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08]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2]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08]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1]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5]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1]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2]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3]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57]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5]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3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人生,最好的状态,就三句话!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38   时间:2023-4-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8日  佛学研究网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这是诗人海子的绝笔,向世人告白,他在红尘中最后的幸福梦想。而这份梦想,却正是人间最平凡的烟火气。

        多少年以来,人们总爱谈修行这两个字。

        而修行,是逃到深山老林参禅悟道?是不食人间烟火?还是斩断俗世一切尘缘呢?

        当我们历经生活的重重洗礼,终会发现,真正的修行,不在别处。修得人间烟火气,才是世上真修行。

        01 心中无分别,生活无烦恼

        佛说,人人皆可成佛。真正的修行,是平等对待众生,没有分别心。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对于美丑、善恶,心中都执着一套自己的价值标准。

        殊不知,太过率性、严苛的判断和分别,往往遮住了自己的慧眼,偏执了内心。

        《红楼梦》中妙玉是个奇特的女子,她清高孤傲、心气高洁,却又虔诚无比地,在栊翠庵中带发修行,看不惯俗世中一丝一抹的污浊、泥垢。

        那一回,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带着她和众人到妙玉处游乐。

        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妙玉嫌弃地要扔掉,并说:“幸好那杯子是我没用过的,如果我用过了,我就是砸碎了,也不能给她。”

        这样的决绝,只是因为刘姥姥来自乡下,是贫穷、鄙贱的低俗之人。

        而邀黛玉品茶时,黛玉因不知这是用何水冲泡,妙玉便直呼她是“大俗人。”

        只是因为这是她珍藏多年的雪水,别人不了解她的玲珑用心。

        向来清净的栊翠庵接待了一众人等后,妙玉更是默许宝玉,让人抬了几桶水彻底洗刷地面。

        对待抬水的小厮,她也界限分明地表示:“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别进门来。”如此细密地考虑,生怕闲人玷污了属于她的修行圣地。

        然而,妙玉眼里低俗的刘姥姥,正因为豁达和幽默,赢得贾府上下的爱戴。更因为善良和感恩,改变了王熙凤女儿巧姐悲苦的命运。而一心修行、远离污浊的妙玉,后来却惨遭强盗入室抢虐的噩运。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妙玉的刻意修行,到头来以一场始料未及的悲剧匆匆结尾。

        红尘俗世,若一味睁大眼睛盯着别人的对错,以自己的好恶看待世界,不仅局限了自己,也终究会被人群孤立,被世界遗忘。

        生活中,我们总在做判断,做分别,做区分。试图分清对错,鉴别优劣,看清美丑,争出高下。然而,过多、过度的区分,就会有分裂,就会有矛盾,就会不和谐。

        《道德经》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世间万物本就相依并存,和谐共生,无论好坏、美丑、污洁,终究无法彻底地界定和分清。否则,就会看不到整体和真相,陷入绝对和偏颇的陷阱。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真正的修行,恰是坦然面对生活种种,放低姿态,包容万事万物。真正的修行,不是刻意追求,而是反躬自省、悲天悯人。

        02 内心不执着,人生方解脱

        《奇葩说》有一期的辩题是:“情侣吵架,是谁错谁先道歉,还是男生先道歉?”

        其中一个精彩回答却是:“谁对谁错都一样,谁先道歉也都可以,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

        的确,与其执着于是非对错,不如放低姿态,找到平衡点,让双方回归和谐。

        因为不管任何争吵,站在自己的立场,永远认为是对的。

        然而,首先道歉并非表示错在自身,而是更在乎彼此的感情,在乎彼此要共同走下去的生活。日子还要过,不是吗?

        现实中,多少情侣、爱人之间争吵不断,从恶语相向,到冷战到底,直至大打出手。最亲密的关系,最终闹得分崩离析。

        古语云,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

        两个毫无关系的陌生人,走到一起组织家庭,这本身就多么不容易。彼此看法不同,习惯不合,就是容易起争执,这恰是夫妻间最真实的客观存在。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如果一方学会不争,还有多少是非恩怨不能化解呢?若是换一种角度看待争吵,这也是夫妻间磨合的契机和催化剂。

        只要彼此不心存芥蒂,这就是生活的日常,生活的真相。但争吵以后,愿意认输,很快和解,继续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有人说,夫妻间的相处,是世上最难的修行。而整个人生里,又有多少情境,需要我们抛开执着心。

        当年的释迦摩尼,一心想摆脱生老病死的控制,选择出家。可是,真相却是,生活不可能真正摆脱,唯有直面和接受。人生无常,正是这种无常,才是真正的日常。

        小说《活着》里,主人公福贵的人生苦难不断,所有亲人先后离他而去。最后,仅剩下一头老牛和自己相依为命。

        然而,经历最深的苦痛以后,他却更豁达地活着。因为,生命的根本意义,就是活着。与其沉溺痛苦,不如直面现实。

        不执着,方能解脱。

        03 拥有平常心,天地皆宽广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熙熙攘攘的人群,忙忙碌碌的人生。

