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如何消除抑郁?
《心经》中“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行”,实践;“深”,非常深入、持续;“般若波罗蜜多”,即智慧波罗蜜。这句经文是佛法的核心,如果能深入持续地实践“般若波罗蜜多”,就能得解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我们要清清楚楚地知道当下所发生的任何身体的或心理的现象,并且心里不产生任何额外的、不必要的心理活动。
抑郁是受蕴,是苦受。《心经》中有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那么抑郁也是空的。为什么是空的呢?我们可以实践一下,把注意力专注到现在让我们最不舒服的事情上来,坚持30秒,一直专注地看着它。30秒后,你会发现:让你不舒服的感受非常莫名地消失了。这就是30秒灭抑郁的方法。
但是,30秒消失后,过不了多久,你又会发现,又不舒服了,怎么办呢,怎样才能一直好下去呢?这是最根本的问题。
如何防止抑郁复发?
首先,我们要知道,没有专门的实体叫抑郁,是各种条件和合在一起,然后取了一个名字叫“抑郁”,它是空性的。如何防止复发?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1、对大脑进行训练
既然“抑郁”是各种条件和合而成的,那把条件给拆了,不让他们聚集合成,就能解决问题。想要拆条件,就得训练我们的大脑。哪些条件让人抑郁?大多数为情感、家庭问题。
比如失恋产生抑郁,让人非常痛苦。这些痛苦都是因回忆而成,不断地回忆曾经的美好,如今的分离;曾经的付出,如今的背叛和无所得,等等。当你开始回忆时,就要警醒,立马告诉自己:这是回忆,是大脑的程序,我不能被他控制和奴役,我要掌控自己的情绪。然后迅速关停自己的大脑程序。
再比如,你非常想吃蛋糕,但是你已经180斤了,这时候就要控制自己的大脑,告诉自己:这是饥饿,是大脑的程序,我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不能被大脑的指令牵着鼻子走。
2、改变既定的观念
生活中各种人和事都有可能引起抑郁,我们可以改变既定的观念来消解各种抑郁的产生。
比如人际关系上,我们要有清晰的定位,简单明了化,不要复杂。人与人之间本来就很难共情,因为每个人的业力不同,之间就会有巨大的认知鸿沟,所以清楚定位彼此关系,不要道德绑架,认知朋友关系、同事关系、夫妻关系、子女关系等等,减少无谓的计较。
如何根除抑郁?
抑郁是苦受,即痛苦,以四圣谛作为指导修习,了解什么是痛苦?痛苦是如何产生的?痛苦是否可以解决?痛苦该如何解决?幸福本自具足,就在当下。我们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欲望。凡夫认为欲望是天经地义的,但圣人认为欲望是障碍。
我们因无聊产生欲望,因欲望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烦恼。想要没有或减少烦恼,就要消除或降低欲望,想要欲望不生成,就要“不无聊”,不无聊就要专注于当下,当你专注于当下时,是最安宁、最法喜、最不无聊的时候。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