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06]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53]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00]

  • 布施不是花钱买功,而是舍弃贪[10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79]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41]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20]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72]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21]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14]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9]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6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慧解“奇谭”:中国式的善与美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531   时间:2023-5-3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5月3日    佛学研究网

        2023年,一系列中国“妖怪”故事短片——《中国奇谭》成为开年动画顶流。这部作品由8个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故事组成,持续热播两个多月,目前虽已完结,但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

        人们说《中国奇谭》传递了真正的中式美学:水墨、剪纸、定格、留白……种种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技法结合,呈现出天马行空的奇幻世界。不同故事对于传统美学,都有着不同的诠释。然而让这种“美”更深入人心的,却是关于“善”的文化内核。

        中国古人擅长讲“妖怪”故事,也擅长用“妖”表达人性。总导演陈廖宇在采访中说,希望《中国奇谭》带观众遇见“不一样的妖”。故事中的山猪、泥像、老鼠、鲶鱼,都有可能是“妖怪”或“精灵”,它们并非人类,却如人一般。

        《中国奇谭》为何动人?大概是因为其中娓娓道来的,看似奇异、诡秘的故事情境,戳中了人们心中柔软的那一部分,让我们照见了自己的情感以及对“善”的认知。

        善因与善果:“希望小妖怪活着”

        “种善因,得善果”,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根植于文化思想深处的观念。在《中国奇谭》里,这一朴素的人生观呈现在了一只小猪妖身上。

        《小妖怪的夏天》以西游记为背景,讲述在众妖云集的浪浪山,大王为了捕杀唐僧,出动了全山的大妖小妖。小猪妖是其中极不起眼的一个,不仅遭到上级的欺压,还被当成刷子用来清洗大缸,简直就是一部“当今职场险象环生片”。

        小妖怪的转机,是从被派到镇上买花椒开始的。那一刻,它知道了唐僧是一位救济众生的高僧,而他手下的孙悟空、猪八戒,竟然跟它一样,也是妖。后来,它在白狼的追杀下,舍命跑去给唐僧师徒报信,却被悟空一棒子打了下去……

        在总导演陈廖宇的一次访谈中,他这样说:“小野猪要是真死了,我们都接受不了。”是啊,当初我们叫它小妖,只因它生在妖中,命运如此;如今,它寻到了善的缘起,命运也由此而改变。

        还好,小妖怪没有死,只不过是悟空为了骗白狼的戏法。我们希望小妖怪活着,不仅仅因为对“打工人”的感同身受,更因为当它拼死喊出“不要过来,这里有危险”时,善的种子在它心中发芽,妖的恶性当下即逝。我们希望小妖怪活着,是因为我们深信“善恶因果终有轮回”。小猪妖的一丝善意,激起的其实是我们观者心中对善的信念。

        胡同“仙境”的报恩:善的回流

        《中国奇谭》有一集名叫《小卖部》,但网友说不该这么取名,应该换个名字叫“北京老大爷梦游仙境”。

        片中的老大爷在胡同里住了很多年,喜欢留着各种老物件。他的儿子要带他去住“大房子”了,总让他把这些“没用的老东西”扔掉。没想到,这些老物件也好,活蹦乱跳的各种小动物也好,竟然组织了一场“感恩会”。

        胡同里的小家伙们都来了,有黄鼠狼、耗子,也有与大爷在胡同里朝夕相处的石狮子、门把手、路边的椅子……它们“活”了过来,还会说话。奶乎乎的小声音道出那一句句“感谢”,“你虽然不友好,但是个善良的老头。”原来一个随手赠予的鸡蛋,也能被记住。

        后来,大爷搬走了,却时不时要回来一趟,他舍不得胡同,把老房子留给了“小妖怪”。

        这是一个美好结局,胡同翻新,小卖部生意好了起来,人情味依然在,大爷还能回来和小妖怪们聚聚会。令人感到爱与温暖的,是大爷对身边有情众生或无情众生的关怀,也是被关怀者铭记的恩情。给予善意,终将收获善意的回流。

        中国古话常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大智度论》说:“知恩是生大悲根本。”人们喜爱这部动画,想必也是因产生了对于“善”的共鸣。

        世间万般无常,珍惜亦是“善”

        《鹅鹅鹅》是《中国奇谭》里风格更为奇诡的一部。故事讲述一名货郎背着鹅笼途径鹅山,遇见一受伤的狐狸书生,见他口出吐出丰盛佳肴,还吐出一女子;接着又见女子吐出男子,男子又吐出女子。

        这一奇异的故事脱胎于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阳羡书生》,更早还能追溯到印度佛典《旧杂譬喻经》中的《梵志吐壶》。此类情节在古代有许多流传,《阅微草堂笔记》评价说:“幻中出幻,乃转辗相生。”更有清代蒲松龄在诗中写到:“世态渔洋已道尽,人间何事不鹅笼。”

        在《中国奇谭》里,送鹅的货郎看见狐狸书生、兔女和猪男依次口吐心上人,又面对鹅女的告白产生片刻犹豫,最后又目睹美好尽失。货郎看着鹅女的耳环变作飞鸟消失无踪,自己失去了三只鹅。

        这是一场荒诞大梦,但世间百态,难道就不是梦吗?丰盛的佳肴会消失,心上人的感情也会变化,属于“我”的“鹅”可能飞走。一切的一切,终究不会恒常。

        同样讲述“分离”与“无常”,还有另一集《飞鸟与鱼》。故事中的少年本来在岛上一个人生活,突然有一天来了一名外星少女。她为少年做饭,学习地球的情感,为孤独的鲸鱼送去陪伴的声波。但她只是一个虚弱的信号,很快就消失了。

        我们来时孤身一人,走也是一人。佛教“八苦”之一的“爱别离”,是每个有情生命都要面对的课题。当我们了知“无常”,也无需为此悲伤抑郁,而是懂得珍重每一个当下,珍惜每一个身边遇到的人。

        导演说这并不是一个爱情故事。少年和少女的相遇,也可以被视作一种友情,或者另一种爱。如果因为明白生命的“无常”无处不在,我们会如何度过每一天?我们是否更愿意善待他人,将“爱”给出去?

        什么是善与美?一千人心中有一千种答案,正如一千人心中有一千种《中国奇谭》。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善,是挂在心底里的一轮澄澈的明月[1136]

  • 美从自然得,佛由心中生[2076]

  • 有一种善,叫我佛慈悲[1771]

  • 善产生正智慧[1929]

  • 佛法里那些直指人心的美 [郑波][2286]

  • 佛法里 那些直指人心的美[2682]

  • 敦煌之美 首先是菩萨之美[3549]

  • 美是生命自在快乐的源泉 [大安法师][2643]

  • 每一泡茶,都是独一无二的美[3296]

  • 以善止恶即是修行 [圣严法师][3660]

  • 善是宗,善是教,善是那道金色光芒[2801]

  • 耕云先生说禅:安祥之美[4479]

  • 善措其心 [悟因法师][4224]

  • 坚持是一种美 [学诚法师][3254]

  • 美哉 莲花 [刘静波][3861]

  • 善虽小也可点亮一盏灯[2647]

  • 善虽小,也可点亮一盏灯[3050]

  • 禅是一种生命之美 [黄复彩][4383]

  • 关于“善”的十个难题[3756]

  • 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 [陈静][430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