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09]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2]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7]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7]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5]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5]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59]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7]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41]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初六接“好运”,佛门送“五穷”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927   时间:2023-1-27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1月27日    佛学研究网

        今天是癸卯兔年正月初六,按照民间的习俗,应当扔穷鬼(穷神),那么你知道穷神是谁吗?

        穷神是谁

       据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文宗备问》记载:“颛顼高辛时,宫中生一子,不着完衣,宫中号称穷子。其后正月晦死,宫中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

        相传穷鬼是上古帝王颛顼之子。他身材赢弱矮小,性喜穿破衣烂衫,喝稀饭。即使将新衣服给他,他也扯破或用火烧出洞以后才穿,因此,大家都叫他“穷子”。正月的晦日,穷子死了,宫人把他理葬,并说:“今天送穷子。”从那之后,穷子就成了人人害怕的穷鬼了。

        正月初六送穷子

        所以“送穷”这一天, 要做大扫除, 将平日污秽的厕所清扫干净, 称为“挹肥”。 要“作糜、弃破 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作为佛弟子,我们不仅要送物质层面的“穷”,亦要远离心中的“穷”,心中的五穷,即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

        离智穷:常诵佛典 开启智慧

        增长智慧有种种办法,比如说通过禅修,修习止观,让智慧从禅定中开发。另外从事相上面来说,可以诵经,比如《阿含经》《方等经》《般若经》《法华经》《涅槃经》等。诵经的过程中要随文入观,随着经文思考经意。

        经本有真理,经本蕴含佛的智慧。随文入观去思维、转化,就能变成自己的智慧,所以说“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离学穷:亲近善友 精进修学

        什么样的善友值得我们去亲近呢?从袁宏道写的《西方合论》里面可以看到,可以亲近的善友有十种:

        山林闲适之友当亲近;严持戒律的善友应当亲近;智慧广大的善友应当亲近;总持文字的善友当亲近;寂寞枯槁的善友应当亲近;谦卑忍辱的善友应当亲近;直心忠告之友应当亲近;勇猛精进的善友应当亲近;轻财好施的善友应当亲近;仁慈覆物不惜生命之善友应当亲近。

        一个善友他就能帮助我们降服这么多烦恼,增进我们这么多道业,所以当求善知识。

        离文穷:广宣正法 辩才无碍

        辩才是以智慧为体,亦是智慧的妙用。因此,要想得到辩才,首先要有智慧。没有智慧的辩才,犹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表面兴盛繁荣却经不起考验,历尽辛苦最终还是徒劳无益。

        那如何才能得到佛法的智慧辩才呢?那就是“深入经藏,智慧如海。”依《辩中边论》所说,有“十法行”,即通过十种修持经典的方式,即书写、供养、施他、谛听、披读、受持、开演、讽诵、思惟、修习,才能得到智慧辩才。

        离命穷:布施供养 培植福德

        布施,就是舍。财布施,是三施之一,是属于物质的布施,即以衣食住行资身用物等财富和经济手段去帮助别人。

        财施有内财施和外财施。用自己的金钱、财产、物品等帮助外界,是外财施,如赈灾捐赠、修路造桥等等。以体力、智力、技术、知能等身体力行地帮助别人,是内财施。

        布施的本质是无我。布施是对治贪吝心的有效方法,能克服我们内在的悭贪和吝啬,增长我们的福德。

        离交穷:广结善缘 恒顺众生

        “缘”是关系的意思。建立关系称为“结缘”,彼此曾有交涉的关系称为“有缘”,自利利他的关系称为“善缘”,不涉私欲的关系称为“净缘”;造成众多的善缘与净缘,称为“广结善缘”。

        当我们深谙众缘和合的道理,自然会恭敬外物,不断地学习,不停地与世间一切结善缘。只要心中常怀善心,自然善缘处处在。

        善缘和合,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所有的善缘都会成为你成功的助力,无论是为人,还是做事,莫不如是。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如何叠加好运buff,快速去“霉”运[89]

  • 你身上的磁场,决定你会遇见谁![427]

  • 佛门中的孝文化[768]

  • 四个佛门秘诀,在线为情商“充值”[776]

  • 如果你对生活灰心……[881]

  • 佛门中那些“吃”的事儿[902]

  • 佛门洗浴文化,想不到佛对洗澡这件事如此重视[1411]

  • 佛门中的「八大菩萨」[1535]

  • 佛门与数字:佛教中的“七”有哪些意思[1225]

  • 人的好运从哪来?[1216]

  • “六时吉祥”的六时是多久?揭秘佛门时间观[1100]

  • 学佛人遇到霉运该怎么办?如何破解?[1801]

  • 你是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缘![2663]

  • 诗僧贯休小传[4249]

  • 不看不知道,佛门竟有这么多“专业”[4484]

  • 一键细数,佛门中常见的宝物有哪些?[2758]

  • 最强大的气场, 来自于一个人淡定的内心![2211]

  • 做好10件事,好运自然来[2670]

  • 人的好运从哪里来?好运,其实是一种能力[1867]

  • 牛年必备佛门吉祥话[233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