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08]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0]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5]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6]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1]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3]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3]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57]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6]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3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32   时间:2023-4-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古语云:“河沙裹流,非沉淀不能清澈;人生祸患,非取舍不能避之。”

        水之所以清澈,并非不含杂质,而是因懂得沉淀;人生的祸端,并非不能避免,而是要懂得取舍。

        人生因懂得沉淀而更加精彩,生活因懂得取舍而更加美好。

        1 沉淀是一种人生境界

        《昭德新编》中讲道:“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

        水面平静时,倒影会极其清晰,心灵平静时,会拥明辨是非,看破一切的智慧。

        人生在世,唯有静下心来,沉淀自我,才能让心归零,重新出发。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在书法上面极具天赋,但因急于求成,导致书法水平很难有新的突破。

        一日,他看到了东汉书法家张芝的作品,不禁感慨,自己的作品与之相比真是相差甚远。

        于是,他细心观察张芝的创作过程,发现每当张芝练字时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

        此时的他着整个人与外界隔离,十分安静又从容不迫,与自己的急躁形成鲜明对比。

        这种境界让他佩服不已,此后,王羲之开始学习张芝的练习境界,戒掉自己急躁的毛病,开始静下心来,沉淀自己,潜心修炼书法。

        日复一日的静心练习,使得他的书法有了质的飞跃。

        最终王羲之成为一代著名书法家,被后人称之为“书圣”。

        《诫子书》中有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最高境界便是修心,修心的前提便是静下心来,沉淀自己。

        当一个人开始沉淀下来,调整自我,才能更好地突破人生困境。

        2 取舍是一种人生智慧

        孟子云:“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人生自古两难全,想要有所得到,必先有所舍取。

        在古时候,一个守财奴外出,带着一大袋金子过河,途中遭遇风浪,船摇晃不已。

        眼看船就要掀翻,船夫劝大家赶紧将身上的东西扔掉。

        众人急忙将所有家当扔进河中,唯有守财奴紧紧抱着金子死死不放。

        此时,一个风浪打来,守财奴与金子一同掉入水中,沉了下去。

        守财奴的结果让人叹息,若是他将金子舍弃,很有可能会存活下来,可是因贪心不足,最终丢掉了性命。

        古人曾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在人生这场旅途上,每个人都会面临诸多选择,若是都想收入囊中,往往会一无所获。

        只有懂得取舍,才能得到更多。

        舍,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凡至善之人都能舍,凡大智之人都敢舍。

        正所谓:“人生烦恼三千,一舍解千愁。”

        沉淀便是舍取,舍取则是为了更好的沉淀。

        人这一生,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沉淀自己,也要用尽一生来学习取舍。

        沉淀后的心,才会更加明亮通透;取舍后的人生,才会更具有意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3]

  • 凡事慢下来,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聪明[257]

  • 让心保持在没有名言的境界[327]

  • 人生的最高境界:独[324]

  • 一切境界,皆可作​「增上缘」[391]

  • 独处,是一种境界![375]

  • 思维的八层境界:大多数人只到第四层![320]

  • 慈悲的四重境界[460]

  • 找准自己的位置[592]

  • 一个人最通透的活法:少虑、少欲、少言[502]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不减锐气[541]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690]

  • 强大自己,守住自己,沉淀自己[682]

  • 《六祖坛经》四大名句,句句开悟,让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881]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746]

  • 学佛者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境界[929]

  • 定期除去心里的杂草[835]

  •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937]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远离烂人[811]

  •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这三件事[86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