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4]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17]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8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17]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1]

  • 过好每一个当下[189]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0]

  • 走路的力量[12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定期除去心里的杂草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31   时间:2023-4-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4月6日  佛学研究网

        佛说:“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心中若是装了太多垃圾,哪里还能容得下美好?

        人生这本书,翻过这一页,才能书写下一页,正如河流有九曲十八弯,想要向前,其实不难,只要学会转弯。

        每走过一程,就总结得失,沉淀过往,把不好的扔在风里,把有意义的记在心底。

        及时把心里的杂草除去,重新种上阳光与鲜花,生活才不会荒芜。

        01 心无挂碍,万事自在。

        王尔德曾说:“为了自己,我必须饶恕一些事。因为一个人,不能夜夜起身,在灵魂的园子里栽种荆棘。”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地里种满庄稼。

        要想心灵不荒芜,唯一的方法,也是修养好自己的胸怀。

        旧上海名媛严幼韵,终年112岁,一生经历无数波澜,却始终心之所向、乐观开朗,将平凡生活过成了诗一样的美好。

        一次,她家里遭盗贼入侵,收藏多年的名贵珍宝都不见了。

        旁人都替她惋惜,严幼韵却只是淡淡地说道:“一切糟糕的事情都可能发生,这已经是程度最轻的了。我只是丢失了财物,其他重要的东西都毫发无伤——我的生命、健康和家庭。”

        在109岁时,她接受《纽约时报》的专访,被问及长寿的奥秘,她说:“不为往事伤感,永远朝前看。”

        正是这种心态,成就了她112年充满传奇的人生。

        钱钟书说过:“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心无挂碍,方能自在。

        生命原本就该淳朴安宁,很多东西不过是种负累,背得越多越难走得远。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就是不可抵御之洪流。

        但只要希望、温暖、善良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只要你依旧热爱生活,生活就会对你有所馈赠。

        《人间失格》里说:“在所谓的人世间摸爬滚打至今,我唯一愿意视为真理的,就只有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

        错过了落日余晖,还可以静待满天繁星。

        涨潮的水会退潮,泥泞的路会干涸,阴霾的天会明亮,美好终会属于你,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02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电影《卧虎藏龙》中说道:“当你握紧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生活有阳光雨露,有阴霾萧瑟,日子有好,也有坏。

        灰尘落在身上,轻轻拂去就好,如果蹲下来哭,只会阻碍了前行的脚步。

        听过一个发生在寺院里的小故事:寺院里有两株栀子花,每到盛开之时,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然而,今年有一株栀子花只开了一半,叶子也悄悄地开始泛黄,呈现出枯萎的迹象。

        小和尚发现后,十分焦急。

        师父却安慰他说:“没事的,可以救活,去拿一把剪刀过来。”

        但是,小和尚一听要拿剪刀,十分不情愿。

        这栀子花可是他花了很多心血的宝贝,他不舍得剪掉它的枝桠。

        见他执迷不悟,师父便和他解释了其中的缘由。

        原来开花的时候,需要足够的营养,而多余的枝条会吸收部分的营养。

        这时候,如果不把多余的枝条剪掉,过不了几天,花就会因为营养跟不上而枯萎死掉。

        师父弯下腰,拨弄着枝条,对小和尚说:“你看,这些都是多余的,剪掉便是。”

        果然,几天后,泛黄的叶子又开始慢慢变绿,仅存的几根枝条上,花朵也相继绽放了。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烦恼都源于不懂取舍,有舍方有得,不舍则不得。

        人生其实就像种花一样,修剪掉多余的枝桠,才能更加繁茂。

        懂得取舍,最后修建出来的花枝,就是你想要的人生的样子。

        正所谓:“人生烦恼三千,一舍解千愁。”

        沉淀便是舍取,舍取则是为了更好的沉淀。

        一辈子是由无数个昨天组成的,背着昨天,追赶明天,会累坏了每一个当下。

        无论昨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应该影响今天的心情。

        03 让心清零,空杯以对。

        生命刚开始时,就像一个空杯。

        人生,不过是往杯子里放东西的过程。

        但杯子总有满的时候,当人生的水杯满了,不如将人生水杯中的痛苦与悲伤、失落与不安悉数倒出。

        让心清零,以空杯心态,对待余后的人生。

        《漫长的中场休息》中说:“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生命变得越来越灰暗,直到我们以为所有的光都离我们而去。然而光还在,一直都在。只要我们把门打开一条缝,光就会涌进来。”

        只要你不困于往事,努力当下,阳光总会千方百计地透着缝隙照射进来。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两个坐在一起的朋友聊天,其中一个问: “明天天气预报如何?”

        另一个说: “会是我喜欢的天气。”

        这个人又问:“你怎么知道正好是你喜欢的天气?”

        那位朋友说道: “我发现环境不是经常能如我意,所以,我便学习欢喜地去面对我所遇到的一切。因此,明天天气一定是我喜欢的。”

        不让心囿于一方天地,是最该有的生活态度。

        只有敢于将不如逐出内心的人,才能有勇气继续去探索生命的美好。

        正如作家白落梅所言:“平和之人,纵是经历沧海桑田也会安然无恙。敏感之人,遭遇一点风声也会千疮百孔。这就是人与人的差别,眼界与心境的差别。”

        我们的人生,未必光芒万丈,也要始终温暖有光。

        余生, 愿你能抖落肩上的尘土,洗刷掉心中的阴霾,心中的热忱不减,灵魂的净土犹在。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顶![55]

  • 六波罗蜜成就了菩萨十种自在[229]

  • 凡事慢下来,是一个人最顶级的聪明[252]

  • 想要安乐自在,推荐你这么做[295]

  • 《心经》中藏着收获自在的秘密[494]

  • 菩萨的十种自在[525]

  • 当你悟透自己时,活得就自在了[389]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不减锐气[539]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626]

  • 强大自己,守住自己,沉淀自己[676]

  • 当你心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727]

  • 许多事情,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622]

  • 人贵三气,修正气,养清气,化怨气[708]

  • 送给晚上睡不着觉的人[876]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726]

  • 当你开始欣赏自己,所有的美好都会回到你的身上![1032]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898]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862]

  • 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的发生[1078]

  • 佛菩萨半睁着眼的秘密,原来如此[82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