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09]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23]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26]

  • 学会哄自己开心[113]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31]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25]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64]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34]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164]

  • 白话《梁高僧传》丨弗若多罗[145]

  • 学佛者须止恶行善[111]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74]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奢侈品!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483   时间:2022-12-31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2月31日  佛学研究网

        01 越成熟的人,越懂得享受独处

        人这一生中,会遇到很多人,但大部分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最终陪你走到最后的,只有你自己。

        学会独自走过一段路,才会遇到更好的风景。

        朋友小清,是个怕孤独的人。她和我在同一栋写字楼上班,我在高楼层,她在低楼层。

        没有人和她一起吃午饭时,她就喜欢叫我陪她下楼,去便利店买个饭团。

        因为怕被同事知道没有人和她一起吃午饭,每次她都让我等她吃完饭团才回去。

        有一次,我看着她囫囵吞枣地吃着饭团,忍不住问她:“一个人吃饭其实有什么问题吗?”

        小清放下手中的饭团,眼神变得有点失落:“可能是与性格有关系吧,从小我就不喜欢孤独,甚至觉得独处是一种煎熬。怕被人瞧不起,被认为是性格孤僻不合群,所以我尽量避免一个人活动。有时候真的很讨厌内心不强大的自己。”

        其实,独处并非孤独,更不是别人眼中的凄凉。

        体会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学会孤独,是自己的必修课。

        它虽是孤独的岁月,但也是自我成长的最好时光、人生中最好的增值期。

        从热闹到安静,从慌张到淡定,从迷茫到自知,从有人陪伴到学会独处……

        所谓成熟,就是学会理解孤独,接受孤独,享受孤独。

        越成熟的人,越懂得享受独处。

        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感到难过孤单,其实只是一瞬间的事。

        学会和自己相处,学会与乏味的生活握手言和,人生才能活得更舒适。

        02 在独处中,成就自己

        电影《无问西东》中,清华学生吴岭澜,国文和英文俱佳,但理科成绩很差。

        他当时正面临选学科的问题,按照实际情况,他应该选择文科,做一些自己擅长和热爱的东西才对。

        但由于身边的人都在说“最好的学生都念理科”,他就盲目从众学了自己并不喜欢的理科。

        因为理科成绩太差,吴岭澜被多次老师约谈,内心备受煎熬。

        他一度以为,自己是那么地一无是处。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了泰戈尔的演讲,终于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也终于明白独处的意义。

        于是他听从内心的声音,投身于文科,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文学大师。

        有时候沉浸在人群中太久了,太多的因素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对事情的判断和对自身的了解。

        当你为了迎合群体时,不仅仅会辜负了自己,荒废了时光,还会失去变得出众的可能性。

        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发现自己,因此人们需要不时孤独和沉思。”

        唯有那些独处的时光,才会让你发光。

        因为独处时,你才会更加笃定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是一个很喜欢独处的人。

        每天即使再忙,他都要腾出1、2个小时给自己,不与任何人交谈。

        这段时间里,他或是跑步,或是写文章,或是默不作声读书,或是全神贯注听音乐。

        看似孤独无趣的生活,他却乐在其中。在独处的时光里,他高效率地写出了无数名作。

        有一次在节目《晓说》里,韩寒也直言过:“我很少社交,不是说我不能社交,或者说自己处理不好社交,我是纯粹意义上的不喜欢社交”。

        事实上,无论是村上春树还是韩寒,大多数有所成就的人,都喜欢独处,也需要独处。

        因为在独处的时间里,他们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不断靠近理想中的自我。

        平庸的人,才喜欢选取热闹来填补生命。

        而优秀的人,都懂得用独处来成就自己,达到生命的饱满。

        03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奢侈品

        周国平说过一段话:“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

        独处能帮我们守住内心,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真谛,用心去总结生活带给我们的启示。

        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人变得强大自立的标志。

        享受独处,可以把枯燥的日子过得丰盈,活出生活的本色;

        享受独处,可以更坦然面对世事,塑造更完美的自己。

        当你真正爱上了独处,就会发现:你可以抛开世俗的种种烦扰,面对最真实的自己,感受自己最想说的话,从独处中源源不断地收获到意想不到的东西。

        记得《百年孤独》里说:“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一个人在展翅高飞前,必然要经历一段寂寞的孤独时光,修炼自己,在独处中完成自我蜕变。

        人生路上,我们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孤独,所以要锻炼自己独处的能力。

        让独处,成为最好的修行。

        拥有什么样的独处时光,其实也就意味着我们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无非是既能享受得了繁华,也能安顿好一个人的时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220]

  • 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苦事不宣,乐事不扬,闲事不管[248]

  • 扛得住事 耐得住烦[308]

  •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479]

  • 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悄无声息的摆渡人[649]

  • 经常做这五件事,你的内心会越来越强大,让自己不再脆弱[617]

  • 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能力[574]

  • 不同年龄段的成熟,看懂受用一生[970]

  • 内心通透的人,看什么都顺眼[923]

  • 越是难熬,越要坚守[1089]

  • 为什么我们总有“看不惯人”的心理?[1381]

  • 适时的低头 是一种取舍的智慧[1452]

  • 人活到一定年纪,不语是成熟,不辩是智慧[1757]

  • 理净法师: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1427]

  • 5件小事,富养自己[1509]

  • 看谁都顺眼,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修行![2221]

  • 人生重要的4种能力:从逆境中找到光亮[1586]

  • 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这三种模式[1723]

  • 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从三次低头开始[1366]

  • “心”的佛教之最终成熟--从释迦牟尼到马祖道[176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