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19]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8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18]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1]

  • 过好每一个当下[189]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2]

  • 走路的力量[124]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所有的内耗,都有解药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30   时间:2023-4-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你是否常常会有这种感觉:刚开始接手一件事情,脑海中已经幻想出无数个会发生的问题,心里也已笃定自己做不好;即使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会浮想一番,最终陷入自我怀疑;随便看到点什么,思绪就不受控制,好像在银河系漫游了无数圈,怎么都停不下来;经常将“如果当时…就好了”挂在嘴上……

        如果有上述情况,那么需要注意了,你可能正处在内耗的边缘!

        不过也无需紧张,你当然不是一个人。社交平台上,“内耗”都是近些年的高频话题,讨论热度居高不下。而且从参与群体来看,其中多数为年轻人。

        “内耗”人群也被称为多向思考者,他们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常因某些人和事,产生拖延、焦虑、消极、患得患失、犹豫不决、过分自责等情绪,心理资源会被大量消耗。当资源不足时,人就会处于内耗的状态,所以会出现没干什么就很累的状况,情绪也会有相当大的起伏与波澜,有时会莫名其妙地特别开心,也可能瞬间坠入情绪的深渊。长此以往,我们的身心都会产生巨大问题,甚至会一点点蚕食我们的人生。

        一、内耗的开始:想太多

        曾有位年轻人十分崇拜杨绛,并给她写了一封长信,表达自己对她的仰慕,并咨询了一些人生困惑。后来,年轻人收到了杨绛先生的回信。信中除了寒暄和鼓励晚辈的句子外,杨绛其实只写了一句话——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想太多也是我们现代人内耗的开始。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那些没有得到印证的想法充斥着我们的大脑,对我们的生活造成无可弥补的消极影响。

        想太多的人往往有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极为敏感。

        因为敏感,想太多的人更容易发觉他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变化,感受到生命的变迁、岁月的改变、亦或命运的无奈,成为别人口中的“多愁善感”。因为敏感,想太多的人更能捕捉到他人的情绪,给予共情的回应,但也因此不自觉地受到情绪拖累,失去自我。因为敏感,想太多的人会比他人更多地感受这个世界的好,却也异常挑剔,对这个世界的不好有着强于他人数倍的觉察,更容易“爱挑毛病”、感到沮丧。

        总之,因为敏感,所以想要的会更多,才有了想太多和精神内耗。

        二、内耗的核心: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一个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

        其中点赞量最高的回答是:“不是能力问题,不是外貌问题,而是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们开始被所谓的正能量裹挟,连悲伤都开始遮遮掩掩。

        我们与自己展开角逐,逼迫自己符合所有人的期待,大有“宁可天下人负我,不许我负天下人”的气势;给自己加上太多的“必须”和“不得不”,却使自己变得更加自卑、疲惫不堪,也无比焦虑。

        但是我们连自己都觉得不舒服,何来让这个世界舒服呢?

        只有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内心才不再兵荒马乱,不再被轻易地刺痛和点燃,才可以平视自己和他人,找到让自己和别人都舒适的相处方式。

        三、停止内耗的实用 tips

        在《停止内耗:过一个不累的人生》这本书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让自己不再内耗的方法。该书的作者是一位心理咨询师,她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咨询实例,针对年轻人普遍面对的问题,给出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方法虽然简单,却可以帮助内耗的人一点点地走出自己的困境。

        接受不完美

        无论刻意与否,我们每天都会花上许多时间与“我不够好”这种感觉进行斗争,将“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奉为人生信条。“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每个人都有局限和不完美,但是也有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对待本来的面目,我们应该更加珍视,去接受那些不可改变的部分,给予自己肯定与接纳,给予自己面对这个世界的勇气。不要因为苛求完美,而错过美好。当你承认自己不够完美时,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会好很多。

        拥有钝感力

        张国荣曾经提到:“在别人眼里100%的好,在我这里只有70%”。敏感既是财富,又是魔咒。如果生活已经疲惫,日日都处在心思过载的状态,不如让自己在一些不必要的事情上保持钝感,保护自己不被外界过多的打扰。相伴而来的,还有优质的睡眠和轻松的关系,这样的迟钝其实更令人感到踏实和幸福。

        撕掉标签,勇敢尝试

        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标签,或关于身份确认,或关于个人特质。久而久之,这些标签便会成为自我设限的枷锁,反向约束自己的行为,让人画地为牢,产生能力有限、不敢争取的错觉。比起迷茫在这些所谓的标签里,倒不如撕掉标签勇敢尝试,承认自己的多面性,不把人生变成一场面对群众的表演,只活给自己看。

        学会说“不”

        感受是对外界最直接的反应,它不加修饰,不加隐藏,用心感受自己,你会了解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学会尊重自己的感受,学会说“不”,选择做起来让自己愉悦的事情,便可以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讨好自己就是善待自己。

        付诸行动,拒绝拖延

        想一万次不如行动一次,拖延只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不会让那些令人感到烦恼的事情消失。我们要记住的是,事情本身的烦恼程度并没有大过于我们对于事情的态度。所以对待一些事,0.1的开始才是计划的第一步。

        很喜欢《停止内耗》中的一句话:“愿你的生活,如所期、如所愿,真实而不拧巴。哪怕辛苦,也可以看见光亮,一直都是自己笃定的模样。”愿这本《停止内耗》可以帮助你走出内耗,过一个不累的人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会给关系松绑[386]

  • 人生最好的状态:独处、知足、自洽[408]

  • 心若能安,内耗何来?[653]

  • 真正靠谱的关系,都有点“冷淡”[524]

  • 最高级的养生:不较劲,不抱怨,不内耗[685]

  • 人和人的缘分也是一个任务!任务完了,他就走了[609]

  • 好的关系,相互麻烦[668]

  • 让一个人死心,这3句话就够了![612]

  • 人生八个“好”,愿你全都有![836]

  • 减少精神内耗的7件小事[1258]

  • 内耗:世上最无用的一件事[905]

  • 众生为镜,助我照见生命的无限可能[953]

  • 比阳性更可怕的,是你的“疫情心态”[913]

  • 好的关系里,都有一个会说话的人[831]

  • 禅学与生活和工作的关系[1159]

  • 人际交往,四个万能法则,很实用[944]

  • 什么是沟通?[1213]

  • 想明白这3个道理,你就不那么心累了[1039]

  • 人与人之间最长久的关系:相互麻烦,彼此感恩[1257]

  • 亲密关系中,最深层的洞见是你和自己的关系[112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