        生活,对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内涵。但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真实,就是一日三餐、四季冷暖。

        有人说,爱做饭的人,最值得深交。这并非是因为饭菜的香甜,而可贵的是,爱做饭的人都自带光芒,身上有一种浓浓的烟火气。而这种烟火气,让人觉得亲切、真实而自然。

        朋友是个爱做饭的人,每天工作以后,回到家总是一头栽入厨房,一顿忙活,给家人端上香喷喷的饭菜。

        当看到老公和两个孩子吃的津津有味,她所有的疲惫似乎也一扫而光。

        有时候总觉得纳闷,她工作并不清闲,却从不忽视家人的饭菜。

        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两个孩子懂事优秀,老公更是对她关爱备至。她有什么魔法,把生活平衡得这么好呢?工作忙碌、孩子闹腾、家务缠身,她就不曾觉得累吗?

        朋友笑着说:“当然觉得累,但一日三餐才是生活啊。工作再忙,也不能弄丢生活!”她早就习惯了。

        诚然,当某种态度和行为已经成为习惯,又怎会成为负累呢?当你积极、正面地拥抱生活,成为习惯,相信生活也会以同样的面貌拥抱你。

        然而,生活中总有人争分夺秒,希望获得事业上的突破和进展。他们把生活无限简化和浓缩,甚至认为吃饭和睡觉都是浪费时间。

        他们越是把生活抓的很紧,越发现自己变得焦头乱额、身心俱疲。

        有一个特别焦虑的人,问一个得道高僧,怎样摆脱忧虑,好好生活。高僧回答的很简单,就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这个人非常迷惑,这谁不会呢?

        高僧却说:“现在多少人,吃饭时还在反思昨天?睡觉时还在考虑明天?吃不好、睡不好,还谈什么生活?”

        古话说的好:“平常心是道。”

        只有把握当下,才是踏实生活。即便琐碎,却是真实。即便忙碌,却热火朝天,这就是烟火气。

        把一地鸡毛的现实生活,过得节奏分明,拥有一颗平常心,这才是真正的修行。

        04

        多少个日夜,我们满怀迷茫,满心纠结,又心怀遗憾,感觉生活充满迷雾:

        曾经相处已久的朋友,如今已成陌路。

        曾经热爱的故乡,如今只成了一片熟悉的土地。

        梦想中向往的生活,现实中总感觉遥不可及。

        看到镜中的你,却再也不是真实的自己……

        其实,一切变故和离别,一切苦痛和失去,皆是我们太较真,太执着,得失只在一念间。

        谁的一生不会经历曲折,谁的一生不是悲喜交集?一切都会过去,生活却要继续。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全凭一颗心,看淡、看破。当我们俯下身来,真心面对和拥抱生活,会发现,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才构成了生活,是生活不绝的烟火气。

        修行,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天的生活里。修行,不为逃避和摆脱,只为拥有和珍惜。

        愿我们都拥有一股直面生活的烟火气,平淡中坚守,平凡中了悟。此生,在尘世中勇敢地修行,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拥有平常心。让时光和我,两不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陀证悟的那一夜,发生了什么?[280]

  • 大事小事,想开了就不是事[333]

  • 梦参老和尚智慧法语20则,一品叩响心扉,再品醍醐灌顶[430]

  • 对过去的事执着越重,留给现在的能量就越少[638]

  • 你只管认真用功,到了时候,水到渠成,自自然然就会成功![823]

  • 真正的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690]

  • 三句经典佛语,请一定牢记心中![784]

  • 佛门如何看待“爱情”?送给情人节的智慧礼物[903]

  • 爱自己的十项修炼[823]

  • 人生有三色,和颜悦色、察言观色、不动声色[998]

  • 看到自己的烦恼,如何从烦恼中解脱?[1186]

  • 人生处处是道,心不在即无分别[1113]

  • 20个经典故事:看明白了你的人生就开挂了[1029]

  • 听从内心的声音,好好爱自己的11个重点![1137]

  • 一诚长老:“白天吃饭,晚上睡倒” 这么平凡的道理,你偏偏向远处求[1307]

  • 禅茶公案可不是只有个“吃茶去”![1487]

  • 佛以水譬喻七种人[1445]

  • 一位法师写给考生的信,全文1340字,字字珠玑,智慧值爆表[1586]

  • 《华严经》10个经典名句,若能参透,受益无量![1797]

  • 佛经典故:以水譬喻七种人[197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