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2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01]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02]

  • 人生的底线[123]

  • 在岁月中修养自己![107]

  • 找回心灵安住的地方[12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梵敏[121]

  • “一切法皆是佛法”的真义[136]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30]

  • 值得去坚持的能力[154]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84]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145]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修“静”的九种境界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84   时间:2023-4-1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14日  佛学研究网

        修行重点是通过调心至少进入九大入静的过程。重点是把心态调整到安静、平静、宁静、定静、虚静、空静、真静、明静、灵静的状态。

        一、安静

        干一行爱一行,不好高鹜远,不朝三暮四。所从事的事情,所面对的事情,一定要从脚下做起,从今天做起,在生活中培养这种能够安下心来的性格。

        不急燥,不烦躁,那怕特别繁忙,那怕今天晚上赶飞机,也不着急,安于你已经面临的那件事情的全过程,那么在修练和生活中就容易静下来,坐能坐得住,站能站得住,一种非常安稳的状态。

        二、平静

        由安静进入平静,平常待人接物要心平气和,要善于尊重所有人,在对所有人进行交往当中,不要轻易带情绪即或有情绪也要善于调节,调节到自己没有情绪,别人更看不出你有情绪。那么,你的生活,你的修练就容易进入平静状态。修炼讲究“戒”、“定”、“慧”,要戒掉我们急燥的毛病,烦躁的情绪。

        三、宁静

        由平静才能到宁静。宁静指的是安宁的、慈祥的、和谐的,就是有一种特别安详的感觉。自己和别人对你的印象总是安祥的,那就比平静更进一步了。

        安宁、安祥这种宁静,只有靠平常生活中去训练,在生活中又全靠慈悲心肠,全靠自始至终对所有人慈悲,而不是对一部分人慈悲。一旦慈悲心肠有,那么后面就是智慧。

        四、定静

        定静就是通常所说的定力。重点指的是你在生活中、修炼当中,面对所有现象、所有感觉,包括没有感觉,你都能够做到顺其自然,稳如泰山,不急于求成,不刻意追求什么,不是非要执着一个什么感觉出来。

        能够勿扬勿弃。好的信息不去有意识地促长它,不好的信息不去跟它对着干,最多把它放到仓库里面。能够做到正确对待自己的生活和修炼反应和现象,丝毫不动念头,不动过分追求的念头,这就是定力中间的定静。

        五、虚静

        只有定静训练好以后,才能由定静进入虚静。所谓虚静,重点指的是清虚状态的一种入静。清虚指的是清除了杂念,清除了病因,清除了病症,清除了病态,身体内心轻松了,肉体健康了这么一种状态。在修炼修行当中,要把私心杂念清除,要把疾病清除,要清除肉体内臃肿的、多余的水分,多余的脂肪,多余的包块。这一些对虚来讲都是实的东西,要清除。

        虚静是针对实来讲的,实的东西要排除,排除不了就转化,那么人就处于在一种内心比宁静更深层的恬静状态。虚静要靠什么训练呢?靠平常谦虚、好学、博学来培养。一个人要自始至终把自己看得比别人小一些、低一些。有一个谦虚的状态,在生活和修行当中就容易进入虚静。

        六、空静

        空静就是进入更深层次的一种状态、一种意境,不仅是谦虚,它比谦虚更深,不仅是清除杂念,比清除杂念还要深,所有杂念、所有想法都没有。

        空静靠什么训练呢?在生活当中对所有人、所有事不要太在意,不要看得那么严重,不要把那件事情看得好象是非怎么样不可。不要让人感觉到你在威胁别人,才能空静。要拿得起,放得下,不要强求,好的、坏的都是这样,那就空静了。

        七、真静

        由空静才能到真静。真静是真正的入静。古人称之为脱胎换骨,重新做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这是真正的入静。要在平常生活当中善于发明创造,善于注重任何一个微妙的现象,追根究底,发现新现象,发现新课题,发现新规律;要对你所涉足到的方方面面的、微观上的、宏观上的所有秋毫之事,都要善于观察得清清楚楚,善于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还有知其所以然而然。

        要有一个科学家的探索精神、追索精神。在平常生活当中要注意这方面的培养,对每一件事情你要善于不断创新才行,不要吃老本,那么才能够真静,这是真正入静的真静。

        八、明静

        明静是什么意思呢?明白的意思。明白你的事情,明白周围的事情,还有一个通身透明。就是说自己能够明白,也包括反观功能对自身的内脏看得很清楚,对自身所面临的事情也看得很清楚;明白自己,明白事物,明白真相。进入状态后,你就能够判断哪些信息是好的,哪些信息是不好的,甚至能判断这个信息来源于哪里。

        怎么样才能明静呢?怎么样才能明白呢?要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所有事情善于联系,要善于全面地看待事物,要培养一种全局观点,对生活当中每一事情要看到三面,要看到前、中、后,上、中、下,要从全方位地观察事物,要培养这种性格。那么你才能明静。

        九、灵静

        灵静就是要我们把生活的事灵活的处理得很圆满,不只是考虑得很圆满,一定要解决得很圆满,这中间就有能量,能量就来源于你在生活当中,灵活地把所有事情解决圆满。灵静重点指的是在通身透明的基础上,进入到能量阶段,自己能够把握自己,也能够把握周围。

        怎样才能培养灵静呢?需在生活中注意到整个事物内在的规律,要注意所有事物的相互作用力,要注意整个三维空间甚至多维空间我们所涉足到的任何事情的相互作用,要善于分析任何事件、任何人与你自己与他人方方面面的联系,要考虑到联系的那个媒介、那个能量,注意到方方面面的作用,再把所有事情连起来处理对待,那你就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事情对你影响,对别人的影响,对上上下下的影响,因此你会处理得非常圆满。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儒家敬,道家静,佛家净[299]

  • 8个小故事,心累的时候读一读![388]

  • ​你的静气,就是你一生的福气[620]

  • 最耗费生命能量的,竟是你的起心动念![605]

  • 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532]

  • 遇事最有水平的处理方法[622]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853]

  •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痛苦的时候我们到底该怎么办[794]

  • 一个人走上坡路,要具备这三种能力[1345]

  • 要在身体无病无癖时抓紧修行,让心安扎在真实平静里[1362]

  • 生活,绚烂之极趋于平淡[1401]

  • 禅意思维的九个境界[1235]

  • 人生就像一碗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所在[1274]

  • 每一次情绪波动,都是通往智慧的大门[1323]

  • 要让心强壮,则须让它平静[1509]

  • 你不是脾气不好,只是需要休息:一行禅师谈平息情绪的艺术[1677]

  • ​八个让自己脱胎换骨的处事方法[1722]

  • 真正磨你的,一定是度你的![1953]

  • 一刻宁静,一片天空[1499]

  • 如何脱离苦海[183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