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据统计,中国成年人的失眠人数占比为38.2%,中国的90后和00后加起来约有3亿人,也就是说失眠的年轻人,就有1.3亿人,真是太惊人!
曾经认为“失眠”是中老年人的标配,如今越来越多年轻人,甚至未成年人也出现睡眠障碍,不得不引起深思与重视。
关于“失眠”应该怎么看待与对治呢?
首先,生理失眠,请看医生。其次,心理失眠,成因很多。
想对治失眠,方法是其次,重要的是态度。否则就是泡着最浓的枸杞,熬着最狠的夜。
现在有部分年轻人贪玩,不想睡觉,这种情况需对治贪心与拖延。还有部分人认为自己辛辛苦苦工作一天,晚上终于有了一点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于是疯狂地用追剧、玩游戏、刷手机来补偿自己,导致精神亢奋难以入睡,或死撑着不愿入睡。
还有一些人因压力过大、思虑过多、烦恼焦虑,而出现睡眠障碍。我们同样需要找到焦虑、烦恼的原因,通过心理或物理、药物等层面的干预来调节。比如,可以尝试拉伸、瑜伽、太极等慢运动,一方面放松身体,另一方面将注意力转移到对身体的感知上。也可以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或去医院看病。
在佛教来看,失眠是因心念散乱或执着所起。圣严法师曾开示:“‘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是修行的态度,也是生活的态度。但在忙碌的现代,很多人该吃的时候不吃,忙着开会、聊天、看报告,就算边看边吃,也是食不知味。该睡觉的时候又是胡思乱想,还放不下白天的事,担心明天的事,大脑无法停下来。就算睡在床上,也是多思多虑,完全得不到放松;就算睡着,也睡得不熟,醒来还是非常疲倦。所以,要能睡觉时好好睡觉,必须先找出原因,找出自己忧虑的症结,解决它,该去看医师就要去,并且按时服药。”
法师还开示:“对修行者来说,睡觉前会把自己放空,放松。可以先洗个热水澡,之后打坐,让身体肌肉舒缓松弛,脑子的运作步调也跟着慢下来,尽量什么都不要想。上床的时候,练习体验自己的呼吸,感觉每一次呼气,每一次吸气;如果心里还是七上八下,就可以数息,从一到十,一进一出算一次,一直数到十。有人失眠就数羊,一只羊、两只羊……我建议不如数自己的呼吸。回到自己的呼吸,把身体放松。改变睡觉姿势,也会对改善失眠有帮助。如果是短暂的休息,例如中午午睡,就仰睡;若是夜晚睡眠,就右侧睡,不会压迫到心脏,这样有助于睡眠品质。”
有时,当你累得一点体力都没有时,回屋肯定倒头就睡着了。也许这也是一种善巧的对治法。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