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09]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3]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7]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5]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5]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59]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8]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41]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一心念佛,具足六度
     
    [ 作者: 大安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028   时间:2023-1-2   录入:wangwencui


    2023年1月2日    佛学研究网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动经恒河沙劫,来修六度万行,都很难满足。那现在闻信净土法门,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一心念佛,万缘自舍,即布施波罗蜜;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一心念佛,心自柔软,即忍辱波罗蜜……一心念佛,正念分明,即般若波罗蜜。推而极至,不出一心,万行具足。

        一般的通途学人对莲池大师的这段话,是会有种种质疑的,因为他不了解一心念佛的功德,就认为你念念佛就能具足六度吗?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是站在通途的立场来看,实际上并不了解净土法门的神妙之处和圆顿的道理。莲池大师不是一般人,这段开示是非常的精辟的。

        如果不具足六度万行,何能说是万德洪名呢?而在宗教实践,修行当中,也确实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一心一意在执持这句名号的时候,心就清净了,就是系缘外面的五欲六尘,乃至系缘一些世间出世间的一些善行,都舍掉了。那你可不是布施到家了?连布施也得布施。

        禅宗有位大德庞居士,他家里万贯家财都把它装到船上,到江中心把这个船凿穿,然后沉到江底。那人家就问,你为什么不拿这么多财产去做善事呢?那这庞居士是一个开悟了的人,他就觉得“好事不如无事”,连布施也给它布施掉,那就清净至极。所以他全家人都是修行很到位的,就是种点地,妻子女儿就织点鞋子去换点生存的东西,就够了,万贯家财都不要了。

        所以万缘自舍,真正这个世间都是梦幻泡影的事情,不要有太有为的心。真的你要布施清净,三轮体空,这在真为生死,一心念佛当中才能得到。然后一心念佛,摄心念佛,妄念、恶念都没有,那身口七支也不会造恶,这可不是持戒波罗蜜吗?

        一心念佛,佛号当中的慈悲的慈悲光、欢喜光,使我们能念的心日益地柔软。心柔软了,别人骂几句,侮辱几句,就不会生气了,这不是忍辱波罗蜜吗?

        一心念佛,制心一处,这可不是禅定波罗蜜吗?一心念佛,这就正念分明,孤明历历,念清楚听清楚,这可不是般若波罗蜜吗?无住生心。为什么念佛能够具足六度万行?就是当下这能念的心就具足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的功德,这叫不出一心,万行具足。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常随佛学 发心念佛[419]

  • 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591]

  • 念佛时说八卦,还有功德吗?[655]

  • 佛法与立身处世,这种人生智慧太实用了[652]

  • 闭是非之嘴,开念佛之口[743]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弯路?[787]

  • 佛在念我,不是我在念佛[829]

  • 我们念佛为什么不能感应?[814]

  • 念佛的正功夫和助功夫[971]

  • 念佛与修菩萨行[839]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1030]

  • 有关念佛的三个困惑,你是否也有呢?[980]

  • 我们为什么念佛?[1158]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1108]

  • 用念佛来耕耘菩提心[1052]

  • 念佛好还是参禅好,在于个人是否相应[1184]

  • 念佛的时候,你有没有做这样的观想[970]

  • 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1525]

  • 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1976]

  • 念佛须知了生死[221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