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09]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0]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5]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6]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1]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3]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4]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57]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6]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3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610   时间:2023-4-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常听人感叹,听过许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

        人总要走一些弯路,栽一些跟头,才能在刻骨的伤痛中,突然顿悟和觉醒。

        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教就会。

        能点醒一个人的,从来不是说教,而是经历。

        能说服一个人的,从来不是道理,而是南墙。

        一、生一场病,才知不要钱的东西是最贵的

        网上看过一个问题:有哪些道理,是你当初嗤之以鼻,后来却奉为圭臬的?

        有个高赞回答说: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

        比如健康。

        我们拥有时只觉理所当然,等到生一次病、住一次院,才明白一个健康的身体,才是好好活着的前提。

        博主@萧然,在广告公司做策划工作,熬夜加班几乎是常态。

        没时间做饭,顿顿外卖,重盐重油加碳酸饮料,加班熬夜时还要吃一顿夜宵。

        不规律的作息、不健康的饮食,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他却觉得自己年轻扛得住。

        直到某天因胃部出血去医院,被切掉了一部分胃。

        家人为照顾他累垮了身体,手术费花掉了他几个月工资,他这才后悔没善待自己的身体。

        北大教授刘国恩曾做过一项调查:财富积累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许多人都以为是环境、背景、运气,可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是身体健康。

        刘国恩发现有些人一开始过得还不错,有车有房有存款。

        但一场大病袭来,前半生的所有财富积累瞬间化为乌有。

        忙碌半生,到头来两手空空。

        所以刘国恩说,只有健康才是人生的大局。

        前半生忽视的东西,后半生需要花费巨大代价去弥补。

        不要等待为时已晚,才在痛苦中醒悟。

        生命只有一次,保持健康,才是我们一生最重要的课题。

        二、吃过生活的苦,才知道读书不苦

        微博曾发起过一个调查:人生十大遗憾之事。

        排在首位的,就是未能珍惜年少考入好大学,以致此生碌碌无为。

        读书的苦只是一时的,生活的苦却是一辈子的。

        在该读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只能换来一生的底层和卑微。

        17岁男孩李佳,嫌读书无聊,早早放弃学业,跟着父母进了内衣厂,成为厂里年纪最小的员工。

        每天,他待在闷热的厂房里与女士内衣为伴,跟身旁的机器一样,不断重复剪线头的工作。

        他每天要高强度工作11个小时,顿顿吃食堂没油水的饭菜,睡觉挤在八个人一间的宿舍里。

        男孩说:“以前觉得上学辛苦,没想到打工的生活更苦。”

        他想过换工作,可没有学历,也只能是从一家工厂换到另一家工厂。

        少时懵懂,不懂放弃读书,到底放弃是什么。

        待到年岁渐长,被生活的鞭子抽得遍体鳞伤,才会真正明白那句:不读书,就会一点点丧失生活的选择权。

        曾从大学退学去送外卖,几年后又参加高考重返校园的王威,在回望自己的经历时,诚恳地告诫人们:“人生能倒着走的话,可能每个人都能走得很好,但是现在人们都不能倒着走。我如今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出现在你们面前,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不要在该努力的年纪,得过且过浑噩度日。

        任何时候,读书都是你进入社会时最有用的入场券,是你笑对人生的强大底气。

        三、遭一次冷遇,才知圈子不能硬挤

        曾在知乎看过一个帖子。

        一位网友参加同学聚会,他本心潮澎湃地想与同窗共忆青春岁月,可到酒店后,却发现所有同学很自然地分成了两个圈子。

        一边是朝九晚五的普通白领,而另一边,要么是企业高管,要么是创业老板。

        两个圈子之间,泾渭分明:前者闲话家常,后者畅谈经济。

        白领同学想融入高管老板圈,可是他们身边早已围满了人,即便勉强挤在边缘,也说不上话。

        这大概是当代人际交往最真实的写照:圈子是有阶层的,人是以群分的。

        你没有实力,认识谁都没用。

        张颂文未成名以前,被圈子排斥在外,无戏可演,只得去做表演老师。

        郭德纲三闯北京,却求人无门,一直在相声界的边缘徘徊。

        可是后来,当他们暗自蓄力,变得强大,有价值的圈子大门自然对他们敞开。

        曾经我们也以为,结交人脉,就是给自己铺路。

        遭过几次冷遇,受过几次排挤,才明白圈子是不用你踮着脚去够的。

        有了实力,就有人脉;有了价值,自然有了圈子。

        以实力分高低的世界,提升自己才是王道。

        唯有不断修炼自己、充实自己,才能铺就天梯直上青云。

        四、受一次伤,才明白人情经不起检验

        白居易曾说: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最善变不过感情,最凉薄莫过人心。

        东野圭吾的小说《幻夜》里,幸夫的生意做得风生水起时,身边有一帮哥们,一呼百应。

        他经常请朋友们吃喝玩乐,对他们的事尽心尽力。

        可当他的工厂因无力偿还贷款而陷入绝境时,这些所谓的兄弟,一听说他要借钱,立马脸色大变。

        不仅找各种理由拒绝,甚至对他避而不见。

        有句话说:事不出,不知谁近谁远,人不品,不知谁浓谁淡。

        受一次伤,就会明白关系经不起检验;跌落一次,就能读懂什么叫世态炎凉。

        季羡林老先生曾在书中写过一段往事。

        当年的他,因为率真直言,得罪了一位大人物,被安上了莫须有的罪名,送到牛棚改造。

        在之后的几年的时间里,他成了燕园中一个“不可接触者”。

        那些曾对他毕恭毕敬的人,顿时将他视作陌路,敬而远之。

        可笑的是,当他官复原职,大家又忽地拥了上来,门可罗雀又变成了宾客盈门。

        《增广贤文》中讲:有钱有酒多兄弟,急难何曾见一人。

        人在高处时,只看到浮华春梦,身处卑微,才有机会看清世态人情。

        未曾饱尝世态炎凉,我们学不会“区别对人”。

        待到经历了、痛过了方才知晓,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你的真心。

        在你风光时靠近,落魄时离开的人,及时将他们请出你的生活。

        患难时对你施以援手,低谷时对你不离不弃的人,才值得你真心相待。

        有位作家曾说:这世上只有痛苦,才能真正使人长记性。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经历人间冷暖,看透世间百态后,才能看清人心,悟透人性。

        降低期待,看淡得失,即便历经沧桑,依旧温柔勇敢。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在一生的病痛旅程之中,身体是你的受害者,而不是你是身体的受害者。[293]

  • 透视“食欲”背后的情绪真相[274]

  • 人生最贵的是什么 ?[267]

  • 人情如纸薄,世事如棋新[269]

  • 把吃苦当成吃补[369]

  • 一个人熬过了所有的苦,就懂了[458]

  • 遇见这三种“糟心事”,是老天在帮你[476]

  • 成大器的秘诀,就一个字[510]

  • 人生的四大富足,你拥有了吗[613]

  • 人活一世,只为四字![718]

  • 无法重来的一生,好好爱自己[793]

  • 陈坤:学佛未必是苦行僧,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868]

  • 走路、喝水、睡觉,胜过一切补药![718]

  • 2023:别爱太满,别睡太晚,别管太多[822]

  • 被疫情颠覆的认知,现在知道还不晚[1075]

  • 人情往来的规矩,不可不知![718]

  • 平安是福,平凡是本,平淡是真![941]

  • 后疫情时代的自我心理照顾[951]

  • 强大的抵抗力,离不开良好的习惯[1114]

  • 性价比最高的活法,是守好这“三个圈”[106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