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2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0]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1]

  • 人生的底线[122]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05]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0]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33]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0]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2]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4]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45]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守好四个字,修好一颗心!
     
    [ 作者: 佚名   来自:儒风大家(rufengdajia)   已阅:653   时间:2023-5-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5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佛语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一朵花,可以窥见全世界;一片树叶,可以观摩整棵大树。

        人心,亦是如此。一颗小小的心,就可以主宰世间万物。

        正如王阳明所说:“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生命,就是一场修心的旅途。

        人生下半场,守好四个字,修好一颗心。

        一、柔

        老子有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刚。”

        刚者易折,柔者长存。

        行事柔者,往往表现得不慌不忙,沉稳大气。

        王阳明在平定了“宁王之乱”后,反被诬陷与宁王勾结。

        武宗半信半疑,就派人围住了王阳明在江西的官署。

        不明就里的士兵们在官署门前辱骂他与宁王勾结,还贪污了宁王府的大部分家产。

        面对寻衅,王阳明不急不恼。反之,他始终态度温和,对将士嘘寒问暖。

        当时已入冬,他就动员城里的居民回乡,将房屋腾出来给士兵住,以免其受冻;同时遍贴告示,希望当地居民多加照顾背井离乡的士兵。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将士们又羞愧又感动,开始认可王阳明,进而停止了滋事扰乱行为。

        《黄石公记》中说:“柔能克刚,弱能制胜。”

        世事繁杂,若遭遇恶意或无礼,硬碰硬的方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使矛盾愈演愈烈,甚至酿成悲剧。

        前不久有个新闻。

        在停车场,因车主车速过快,险些撞到保安。保安气不过大骂,而车主也不依不饶,双方从动嘴发展到动手。

        在情绪失控下,保安用刀捅伤了车主,以致其不治身亡,而保安等待的,也将是法律的制裁。

        面对冲突,一味地拍案而起发脾气,绝非智者所为。

        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说:“他强任他强,清风抚山岗;他横自他横,明月照大江。”

        以柔克刚,不是软弱,不是退却,恰恰是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人生于世,柔以待人,柔以行事,自能修得内心强大,坦然地与生活和解、拥抱。

        二、容

        《王阳明家训》中记载:“能下人,时有志;能容人,是大器。”

        能甘居人下、能容忍他人的过失,是处世的中庸之道,更是为人的生活智慧。

        王阳明平定“宁王之乱”后,武宗被奸臣鼓动南游检视。随行中,正好有两位宠臣公公。

        于是,王阳明在镇海楼设宴款待此二人。

        宴席过半,他令人撤去楼梯,并拿出一叠书信,正是两位公公勾结宁王的证据。王阳明交予他们,表示不再追究。

        后来,两位公公从中大力斡旋,终使王阳明免于被诬陷之祸。

        冯梦龙说:“能容小人,方成君子。”

        倘若王阳明直接告发或要挟两位公公,又会是何种结局呢?

        人这辈子,会遭遇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有合拍的,也有看不惯的。

        对待小人,固然不可沆瀣一气,亦不可绝人后路,反招祸患。

        还记得轰动一时的火锅店泼汤案吗?

        顾客与服务员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发帖投诉;服务员要求删除,但遭到拒绝。

        随后,愤怒的服务员将开水直接浇到顾客身上还对其殴打。

        最后是两败俱伤:顾客25%身体被烫伤,服务员被判两年有期徒刑。

        常言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若顾客能忍,不去投诉;或者被要求删除时能忍让一下照做,或许后来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而服务员,若能容忍顾客的投诉,即使被扣工资或辞退,或许就能避免悲剧。

        世事繁杂,遇事多体谅,忍耐他人的不解、自己的暴脾气:宽人,也是宽己。

        人心难测,逢人多包容,少一点戾气,少一点计较:善待他人,也是善待自己。

        三、磨

        孟子有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增益其所不能。”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生而为人,必将经过心志、性格的磨炼,才能获得原本不具备的才能。

