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08]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09]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5]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6]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1]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3]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3]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57]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6]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3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3菩萨信仰 >> [专题]c3菩萨信仰 >> 正文


    观音和地藏信仰
     
    [ 作者: 能贤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913   时间:2023-5-21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5月21日    佛学研究网

        观音菩萨,又名观世音菩萨,无量劫来,无论因中度生,或果上施化,皆观机设教,随类应身。所谓:“现种种形,说种种咒,现形说咒,皆以无畏施于众生。”其圣像之多,实不可计量,然其流传世间,广为众生供养的圣像,多为手执杨枝,持净瓶的白衣观音。佛经中记载的还有六观音、八观音、二十五观音,与三十三观音等。

        观音菩萨,自从证得耳门圆通,深得佛心,位居究竟,能于十方现种种形,说种种咒,皆以无畏,施于众生,故其圣像,变化多端,观音声而度众生。这是告诉我们“法无定法,佛无定相”,观音菩萨为度我们六道众生,随缘示现种种相,当我们看所有人都是菩萨的时候,你自己就是菩萨了,所有的相其实都是我们自心所显。此外,也还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因为我们迷,还没觉,看不到真相和真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谨言慎行,不要妄下结论,妄加评论。

        观音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志》记载: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日本僧人慧谔,游五台山,在大显通寺见一观音像庄严殊胜,心慕不已,随后不问自取,想请回日本供养。岂料船经普陀山时,海中忽涌无数铁莲花,舟不能行,如是三日三夜,慧谔惊而祷告曰:“如圣像与日本众生无缘,当从所向,弟子随从所适,建寺供养。”祷毕舟行,至潮音洞边即停,慧谔捧大士像离舟登岸,时岸边渔民,听慧谔说明来意,大受感动。张氏渔翁献出住宅,让慧谔和尚供像安居。改名为“不肯去观音院。’”而慧谔和尚,亦成为普陀山的开山始祖,普陀山也成为观世音菩萨的道场。

        观音菩萨的名号

        观世音菩萨也叫观自在菩萨,观世音是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观自在是玄奘法师翻译的。此二译相辅相成,体现了菩萨“悲智双运”的境界:

        1.侧重有别论

        观世音: 从果地妙用说,世间众生遭遇灾难不祥,若一心称念菩名号,菩萨观照无遗,即时寻声救苦,此从“悲”立名。

        观自在: 菩萨因地修行,用般若妙观智,由耳根一门深入,反闻自性,不被外界声境所转,故尔观听圆明,得大自在,从“智”立名。

        2.圆融一体论

        观世音:此从因地修证说,以能观之智,观照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妄闻,反闻自性,而入正定,此具“智”义。

        观自在: 因观知众生苦难,以大神通,随机往救,自在无碍,此具“悲”义。

        “观”是主体的妙智,始终如一;“世音”可指菩萨的“闻性”,也可特指所闻一切众生的称念祈求之音。合而论之,每一名号同时兼具了悲智、因果的双重义蕴。这正符合了菩萨道的基本原则;修自利之功德,是为了圆成利他的事业;做利他的事业,也庄严了自利之功德。

        如何与观音菩萨名号相应

        用真心,即清净的心、无我的心、利益众生的心念观世音名号,而不是执着我念了多少句、为自己求名求利的染污心来念诵。同时在念这句名号的时候,还要发起菩提心,虽然我们现在可能还没有这个能力,但要有这样的发心,如是发心,才能真正与观世音菩萨名号感应道交。

        再者,除了发心之外,还要在日常生活中行菩萨道,践行观世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精神,我们可能由于功德不够,没有观世音菩萨那样“千处祈求千处应”的能力,但起码要善待身边的人,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如此发心和起行,那我们自己就是未来的观世音菩萨,也就自然能与观世音菩萨名号感应道交,真正获得这句圣号的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

        地藏菩萨的名号

        地藏,梵名 Ks!itigarbha,音译作乞叉底檗婆。地,住处之义;藏,含藏之义。即受释尊之付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之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之菩萨。关于地藏菩萨之名义,地藏十轮经卷一以(大一三·七二二上)“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以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

        地藏菩萨的四大愿

        第一大愿,地藏菩萨说《地藏经》的时候是在忉利天说的,不是在人间说的。他初发心时,因见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相貌非常庄严,惊为天人。他就问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您为何相貌这么好?”

        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就告诉他:你想像我一样,那你就得永远度众生,你当须永远度一切众生,度受苦受难的众生。

        于是地藏菩萨在因地作长者子的时候,就发愿说我尽未来际的不可计劫,就是尽未来无量无量劫的时间,我要度罪苦的六道众生。这是地藏菩萨发的第一个大愿,要度尽众生。

        第二个大愿,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曾是一婆罗门女,她的母亲不信三宝而行邪道,死后堕入地狱。婆罗门女知道母亲的必然果报,故变卖家产为母布施修福。她挂心母亲的处境,如果佛还住世便可向佛询问,而当时的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早已入灭。在极悲痛时,婆罗门女受到一个声音指点,让她一心称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名号。

