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让你快速获得宇宙能量的修行秘[110]

  • 中国最狠的33个潜规则,醍醐灌[10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慧亮[113]

  • 南北朝唱导与佛教的中国化[1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18]

  • 一个人的觉醒:1%靠别人提醒,[153]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155]

  • 最高级的养生:童心,蚁食,龟[116]

  • 七个方法,让自己安静专注[160]

  • “四书五经”开篇第一句,句句[138]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20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斌[142]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4大德专辑 >> [专题]a4大德专辑 >> 正文


    一行禅师:佛陀开悟那一天发生了什么?
     
    [ 作者: 一行禅师   来自:网络   已阅:1263   时间:2022-12-3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2月30日  佛学研究网

        2022年12月30日,农历腊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二千五百多年前,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找到他所寻求的东西,在第四十九天早上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后的释迦牟尼被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

        但你知道佛陀当时究竟悟到了什么?他开悟时到底在想什么?适逢佛陀成道日,让我们回到佛陀开悟那天,感受他的思想。

        文/一行禅师

        01 内观自己的身体

        毕钵罗树下,隐士乔达摩(佛陀本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把甚深的定力集中在深入观察自己的身体。他看见每个细胞都像是出生、存在和死亡这永无止息的川流里的一滴水。

        他无法在身体中找到任何一物是永恒不变和有独立个体的。融汇在他身体之流的有感受之流,而每一个感受就是一滴水。这无数的点滴又一起挤迫在出生、存在和死亡的过程里。

        一些感受是美好的,另一些则是差强人意的,更有一些是不偏不倚的。但他所有的感受都并不恒久:它们的出现与消失,就如体内细胞的生灭一般无常。

        02 思想上的变化

        接下来,乔达摩用他的定力去探察与身体及感受之流并流的思想之流。思想之流的点滴在出生、存在和死亡的过程中彼此交融、互相影响。

        如果思想正确,万象的实相很容易便显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不正确,实相就被蒙蔽着。一般人就是因为存有错误的见解而被困于无穷的苦海里:他们相信那些无常的东西是恒常的;无自性的东西是有独立本体的;无生灭的东西是有生灭的;而他们又把不可分割的分成不同的部份看待。

        03 感受情绪的本质

        乔达摩再把他的洞察力照射到所有产生痛苦的精神状态上——恐惧、愤怒、憎恨、傲慢、嫉妒、贪欲和无明。他细心专注的察觉力像烈日般燃烧着,而他就用此觉察之光去照亮所有负面精神状态的本体。他见到它们全都是因无明而生起。它们是正念的相反。它们是黑暗——光明的缺乏。他体悟到解脱之窍门是要破除无明,深入实相之中去直接体验亲证。

        悉达多过去曾尽量寻求摆脱恐惧、瞋怒和贪欲的办法。但这些办法都只是试图压抑感受和情绪,因而没有真实的效果。现在,悉达多明白它们的起因都是由于无明,因此一旦从无明中解脱出来,所有的精神障碍便会自动消散,一如影子在太阳初升之前的不翼而飞。悉达多这些深入的体悟都是他修禅定的果实。

        04 探究生命的真相

        他微笑着,抬头望向一片倚在蔚蓝天空的毕钵罗树叶,它那摇拽着的尾巴就像在呼唤着他似的。深深地望着树叶,他很清楚见到太阳和星星存在其中——没有太阳,没有光和暖,树叶是无法生存的。这是这样,因为那是那样。他又见到泥土、时间、空间和心识,全都同时存藏在树叶里面。其实在那一刻,整个宇宙都存于那片树叶之内。那树叶的实相简直就是一个奥妙的奇迹。

        我们通常都以为一片树叶只会在春天生长。但乔达摩却见到它久远以来已经存在于阳光、白云、那棵树和它自己。如果见到那树叶从未出生过,他也会见到他自己从没有出生过。树叶和他自己,两者都只不过是显现出来罢了——他们根本从未生过,也是永不可能灭亡的。

        有了这种彻悟,生与死、出现与消失,都一并溶解,而树叶和他自己的真面目便随之流露出来。他体会到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有引致其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单一之中包含所有,而所有也存藏于单一。

        05 一切世法皆空

        那片树叶与他的身体为一。他们彼此都没有个别、永恒的自体。任何一样都不能够脱离宇宙其他的一切,独自生存。见到所有现象的互依性,悉达多了悟到一切世法皆空——一切事物都根本没有个别独立的体性。