        刘谨当权时,王阳明被贬龙场。

        那里几乎都是未开化的少数民族,而且瘴气严重,几乎没有汉人能生存下去。

        起初,王阳明除了读书写字,大多在痛苦迷茫中度过。

        偶然间,他发现山民并非真的野蛮,只是不识字,语言不通。

        于是,他开始普及教育,识字、说话、沟通,让他们从野蛮进化为文明人。

        而在教化的同时,王阳明悟出了心道:所有眼睛看到的困难,其实都是不存在的。

        换言之,如果能磨练好一颗心,在内心战胜困难,你就已经赢了。

        那么,如何磨练呢?

        人们常说,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或者是无事时自觉英明无比,遇事时却惊慌失措。

        凡此种种,皆因忽略了:磨砺心性,需落实到行动上。

        正如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作为哲学家、思想家,他勤学苦读;作为军事家,他躬身实战:平南赣,擒宁王,破八寨,战无不胜,功勋累累。

        而对普通人而言,其实每个人都有“事上磨”的机会。

        当面对不义之财时,磨炼不被诱惑的心;当需要承担责任时,磨炼有担当的心;当承受压力时,磨炼勇敢的心……

        归根结底,事上炼,事上磨,就是磨心、炼心。

        人这辈子,阴晴圆缺、悲欢离合,若始终以正念面对,不断磨砺心性,终可做到遇急不乱,遇事不慌,大器可成。

        四、稳

        王阳明曾说:“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贪恋过去,忧心未来,只会让自己失去本心,徒增烦恼,甚至造成悲剧。

        在龙场时,他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一个小官,从京师被贬,经过龙场时天色已晚,就投宿于苗民家。

        谁料,第二天,小官一行人陆续而亡。

        听闻此讯,王阳明很是悲伤。

        他感慨道:“前日看见这小官忧心忡忡,我就知道他命不久矣。”

        是何缘故呢?

        他写道:餐风露宿,远道而至瘴气严重的龙场,必定是疲惫不堪;而小官被贬的哀怨之情,前途堪忧之心,全部淤积于心,已然显现于面容。如此内外夹攻,岂有不死之理?

        《黄帝内经》有言:“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

        人的各种情绪,直接对应着身体的五脏六腑,需心神安稳,方能修得身心健康。

        而王阳明认为,心神安稳不是天赋,是可以习得的智慧和能力。

        有人向禅师请教如何修行。禅师答:“饥来吃饭,困来眠。”

        此人不解:“人人都这样啊。”

        禅师答:“不是的。世人多是吃饭时想着睡觉,睡觉时想着吃饭。”

        诚然如此。

        现代人的问题,往往都是“想”出来的。

        想那些没得到的,没做好的,不断地懊恼、后悔;想那些不可测的,不知道的,无来由地忧虑,担心。

        当一个人想得多,做得少,自是心神不宁。

        而当一个人活在当下,专注眼下,自能习得一颗安稳的心,自在做事,乐在其中。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如果看不惯一个人,记住三句话你就赢了[175]

  • 刀在石上磨 人在事中练[268]

  • 少年择高处立,中年就平处坐,老年向宽处行[583]

  • 一个人的顶级智慧和能力:知止[570]

  • 养心,养气,养福[536]

  • 把话让给别人说[657]

  • 浮躁的世界,稳住自己,你就赢了[749]

  • 容言,容事,容人[654]

  • 人贵三气,修正气,养清气,化怨气[701]

  • 与自己和解,是一生的修行[615]

  • 做人,不能太飘[709]

  • 做个大海型的人[640]

  • 一个人越过越好的标志:嘴贵,耳明,心顺[784]

  • 人性最大的愚蠢,是自以为是[765]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850]

  • 一个人强大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879]

  • 把自己劝明白,是最大的自在[1035]

  • 你的修养和格局,都藏在遇事的第一反应里[1061]

  • 若不心宽似海,哪来一帆风顺[1057]

  • 所有的相处舒服,背后都是一种善良[106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