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1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20]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15]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12]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8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17]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3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1]

  • 过好每一个当下[189]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4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70]

  • 走路的力量[123]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56   时间:2023-2-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2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曾国藩曾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格局,是一个人的眼界、胸怀和素养,一个没有格局的人,很难在道阻且长的人生路上,披荆斩棘,所向披靡。

        格局开阔,方能笑看世间云卷云舒,无惧人生大起大落。

        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书、容人、利他。

        一、读书

        宋代文人黄庭坚曾说:“人不读书,一日则尘俗其间,二日则照镜面目可憎,三日对人言语无味。”

        只有不断地读书,才能让一个人博闻广识,内心充盈。

        战国时,苏秦曾游历于各国,希望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他的游说之路异常坎坷,无奈之下,潦倒而归。

        迎接苏秦的,是家人的冷漠和轻贱。

        苏秦没有崩溃,也没有指责家人的不理解。他把精力放在读书上,希望能够开阔眼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更多的书,每当睡意来袭,苏秦就取过铁锥,朝着自己大腿刺去,鲜血流淌至脚跟的痛感使他猛然惊醒,继续刻苦攻读。

        经过整整一年的钻研,苏秦的视野和见识得到了极大地开阔。他重新启程,游说列国,终于促使六国合纵联盟结成。

        担任盟长的苏秦身挂六国相印,使“秦兵不敢窥函谷关十五年”。

        曾有人说:你读过的书,看过的风景,就是你的格局。

        读书,是让人的生命变得辽阔的过程。没有书籍的滋养,一个人很难突破固有的认知,收获全新的视野。

        当你把读书变成习惯,才能一步步驱散迷茫和困惑,获得应对苦难与挫折的力量。

        所有读过的书,都藏着你未来的路,命中的福。

        二、容人

        曹操曾言:“人各有志,出处异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和选择,一个格局开阔的人,往往懂得尊重不同的声音,具备容人的风度。

        民国时期,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为提升北大办学水平,蔡元培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方针,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进杰出人才。著名学者辜鸿铭亦受邀成为北大教授。

        但辜鸿铭是一位坚定的传统文化守护者,他留长辫,着清代服饰,对白话文不屑一顾,被学生们斥为顽固的复古派。

        蔡元培却认为,虽然辜鸿铭与自己所持的文化观点有所偏差,但他博学多才,光明磊落,仍不失为一位不可多得的好老师。

        后来,辜鸿铭主讲的课程在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北大也在蔡元培的管理下,成为了百花齐放、大师云集的中国最高学府。

        孔子曾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浩瀚的人世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与其为了不同见解而懊恼伤怀,不如接纳不同意见,肯定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正是因为存在差异性,才更加丰富多彩。能够接纳不同,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遇见更多有趣的人。

        培养容人的心智,方有成事的格局。

        三、利他

        孔子有言:“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

        当一个人习惯了用利他思维考虑问题,便会减少内耗,将更多精力放在为他人提供善意上。最终,也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善意的回报。

        北宋时期,新旧两党因为是否改革,斗得你死我活。不肯站队的苏轼两相得罪,屡次被贬谪流放。

        但苏轼并没有把仕途路上的波折放在心头,而是一心一意为百姓谋福利。

        担任徐州知府时,碰上黄河决口,百姓纷纷逃难。苏轼站在城门口向全城百姓喊话:“有我在,绝不会让洪水毁了徐州!”

        为保百姓安康,苏轼带领士兵和百姓抢修堤坝。他身先士卒,昼夜无休,终于抗洪抢险成功。

        任职杭州太守时,面对瘟疫的侵袭,苏轼捐出五十两黄金,建立了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专门收治穷苦病人。

        一心为百姓谋福利的苏轼,得到了百姓的热烈拥护。每当他离开任地时,当地老百姓便夹道相送,涕泪横流。苏轼所代表的伟大人格和社会良心,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

        《孟子·离娄下》中有这样一句话:“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所谓赤子之心,其实就是一颗利他之心。

        京博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马韵升说:“定位利他,在吃屈和吃苦的时候,心里就会坦然,因为我是一个帮助他人的人,帮助他人的人就要多担当。”

        用利他之心帮助别人排忧解难,也是在消解自身的烦恼,壮大自身的力量。

        但行好事,是对心灵最有力的滋养。诚意助人,是成就万事万物的坦途。

        长存利他之心,圆满或许未至,但格局早已打开。

        四、写在最后

        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心有大格局者,不因环境的不利而妄自菲薄,不因能力的不足而自暴自弃,不因生活的不如意而怨天尤人,不因暂时的挫折而一筹莫展。”

        深以为然。

        人活一世,谁都不可能一帆风顺,缺乏格局的人,很容易陷入抱怨的桎梏。

        提升格局,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做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养成读书、容人、利他的习惯,可以让我们在点点滴滴的成长中,一步步变得“眼里有高山,胸中有沟壑”。

        人生能够走多远,全由格局决定。心中有什么样的格局,就能收获什么样的结局。

        愿你在开阔的人生格局中,成就自己的美好人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会苦一阵子 但不会苦一辈子[305]

  • 人生最该坚持的三件事:多运动,少熬夜,勤读书[317]

  • 水的德行,人的修行![498]

  • 告诉孩子什么最重要![525]

  • 原来,这就是 “乌鸦定律”[494]

  • 旺自己的3种方式[562]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801]

  • 你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856]

  • 情绪稳定的背后[527]

  • 人际关系的最高境界:彼此成就,互为贵人[663]

  • 独处,是一个人最昂贵的自由[936]

  • 最顶级的格局:不忧不惧,不骄不傲[717]

  • 心灵的屋檐[698]

  • 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运动,读书,独处[8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721]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867]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1193]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799]

  • 格局大了,就能容言、容人、容事[795]

  • 吃茶读闲书,听雨看落花[137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