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10]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25]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27]

  • 学会哄自己开心[116]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33]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25]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64]

  • 灵润、神泰和义荣的佛性论辩[135]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166]

  • 白话《梁高僧传》丨弗若多罗[145]

  • 学佛者须止恶行善[112]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75]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
     
    [ 作者: 贤通   来自:网络   已阅:532   时间:2022-12-15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12月15日    佛学研究网

        人性是一个从古至今都在被讨论的命题,从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到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庄子的人本性无知无欲论;以及后来的性有善有恶论等等;时至今日,人们隐去了人性的深刻内涵,更加注重于尊重人性,人性化管理、人性化设计、人性化教育……甚至要彰显个性。那么,什么是人的“性”呢?

        从佛法的角度看,所谓“人性”是众生无始劫来累积的业力和习气的一种展现,所以有善有恶,时善时恶,随着不同的因缘条件,展现不同的状态。依佛在《楞严经》中所说,人性是众生“情”“想”两种习性交织在一起所展现出来的。

        《楞严经》卷第八:

        阿难!一切世间生死相续,生从顺习,死从变流。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死逆生顺,二习相交。……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

        情是妄情,具有束缚性、惰性,让众生沉沦生死,就如地球的引力束缚着地球上的一切,不能离开;想是妄想,杂乱、轻扬,可以让众生上升,就如气流可以吹浮物体。想多情少的,或生天上,或为飞仙;情多想少的,则堕入畜生道,重为毛群,轻为羽族。当众生习性中情与想两种势力均等时,即生而为人。因为有“情”,所以人性中有爱恨苦乐;因为有“想”,所以人性中有贪嗔荣辱。

    “情”“想”两种习性即是人的成因,也是人的障碍。佛法修行,就是让众生去克服这个“人性”的障碍,让“想”的不是妄想,而是佛法正见,这样,“想”的越明白,修的越有功夫,就越有智慧光明。而“想”的越明白,情执会越来越弱,因“情”而起的贪嗔痴恶业就越少,对众生的束缚就越小,修行自然就越容易成就,超出轮回,往生净土,成就佛果,就不再是梦想。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181]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623]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771]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665]

  • 人生靠什么?[705]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385]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573]

  • 佛法中的“药”[864]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768]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785]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862]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889]

  • 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764]

  • 滚滚热浪中,共庇佛法之清凉[753]

  • 老祖宗的四句话,看透人性,说透人生[633]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134]

  • 现实这些难题,佛法给你解答[932]

  • 懂得随身携带佛法[1013]

  • 太虚大师:佛法之真价[1333]

  • “人穷别说话,位卑莫劝人”,后面两句更经典,却少有人知[174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