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6日 佛学研究网
今天,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所谓“芒种”,是指有“芒”的作物应收,谷黍类的作物当“种”。
愿你不迷失于日复一日的烦恼、欲望中,在未来能够忙中有受用,所种皆有所得!
芒种·由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应该收获,有芒的稻子也需尽快播种。
芒种芒种,连收带种,这是一年中最忙的季节。农人们此时注定不得清闲,所以芒种又被称为“忙种”。
同时,芒种还是一年过半的分割线,一年的时光眨眼就到了年中,此时的收获取决于先前的付出。同样地,惊喜的未来也都来自于努力耕耘的当下。芒种,就是这样一个喜悦和汗水交相辉映的时节。
芒种·风俗
煮梅
有传说称煮梅的习俗起源于夏朝。在南方,每年五六月是梅子成熟的季节。青梅具有多种营养保健功能,但青梅鲜果酸涩,需加工食用,这便是煮梅,而最有名的煮梅典故莫过于“三国”里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了。
挂艾草
天气越来越热,蚊虫滋生,容易传染疾病,故5月有“百毒之月”之称。芒种节气正逢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前后,家家户户在门楣悬挂菖蒲,藉以避邪驱毒。所以,古时又称五月为“蒲月”。
送花神
在古代,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零落,民间多在芒种日举行祭祀花神仪式,饯送花神归位,同时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
芒种·诗词
咏廿四气诗 芒种五月节
【唐】元稹
芒种看今日,螗螂应节生。
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
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情。
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
芒种后经旬无日不雨偶得长句
【宋】陆游
芒种初过雨及时,纱厨睡起角巾欹。
痴云不散常遮塔,野水无声自入池。
绿树晚凉鸠语闹,画梁昼寂燕归迟。
闲身自喜浑无事,衣覆熏笼独诵诗。
芒种前雨
【明】陶安
兼旬天气晴,硗确曝龟坼。
山农欲移秧,三日沛甘泽。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芒种·精进
芒种是播种的季节。生命的丰厚,来自于不懈的耕耘。
芒种是收获的季节。只有持之以恒的辛劳,才会取得丰收的喜悦;只有锲而不舍的付出,才会享受收获的成就。
《佛遗教经》云:汝等比丘,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是名精进。
佛陀劝诫比丘弟子,如果能够在修行上勤奋精进,自然能够圆证菩提,成就道果。如果一个修行人,初发心修行精进用功,但坚持不了几天便懈怠放逸,就如钻木取火,还没待到火热就停止钻木,虽然想得到火,但最终也难以如愿。
芒种不种,过后落空。芒种是收获,也是耕耘。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只有播种善因 ,才能收获善果。
“芒种”日,迎来阳光普照大地,万物竞相茁壮成长,正逢攀登高峰时!让我们从这个芒种开始,一起播种下菩提的种子,一起了悟生死,一起证悟真理。去收获生命的解脱与自在!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