        正如孟春就是春季的第一个月,“孟夏”也是夏天的第一个月,和“首夏”一样都是指农历四月的时光。此时的夏日温柔可爱,草木经历暖风润雨,郁郁葱葱地舒展开来,坐在微凉的庭院,烹一壶好茶,看岁月静美。

        槐序

        槐序,指夏日也。——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

        山园槐序,绿阴浓处晓莺啼。冰弦声动柔荑。——清·陆求可《婆罗门引·赏夏》

        槐花在初夏如约盛开,米白色的花朵簇簇相拥,似串串珍珠缀于青枝翠叶之间,芳香四溢,所以也将四月的初夏称为“槐序”,是个充满诗意的名字。而且在古人心中,槐有君子之风,正直、坚硬、荫盖广阔,古槐还是故乡、祖先的象征。

        仲夏 中夏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唐·樊珣《状江南·仲夏》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东晋·陶渊明《和郭主簿二首(其一)》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唐·李隆基《端午》

        仲夏、中夏,都是农历五月的盛夏时节。五柳先生堂前有树木蔼蔼的夏日小森林,唐玄宗宫中有端午庆典,你是否也有自己的仲夏田园梦。

        季夏

        江南季夏天,身热汗如泉。——唐·范灯《状江南·季夏》

        季夏中气候,烦暑自此收。——唐·白居易《永崇里观居》

        夏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六月,称为季夏。“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 可见,夏天的最后一刻,总是酷热的极致。盼望着,一场夏日特有的雷阵雨,驱散暑气,带来一丝清凉。

        长夏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唐·杜甫《江村》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张耒《夏日三首》

        凉风遍广坐,长夏失重熇。——宋·周必大《又次韵醵饮》

        长夏,本指农历六月,也可以泛指夏季,长是意指夏季的白昼特别长。《素问·六节藏象论》中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在这季节里,文人多喜独坐,静无一言,悠然自得,饮一杯禅茶,诗意从心来。

        晚夏

        雨馀清晚夏,共坐北岩幽。——唐·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唐·骆宾王《晚泊江镇》

        晚夏,顾名思义就是夏末时节。晚夏,骄阳还似火,蝉声仍绵绵,莺声徘徊,夏已思归。

        现代诗人海子的诗里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山河虽不是我的,但是我却拥有这壮丽的山河。我们无法回到过去,但又何其幸运,在今天还能读到如此美好的名字。愿我们可以一直记得,我们曾经拥有过的那么多美好,祝大家夏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夏天怎么过?现代文人vs古代诗人这么说[490]

  • 小暑祝夏安,愿你心清身自凉[1115]

  • 古寺宁静夏,悠然看天长[4041]

  • 佛手茶的名字和它所蕴含的禅意[351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