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10]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23]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26]

  • 学会哄自己开心[113]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3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25]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64]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34]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164]

  • 白话《梁高僧传》丨弗若多罗[145]

  • 学佛者须止恶行善[112]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74]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姿态低,脾气小,心肠柔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382   时间:2023-1-2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3年1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知乎上有个热门问题,什么样的人称得上见过世面?

        有个高赞回答只有九个字:“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见自己,认清了自己而能放低姿态;

        见天地,看过了世界而能包容他人;

        见众生,尝过了疾苦而能慈悲为怀。

        真正见过世面的人都能够:姿态低,脾气小,心肠柔。

        01 姿态低

        很喜欢罗翔老师的一句话:“人的本性就是骄傲和傲慢,但真正有韧性的人,他的姿态一定是谦卑的。”

        生活中,那些内心富足的人,为人谦逊低调,看上去普通而平凡。

        只因他们见过了高山大海,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始终以低姿态待人。

        蔡元培先生原是清末进士出身,后来去往德国留学四年,可谓学贯中西。

        回国后,又担任全国教育总长。

        身份不凡的他,却向来待人和气,谦逊有礼。

        他在担任北大校长时,听闻《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颇有思想。

        尽管陈独秀一无文凭学历,二无正式职务,但他还是决心邀请陈独秀来北大任教。

        蔡元培第一次拜访陈独秀,就遇上了闭门羹。

        他却耐心地跟陈独秀说:“你不要急于推辞,事出突然,可和亲友再议,我求贤心切,想一心一意请你,想和你一起为中国,为中国教育做点事。”

        第二次拜访时,陈独秀因前一天与钱玄同喝了不少酒,很晚才回到住处,第二天迟迟没起床。

        蔡元培见门窗紧闭,就默默坐在陈独秀房门外。

        结果等到正午时分,陈独秀仍在呼呼大睡,他只好作罢。

        等到第三次拜访,外面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他却发现陈独秀一早就把门帘打开,暖炉烧好,茶煮好,坐在椅子上等他来。

        作为北大校长,蔡元培丝毫没有架子,他的这份谦卑与坚持,最终打动了陈独秀。

        人这一生,谦厚基于见识,狂妄源于浅薄。

        当你读过的书越厚,走过的路越多,就越能明白自身的渺小。

        无论在谁面前,都能够放低姿态,有礼待人。

        反倒是见识浅薄之人,很容易被一时浮云遮望眼,陶醉于优越感中无法自拔。

        久而久之,则会迷失在自己的狭小天地中,止步不前。

        要明白,人贵谦逊,真正厉害的人都懂得高处立,低处行。

        02 脾气小

        中国有句古话,人微易怒。

        见识越少的人,越爱发脾气。

        《三国演义》中张飞性情乖张,极其容易动怒,堪称莽夫的典型。

        公元196年,刘备率军出征刘表,安排张飞留守徐州。

        张飞闲来无事,想邀请陶谦旧将曹豹一起喝酒。

        曹豹因酒量不好,便委婉推辞。

        岂料张飞感觉他驳了自己的面子,是看不起自己。

        他勃然大怒,非但当众言语羞辱曹豹,还把他吊起来暴打一顿。

        曹豹咽不下这口气,便联手吕布里应外合,直接夺取了徐州。

        刘备苦心经营得来的城池,就这样被张飞轻易地丢了。

        古语有言,愚妄人怒气全发,智慧人忍气含怒。

        脾气暴躁易怒的人,很容易让自己失去控制,做出他人难以忍受之事,最终引火烧身。

        而有智慧的人,善于收敛脾气,理性处理眼前的矛盾。

        美国前总统林肯出身底层,父亲只是一个鞋匠。

        在他出任美国总统那年,第一次就职讲演时,有一个参议员在大庭广众之下轻蔑地嘲讽:“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自己是个鞋匠的儿子。”

        面对火药味十足的挑衅,围观群众一下安静了下来,好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

        林肯却毫不生气,反而大气回应道:“我非常感谢您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

        我一定记住您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而且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我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好。”

        话音刚落,台下立刻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周国平说过,那些成功人士,见多识广,大都不会在小事上发脾气。