        婆罗门女至诚恭敬一心念佛,不久便以念佛力,在定境中来到地狱,向鬼王询问母亲状况。鬼王告知,因为她布施供养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和其他地狱罪人,已脱离地狱苦而投生天道。婆罗门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愿,要度脱罪苦的众生。

        愿我尽未来劫,所有一切六道众生,受苦难的众生,我都使他们成佛、使他们解脱,究竟解脱。这是地藏菩萨的第二大愿。

        第三大愿,又在过去无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来,住世六万劫。这位佛出家前是一个小国国王,他和一个邻国国王为友,同行十善利益众生。为救度邻国的造恶众生,他们共同发愿。

        一王发愿早成佛道,后度化所有罪苦众生。一王发愿如果不先度完罪苦众生,让他们得安乐成就菩提,自己绝不成佛。

        发愿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来,发愿最后成佛的是地藏菩萨。这是地藏菩萨发的第三个大愿。

        第四个大愿,也是在过去无量无量劫中,有一个清净莲华目如来出现于世,佛的寿命是四十劫。在像法当中,就是佛涅槃了;在像法当中,有一个阿罗汉教化众生。在教化众生当中,遇见一个女人叫光目女,这个光目女就是地藏菩萨前生,因地当中。

        光目女就设食供养这个阿罗汉,阿罗汉就问她说:你有什么愿力吗?有什么要求吗?她说:我别的愿没有,我希望我的母亲永远离开三涂,再不受女身。同时从现在起,我在清净莲华目如来前,以后百千万亿劫,所有的世界地狱三恶道罪苦众生,我都把他们度尽,誓愿救拔,令他们永远不受地狱苦。这是地藏菩萨发的第四个大愿。

        地藏三经

        地藏三经是以阐扬地藏菩萨法门为主的三部经典,分别为唐三藏法师实叉难陀所译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的《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隋外国沙门菩提灯所译的《占察善恶业报经》。

        本经叙说地藏菩萨之本愿功德,及本生之誓愿,强调地藏菩萨不可思议之大愿力。经中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忉利天宫(欲界六天的第二层天),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赞扬了地藏菩「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正菩提」的宏大誓愿,并介绍了地藏菩萨在因地修行过程中的典型事例。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简称《地藏十轮经》,内容为地藏菩萨受佛嘱咐救度众生,佛以愿力成就十佛轮与三乘十依止轮,破末世十轮,转十恶业轮等。

        《占察善恶业报经》上卷讲以三种轮相占察宿业善恶,在轮相不相应时对地藏菩萨等众做忏悔的行法。下卷解说大乘实义,二种观道,归一实境界。

        地藏三经的修行方法

        在《地藏经》里,释迦牟尼佛跟观世音菩萨说,修地藏法门的念圣号就好了。一个是读经,一个是念圣号,这是《地藏经》修行最方便的法门。

        假使你的身边有很多障碍、很多的烦恼,使你没办法修行,你念念地藏菩萨该可以吧?或者一天抽一个小时念一部《地藏经》。

        不管你的心散乱也好,或别的什么都没有,只要你念《地藏经》、念一千声地藏圣号,能念一万声更好,这是《地藏经》修行法门。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最初是讲十恶,用十善法对治十恶。讲修行,修行得有个方便。第一个方便是“忏悔”,如果不把过去的业忏悔掉,修行没办法成就的,你不知道你怎么造的业,它就是会有很多障碍。

        假使你身体不好,一天到晚病歪歪的,你苦的不得了,你的心能静下来修行吗?不能静下来修行,这是你内心、你自己的问题。你周围的人、周围的事,使你没办法安心修行,这就是外边客观的环境问题,障道因缘很多。所以要忏悔。

        这部经前半部跟你说,因为你起心动念,因此身口意造业,如此因从十善法对治十恶开始修。

        《占察善恶业报经》则说你有业、有业障,因此定慧修习不成。乃至你周边人事的环境、所有的俗务,你都可以用占察轮来占察,然后对症忏悔,这是特殊方便。

        修行什么呢?修行定慧──止观双运。二种观道,一实境界,修观就是定和慧,然后达到入法界,达到一实境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为什么说地藏菩萨与我们最有缘?[226]

  • 生命需要信仰[332]

  • 为什么所有众生都是佛?“全息理论”让你脑洞大开[355]

  • 宏海法师谈观音菩萨的前世今生[405]

  • 告诉孩子什么最重要![534]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就度人上瘾了[652]

  • 文殊和普贤信仰[941]

  • 自信的人都有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808]

  • 你信仰什么,生命就走向什么[999]

  • 如何应对那些你无能为力的事[916]

  • 什么是菩萨?[1265]

  • 观音与湿婆——南亚宗教文化交流、互鉴例示[1297]

  • 该醒醒了!所为何事竟遭静波法师一记棒喝[1983]

  • 选择了信仰就需要面对与担当[2019]

  • 中国信仰里的“神”[2130]

  • 观世音菩萨有什么生命特质[2678]

  • 生命需要信仰[4327]

  • 楼宇烈眼中的明星信佛潮 “最根本的虔诚还是担当社会责任”[3454]

  •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道场 原来与他有关[4512]

  • 世界名人谈佛教:原来他们眼中的佛是这样的[226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