        他明白到互依性和无我这两个原理就是开启解脱之门的钥匙。薄薄的云在天空中飘浮而过,给透光的毕钵罗树叶扫上了白色的背景。或许这晚,白云会遇到冷锋而变成雨水。

        云是一种现象,雨又是另一种。云也是无生无灭的。乔达摩想,如果白云明白这个道理,当它变为雨水落在高山、森林和稻田的时候,它肯定会欢欣地歌唱起来。

        燃亮了他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的川流,悉达多现在明白无常与无我就是生命的必需条件。没有无常和无我,任何事物都没法生长和发展。就如一粒米如果不是无常和无我,它就不会生长成稻。

        如果云不是无常无我,它就不会变成雨水。如果不是无常性和无自性,一个小孩就不会长大成人。“因此,”他想,“接受生命就是去接受无常无我。痛苦的根源正是来自有常和有分别个体的妄见。体悟到这个道理,就能明白一切皆无生无死,无起无灭,无一无多,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垢无净。有常有我的观念都是思巧上所产生的虚假分别。只要洞悉一切事物的空性,所有精神上的障碍都可以超越,因而从痛苦的巨轮中解脱出来。”

        从一个晚上到下一个,乔达摩坐在毕钵罗树下禅坐着,让觉察之光照耀到他的身、心,以及整个宇宙。他的五个同伴一早已离弃了他。

        他现在的同修就是树林、河流、雀鸟和住在树上或泥土里的千万虫蚁。这棵巨大的毕钵罗树是他修行道上的兄弟。每晚当他坐下来禅修时在天边出现的晚星,也是他的同修兄弟。他往往禅坐直至深夜。

        村里的儿童通常都是中午之后来探望他的。一天,善生为他带来一些蜜糖乳粥,而缚悉底带来的则是一满臂的鲜草。缚悉底离开去带水牛回家之后,乔达摩被一种很深切的感觉抓住,而这感觉就是他会在当晚大彻大悟、证得大道。

        就在前一夜,他已做了一些异梦。在其中一个,他看见自己侧身躺着,两膝紧贴着喜玛拉雅山,左手触摸到东海的岸,右手触摸到西海的岸,而双脚则放在南海的岸上。

        在另一个梦里,他的肚下生出一朵大如车轮的莲花,一直上升至最高的云霄。在第三个梦里,无数不同颜色的雀鸟从四方八面向他飞来。这些梦境都似是给他预告他即将证得伟大的觉悟。

        那天黄昏,乔达摩在河边行禅。他涉进水中沭浴。初夜将至,他回到毕钵罗树下坐着。

        他看着树下新铺上的姑尸草,微微笑着。就是在这棵树下,他曾于禅定中得到一些重要的发现。现在,他期待已久的时刻渐渐接近,证得大道之门即将开启。

        不缓不急,悉达多慢慢盘腿,跏趺莲坐。他望向远处的河水,在轻吹着沿岸小草的微风中悄悄细流着。夜里的森林虽然恬静,却仍然活跃。在他的周围,上千的各式昆虫在叫。他让觉察力转到他的呼吸上去,然后轻轻地合上眼睛。晚星在天边出现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性价比最高的养生方式[38]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218]

  • 深山修行人,遇两次考验丧定功坠落为鸟身,最终明白何谓四大皆空[225]

  • 整天“空空空”,你知道它啥意思吗?隆相法师:该干嘛干嘛去[238]

  • 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261]

  • 稳定的情绪,是最好的教养[331]

  • 幸福,是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324]

  • 与人相处,最难得的是情绪价值[293]

  • 不要拿别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生活[288]

  • 成年人最大的克制:收得住情绪,弯得下身躯,咽得下委屈[398]

  • 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3招教你解决![444]

  • 能改变你的,从来不是大道理[483]

  • 你的情绪,暴露了你的三观[536]

  • 大脑使用说明书:有能力“暂停”大脑是人生幸福的关键[497]

  • 最好的情绪留给最亲的人[599]

  • 每个人都有两个命运系统:天命与人命[776]

  •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807]

  • 修行16字精髓,道破天机![718]

  • 情绪稳定的背后[533]

  • 浮躁的世界,稳住自己,你就赢了[76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