        因为他们历经世事,走过了大风大浪,他们深知发脾气无用且无能。

        与其为芝麻小事气急败坏,不如沉着应对,心平气和地妥善解决问题。

        正如一句话说,人生就是一趟开视野,见世面的旅程。

        当我们心中有了一片汪洋,小风小浪再折腾,也无法掀起内心的波澜。

        03 心肠柔

        曾看过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事。

        有一次,一个年轻人在生意中惨败,需要大笔资金周转。

        于是他找到胡雪岩,开出低价想让他收购自己的产业。

        哪知胡雪岩果断拒绝,然后提出以正常的市场价来收购。

        伙计们纷纷不解,为什么东家连送上门来的肥肉都不吃?

        胡雪岩只是说道:“当我还是小伙计的时候,有一次出门送货遇上大雨,多亏路边的茶摊主动收留我,临走时还给了我一把伞,我这才保全了货物。”

        正是因为经历过困苦,他更懂得每个人的不易,也因此有了这副柔软的心肠。

        就像张爱玲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俞敏洪在《我曾走在崩溃边缘》中,分享过一个故事。

        九十年代初,新东方在北京已是声名斐然,与同行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其中一家培训机构竟然派员工守在新东方的教室门口,给每一位前来上课的学生派发他们的宣传单。

        面对对方这样无赖的行为,俞敏洪担心强行将人轰走,会激发更大的矛盾,只好当他们不存在。

        结果时间没过多久,那家机构就出事了。

        因为利益分配不合理,那家公司的四名任课老师一气之下选择了罢课,公司老总看着无课可上、要求退款的400多个学生,只好打电话向俞敏洪求助。

        她想请俞敏洪接手自己的学生。

        其他人听说这件事,觉得大快人心,还劝俞敏洪千万别帮她。

        哪知俞敏洪还是一口答应了,不仅接受了学生,还周到地安排了老师们的工作。

        后来,俞敏洪回忆此事,感慨道:“大家都很不容易,能帮一把就帮一把。”

        生活中,很多没见识的人,看见别人一朝落魄,都会站在一旁看笑话,还洋洋得意。

        结果伤及他人不说,还损害了自己人品。

        而真正成大事之人,反倒愿意放下身段,尽力帮助对方。

        很认同一句话,生活中越有料的人,内心越是柔软,越会理解人。

        因为一个人走过的路,遇见的人,历经的事,都会让人变得温柔。

        当你见过世界大,尝过生活苦,自然就能修得一颗软心肠。

        很多人喜欢把见过世面等同于,去过多少地方,见过多少人,甚至是拥有多少财富。

        其实真正的见世面,是一个人不断向下扎根,向内求索,向上生长的过程。

        到最后,你就能把自己走过的路、看过的风景,内化成为人生的智慧。

        当你见过了世界的参差百态,就能学会尊重与包容;

        等你体验过生活的不易,就会打心底里懂得了慈悲。

        真正的见世面,最终看见的,其实都是一个更美好的自己。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远离你身边的“老实人”[38]

  • 你的情绪,暴露了你的三观[917]

  • 人生有三错,一步踏错,一生错![846]

  • 格局越小,越不快乐[1021]

  • 让人瞬间清醒的10个回答[1209]

  • 一个人痛苦的根源[1283]

  • 你不是脾气不好,只是需要休息:一行禅师谈平息情绪的艺术[1286]

  • 修一个好脾气,就是修一世好福气[1597]

  • 控得住脾气,留得住福气[3247]

  • 真正的成熟,就是不动声色去修心[2417]

  • 宣化上人:吃苦就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 ![3047]

  • 修行:远离五件事情,你会越来越顺[2405]

  • 人生十忌,切记切记[1882]

  • 你的脾气里,藏着一生的风水[2001]

  • 脾气越好的人,福气越深[1880]

  • 怎么才能知道“ 我执”破了没有?[1918]

  • 经常冲子女发脾气,会毁掉孩子一生的福报![1899]

  • 八个因果定律,个个受益终生![3253]

  • 为何佛光照亮别人,你却诸事不顺?[2357]

  • 圣严法师:化解嗔恨心的好办法[264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