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101]

  • 做人的最高境界:“四不尽”[101]

  • 凡事往好处想,生活往简单过[146]

  • 人生要自在,四在四不在![135]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143]

  • 当你经历后才明白的6个道理[137]

  • 熟悉又陌生的“禅”:禅之四义[117]

  • “经”典包含的五种意义[150]

  • 《柱间史》中的五台山信仰——[148]

  • 菩提达摩所传的禅学和在中国的[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①[149]

  •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三候:海棠[16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静观松色,愿我们也能坚韧又从容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568   时间:2022-12-9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12月9日    佛学研究网

        时值冬月,在众树凋零间,三友兀自常青,如荀子曰:“天寒既至,霜雪既降,吾知松柏之茂。”

        松经年葱郁,岁寒无改色,而被认为生机盎然,是长寿的象征,素有“松鹤延年”“寿比南山不老松”等祝寿用语。

        此外,因其挺拔坚劲,庄严清逸的形象,松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并以此来比喻高洁的德行。

        嵇康,风流名士,因不愿同流合污而遇害。世人便以松来称赞他的爽朗清举“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赞其“岩岩如孤松之独立”。

        亦有“孤松盘曲径,不改松性贞”;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等诗来比喻自己矢志不移。

        除了作诗吟咏,亦有借画来赞叹。

        有别于常规花草的柔美,松更为遒劲健美,所以画师作画时亦多加山石,以喻君子的清高与正直。

        如《芥子园画谱》中讲到画松法时,这样写到:“松如端人正士,虽有潜虬之姿以媚幽谷,然具一种耸峭之气,凛凛难犯……”

        松针有别于其他树木的阔叶,细而硬朗。

        因而风过林梢,松涛盈耳。

        或清微澹远,“细声闻玉帐,疏翠近珠帘”;

        或跌宕多彩,“奔腾骇涛濑,窈渺韵笙磬”。

        其深得古人喜好,曾有“坐乔松下,如在水晶宫中,见万顷波涛,总在头上。真仙境也!”一说。
     
        文人的喜好多有相通。

        故有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李白“时游敬亭上,闲听松风眠。”“爱听松风且高卧,飕飕吹尽炎氛过。”

        古人对松涛的喜爱也体现在乐曲与建筑中。

        唐朝著名斫琴师雷威曾于大风雪中独往峨眉,著蓑笠入深松中,择其音韵连绵悠扬者伐之,斫以为琴,并将最钟爱之琴命名为“松雪”。

        持此琴抚弦动操,便能想象李白“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中的浩浩松风。

        而王维、刘长卿亦有“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传世。

        在建筑方面,拙政园造园之初便修建了“听松风处”。

        文徵明《拙政园诗三十一首》写到:“疏松漱寒泉,山风满清听。空谷度飘云,悠然落虚影。”

        松亦可制香,晚明文人董若雨隐居时,常采山中松针制香,颇为自得:

        “余出新意,采杉肤(即杉树皮),杂松叶焚之,拂拂有清气。”

        这款香被他称作“野人香”,曾用来招待好友吴楚:

        旃檀笃耨谬奇赏,别调野香谁共怜,敬夫梦赐白云去,闲杀一炉杉树烟。

        但大多数花草直接焚熏有烟火气,香气不佳。为此他发明了以水蒸香的“非烟香法”,称蒸松闻香有清凉气:

        “蒸松鬣(即松针)则清风时来拂人,如坐瀑布声中,可以销夏。如高人执玉柄麈尾,永日忘倦。”

        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成都营建草堂,相比上年的辗转动荡,此际才慢慢安稳。

        他开始寻觅树苗栽种,在栽种的过程中,他格外关照四棵小松树。

        松树长得慢,当为了避乱暂离草堂时,他依然牵挂不已:“尚念四小松,蔓草易拘缠。”

        返途也心急:“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终于回来:“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

        苏轼也是一位种松达人。他曾在诗中回忆:

    “我昔少年日,种松满东冈。初移一寸根,琐细如插秧。二年黄茅下,一一攒麦芒。三年出蓬艾,满山散牛羊。不见十余年,想作龙蛇长。”

        多年的种松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十月以后,冬至以前,松实结熟而未落,折取并萼收之竹器中,悬之风道……至春初,敲取其实,以大铁鎚入荒茅地中数寸,置数粒其中,得春雨自生……松性至坚悍,然始生至脆弱,多畏日与牛羊,故须荒茅地,以茅阴障日。若白地,当杂大麦数十粒种之,赖麦阴乃活,须护以棘,日使人行视,三五年乃成。”

        值此一年将尽之际,愿大众也能如松柏一般,坚韧而又从容,离热恼而常清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222]

  • 九个比喻,说透人生[478]

  • 你的言行,藏着灵魂的模样[519]

  •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有这4种表现[656]

  • 人生没有不幸福,只有不知足[577]

  • 渡人,渡心,渡自己[768]

  • 老来历经千万事,活出自己才是真![803]

  • 人生最好的活法,一半在藏,一半在露[754]

  • 无言花自香,淡定人从容[814]

  • 修一个好脾气,就是修一世好福气[1605]

  • 真正从容的人懂得未雨绸缪[1693]

  • 心安,才有风景;无用,方得从容![1614]

  • 从容看人间,宁静做自我[1493]

  • 为心情放个假[2053]

  • 人生不顺时,谨记三句话,路会越走越宽[3668]

  • 宽恕,不是饶恕他人,而是让自己自由[1922]

  • 有一种智慧,让人生坚定从容[1818]

  • 从容地活着,优雅地老去[1829]

  • 《了凡四训》,仅仅12句,改变你的命运![2445]

  • 庄子2个不生气的大智慧,谁看谁快乐![19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