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古语云:“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
一个人如何看待世界,又如何安放自己的心,决定了其人生的苦乐。凡事抱怨的人,经常会计较失去什么,觉得永远不够;乐观知足的人,不会与别人比较得失,心里富足而百福具臻。
真正旷达的人,无论境遇如何都会把心放平,最后圆满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心看得圆满,则世界没有“缺陷”。有人会问,怎么会没有缺陷呢?从古到今,无论是战争让人流离失所,还是旱涝灾害让人食不果腹,似乎苦难与缺陷一直与人的记忆相伴而生。
人心一诚,一念清净,世界不再纷繁。世间的春花秋月、飞沙走石刹那间定格,只是风景;人心有自己主宰,自是一片澄明。
因为心知所止,便不会贪多求全,只是日取所需。当人对物质的需求降低,便不会产生与人攀比的念头。
将自己的身心沉淀下来,世界只是个居处,而不再是个陷阱。
心放得宽平,则没有险侧的人情。世界资源是有限的,有些人就会为争抢有限的资源而用机巧诡诈;为获得金钱、名誉、权力而对抗他人,盲目信奉丛林法则倚强凌弱。
有些人看似跑得快,却离自己的本性越来越远,就像是飞得太远的风筝,不知何时会和自己失去联系。
将心放得宽平,就是不因为别人的贪婪诡诈而使自己的正直诚实受到伤害。
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禅师说的:“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认知的升级伴随着个人的成长。人也是在经历之后才能体悟心是修行的基础。要克服怨天尤人的悲观情绪,有勇气去应对不同的人生挑战。
生命有限,为什么要一直盯住生命中的缺陷和痛苦呢?表面上看起来重要的东西往往并不是人需要的,只是想拥有。
不能真正融入生活的东西终究只是过眼烟云,和宇宙洪荒相比,百年不过是一瞬。人在狭小的空间中追求无限,又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永恒。
幻想着一切都完美的人不会应付突如其来的变故,会想尽办法回避苦难,人的世界就变得狭小;想拥有一切,控制一切的念头更容易受到失去的打击。
弘一法师有偈语:“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正是心看得圆满。要有圆满的心去原谅人生中的缺陷与不完美,以从容的态度应对生活,同时照顾好自己的身心。
与内在的自我和解,与他人合作。允许每个人具有不同的个性和局限,尊重不同个体的发展;当人不仅局限于个人小世界的得失之时,小我变成大我,会更容易快乐。因为生命的价值不止是拥有,更是成全。
晴天,很好;雨天,也很好;花开,很好;花落,也很好。
此心常看圆满。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