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1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0]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4]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6]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1]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年纪轻轻就学佛,会不会消极了点?
     
    [ 作者: 佚名   来自:本站原创   已阅:581   时间:2023-1-11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1月11日  佛学研究网

        学佛,消极吗?

        有不少人认为,老年人学佛,找点事做,做挺好;中年人学佛,沉淀沉淀还不错。但,年纪轻轻就去学佛,会不会有点消极了?佛教有出世,也有入世的一面,通过修学佛法,看清生命的真相,以适合自己的活法过好一生,本身就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佛系”并非真的佛

        前几年出现了一个网络流行语“佛系”,一开始“佛系”还是指那种对生活无欲无求、不悲不喜,只在乎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但后来,又逐渐被演化成了什么事都无所谓、不想努力、躺平、凑合着过的消极含义。

        “消极”这口锅,不能随便背。有的年轻人选择“佛系”,是自身性格和外界环境的因素所致,有的也只是口头调侃,但这些真的并不是“学佛”。

        出世,也要入世

        还有人认为,学佛念佛就是为了寻找死后的归宿。如果年轻时就学佛,担心和事业、和生活发生抵触,不妨等老了再考虑。

        其实,佛教有出世的一面,也有入世的一面。作为在家居士,本身就是需要履行好家庭责任、社会责任的。通过学习正信的佛法,了解因果、控制情绪、管理心态、修正行为后,在这个高竞争、高压力、多变的现代社会里,能运用佛法化解自己的烦恼,与人交往会更圆融一些,对不同的观点和现象多一点包容,并且通过佛教所倡导的与众生结缘的行善理念,打开自己的心胸。

        寻找幸福的真谛

        现在的年轻人,有的一直被父母的意愿推着走,没有自己的目标,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有的面对着竞争强、压力大的工作和生活,心理需要调整。世俗观念里,总认为获得更好的工作、更高的收入,或者光宗耀祖,就是幸福了。但实际上,这种主观设定靠不住,“欲戴皇冠,必受其重”,有得必有失,世上有许多人已经拥有了不错的地位和财富,但其中有几人能说自己是“幸福”的。同时,学佛并不排斥世俗层面的成功,但其意义不在于供个人享乐,而是运用这些来更好地造福众生。

        人生目标,生命价值和意义,很多人都曾想过这些大问题,但不容易得到答案。通过学佛,对这个问题有深入的思考,也是积极的人生态度,总好过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地过一辈子。

        生死问题,了生在前

        学佛,是“了生死”的大事。如果说,老年人学佛以“了死”为要,以解决善终和往生净土为重心的话,那么年轻人学佛,可以将“了生”作为重点。“了生”,是参透人生的意义,珍惜此生,过好应有的合理生活。实际上,“了生”问题解决了,五戒十善做到了,断恶修善做好了,福德资粮够了,“了死”问题也就解决了大部分。反过来说,这一世都没有过好,责任未尽,资粮不备,恐怕也难实现“了死”之愿。

        所以,年轻的在家居士,学佛的重心不在于是否能严格吃素,不急于求往生净土,更不在求什么神通自在,不要去妄想即身成佛,而是更需要把重心放在“了生”的大本上。也就是通过学习、观修,真实地发起菩提心,获得正确生活的智慧,掌握过好生活的方便。也就是解决自身立志、处世、立身的三大问题。

        学佛的好处

        学佛,什么时候开始都可以,但若一生都在为欲望奔忙操劳,不知不觉间新增了不少业,又沾染了许多习气,老来想要改变,也往往力不从心。若是早一点开始接触了解正信的佛法,确实可以带来诸多好处。

        1
        懂得因果  广种福田
        学佛,首先就要明了因果。现在的遇到的种种,是过去种下的因,要改变未来,就从当下开始。早一点选择符合“正命”的职业,远离不善业,不仅让自己得以安身立命,还可以在工作中帮助众生,广种福田,广结善缘,一举数得。而且,这些事,越早做,当然越好。

        2
        少欲知足 化解烦恼
        《佛遗教经》中说,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富而贫。能力大于欲望,就比较容易感到幸福;欲望大于能力,时常活在痛苦之中。大部分的烦恼,都与“财色名食睡”的欲望相关,包括年轻人面对的买房、晋升、婚恋问题等等。通过学佛,平衡自己的欲望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改变自己的观念,从而减轻烦恼。

        3
        淡化我执  处世圆融
        年轻一代中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在家中习惯了以我为中心,俗称个性很强、很自我。佛法中指出,这就是“我执”特别强大的表现,但凡与我要的、我想的不一致,就容易对立和极端。通过修学佛法,看清“我执”,淡化“我执”,与人交往、看待事物,都会多一些处世的圆融。

        4
        自利利他  得大智慧
        绝大部分的人我纷争,其实是个人利益的争斗,很多人就在彼此计较中失去了心境的安宁,在烦恼中轮回不得解脱。然而,“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正如三国争霸,最终却归了司马氏。

        通过学佛,可以了知争来争去的眼前利益,最终都不能逃脱无常的结局。懂得诸佛菩萨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在利他中成就自己,最终获得解脱自在。那么,我们为成就他人所做的一切,也就是在成就我们自己,这就是人生的大智慧。

        正如同,以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作为人生追求,算不上积极的人生态度,修学佛法也并不消极,而是一种对自己、对众生都有担当的活法。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如何处理学佛过程中的“疑”?[230]

  • 学佛的人,这七首偈颂很重要![275]

  • 学佛的人吃了亏吗?[373]

  • 如何判断自己学佛有没有进步[368]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弯路?[505]

  • 怎样学佛才是最有效的?[740]

  • 从信佛,到学佛,怎样跨好这一步[855]

  • 学佛入门者如何选经?[732]

  • 弘一法师:青年人学佛修行需要注意这四点[1362]

  • 学佛快速入门的方法[1340]

  • 学佛不只是教我们做人[1168]

  • 学佛不要学成“孤家寡人”[1077]

  • 如何面对越学佛越不顺的问题[1043]

  • 学佛不要贪太多[1441]

  • 学佛,当亲近善知识[1582]

  •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1505]

  • 过度执着世间的学佛,就是请佛陀来扫地[1880]

  • 佛学是内学 学佛是内求[1320]

  • 学佛不受益,看看是不是这些原因[1658]

  • 学佛有没有走对路,看看这六种自测方法就知道[163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