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2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0]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2]

  • 人生的底线[123]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07]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1]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35]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0]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3]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4]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45]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化解愤怒最好的方式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19   时间:2023-4-2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经常生气真的容易引发乳腺疾病吗?

        最近央视频发布了一条视频中,江苏省人民医院妇幼分院院长王水就提到,人体的健康和神经内分泌的平衡有很大关系,很多人一生气,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会感到乳房疼痛,是因为乳房对性激素的变化非常敏感,经常生气就会引起乳腺方面的疾病。

        我们为什么会生气?

        心理学认为,愤怒是他人的行为不符合你的需要和惯常期待时所产生的一种情绪反应,它是在感到对自己的身体健康、财产、个人形象、公平或对舒适的合理期望造成威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我们受到攻击和伤害时,保护自己权益和边界的方式。

        哲学家塞内尔说,“愤怒是所有情绪中最令人憎恶的,最狂暴的”,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有没有被尊重、是不是承受了各种有形或无形的损失。

        面对愤怒最好的方式是什么?

        不是压抑,也不是爆发,而是理解愤怒因何而来。

        愤怒可以是一个礼物,它帮助我们连接到未曾满足的需要。

        当愤怒扑面而来时,你可以从内心出发,进行非评判性的观察,清楚地了解你的感受和需要,发出明确的请求,唯有如此,愤怒才会得到真正的转化。

        让你生气的不是事件

        用非暴力沟通处理愤怒的第一步是意识到,刺激或者触发我们愤怒的事本身并不是让我们愤怒的原因,我们内在对这些刺激源的反应,才是愤怒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在生气的时候,首先会说自己的感受和判断,“伴侣不体贴”、“孩子不听话”、“老板不懂管理”、“客户无理取闹”……

        但是什么样的事件让你说出了这些判断,是需要我们去观察的。

        比如你希望物业能管理好小区的乱停乱放的车辆,第一次提了要求,发现情况并没有改善,你有些生气;第二次催促还没有任何改善,可能就会非常愤怒。

        “小区车辆乱停没有人管理”,这件事就是刺激源,它带来的评判是:“生活的一部分权益被缺乏教养的人侵犯了”、“物业不重视业主的需求”等等。

        我们对事件本身的解读和评判,引起了愤怒的情绪。

        找到让你愤怒的认知

        意识到刺激源从来不是让我们愤怒的起因,而是我们对事件的判断,处理愤怒的第二步就是找到这些让我们感到愤怒的认知和评判。

        物业没有管理好小区车辆,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你会想:自己交了物业费,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物业看人下菜碟,是自己不够强势,得不到对方的重视;我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

        这些评判很快在脑海中闪现,勾起了我们的愤怒,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来不及思考这些就已经在发怒了。

        这种思考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对,只是非暴力沟通会让我们意识到,是这些思考在让你发怒。

        而这些思考来自于被操控情绪的经历。

        或许你在小时候听过这样的话:“你不好好学习怎么对得起父母的辛苦?你知道有多让人失望吗?”

        或许你在伴侣口中听过:“连孩子都照顾不好,有什么资格当妈?”

        这些话都在进行一种暗示:你是别人伤心、愤怒、失望的源头,如果你不怎么做,对方就会生气。

        久而久之,我们也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式:对方做了什么,所以我很生气。

        但却忽略了一点:我会生气,是因为我对他做的事情的解读。

        作者马歇尔曾经在一所为失足少年开办的惩戒学校里工作,他连续两天都碰到了孩子的斗殴事件。

        第一天,两个孩子打架,他想要拉开他们,却被其中一个人的胳膊撞到了鼻子。

        马歇尔很生气,“这些孩子果然是被宠坏的小霸王。”

        第二天发生了同样的状况,甚至他的鼻子因为前一天的伤,第二天被撞得更痛,但是马歇尔非但没有生气,反而生起了怜悯。

        他想,这些孩子被送到惩戒所,其实非常需要理解和支持。

        同样的事件,不同的解读让他有了完全不同的感受,而这也是为什么一定要区分愤怒源和原因。

        在这过程中我们会找到头脑里那些让生活不如意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我不被重视”、“我总是被不公平对待”……

        是这些想法造成了我们的愤怒。

        发现愤怒最后的需要

        每一个想法背后都隐藏着我们的需要,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所以才会生气,处理愤怒的第三步,就是寻找愤怒根源背后的需要。

        当我们需要营养时,身体会产生“饥饿感”,刺激我们采取行动,去获得食物,同样,心理上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也会通过情绪提醒、刺激你。

        表达需求,转化愤怒

        从发现刺激源和原因之间的差别,到发现愤怒背后的需求,这些都是在我们内心暗自完成的,最终要满足需求、转化愤怒,就需要和刺激源完成沟通了。

        你需要对他说出那个刺激源,也就是他所做的那件和你的需要背道而驰的事情;

        需要向他表达我们的感受,愤怒、悲伤、害怕、泄气等等,都是由这件事带来的:

        最重要的是表达这些感受背后,我们哪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这样,我们就提出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请求。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用“应该”的思维方式来应对生活,“你应该做这件事”、“事情应该是那个样子”,当事实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时,就会生气、失望。

        每一个“应该”背后都是需要,你需要被认可、被重视、被尊重,所以,可以把“应该”的表达方式换成“希望”。

        各司其职、重视每一个业主的需求,不是因为“应该”如此,而是“希望”拥有舒适、自在的环境。

        情绪是一位称职的邮差,它将内心的需求信号传递给你,如果你关上门,将它拒之门外,它依然会继续敲门,直到你收到信号为止。

        因此,面对情绪最好的方式是感受自己内心的信念和评判,有哪些信念控制着你的情绪;了解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发出明确的请求。

        处理情绪,不是为了消灭情绪,而是让心境归于平和,允许自己把需要表达的情绪释放出来,之后再保持静默,让自己放松、回归到平静、平和的状态里。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82]

  • 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232]

  • 稳定的情绪,是最好的教养[311]

  • 失眠,藏着一个人的业障[319]

  • 幸福,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305]

  • 与人相处,最难得的是情绪价值[279]

  • 成年人最大的克制:收得住情绪,弯得下身躯,咽得下委屈[373]

  • 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3招教你解决![427]

  • 不与自己对抗,你就会更强大[423]

  • 能改变你的,从来不是大道理[464]

  • 你的情绪,暴露了你的三观[522]

  • 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584]

  • 每个人都有两个命运系统:天命与人命[748]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788]

  • 生命的质量在于你的内在有多少和平喜悦[771]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和失控的愤怒![664]

  • 情绪稳定的背后[519]

  • 浮躁的世界,稳住自己,你就赢了[749]

  • ​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726]

  • 情绪不好,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67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