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 佛学研究网
佛 • 觉者
两千五百多年前,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城的释迦太子悉达多,通过修行证悟成为觉者,并向大众以各种方式宣说他所证悟的生命真相、修行的方法。
当时的人们,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佛(传到汉地后的音译):释迦是他的族姓,意为能仁;牟尼是古印度时期对于圣者通用的尊称,意为寂默;佛,就是觉者的意思。
“佛陀”,简称“佛”。佛陀,就是觉者的意思,包括自己觉悟、觉悟他人、觉悟一切这三层,也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意思。
十方法界有无量数佛
正如很多人知道的那样,佛,并不只有释迦牟尼佛,还有我们熟悉的阿弥陀佛、药师佛等等,他们的事迹都是证悟后的释迦牟尼佛所了知,并告知众人的,并被记录在了佛经中。
释迦牟尼佛还告诉我们,在过去久远之前,我们所在的这个娑婆世界就曾经有佛出现;就在当下,无边无际的十方法界之中同时存在着的无量无数的佛;而在未来的久远之后,我们所在的这个娑婆世界还将会有佛现世。
在《三劫三千佛名经》中,就曾详细列明了过去世庄严劫一千佛、现在世贤劫一千佛、未来星宿劫一千佛的合称,而这也只是无量无数诸佛中的一部分。《华严经 普贤行愿品》中也说,“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也是在讲法界中有无数的佛。
甚至,佛就是已觉悟的众生,众生就是尚未觉悟的佛。一切众生都本具佛性,尤其是人,可以通过效仿释迦牟尼佛所开示的修行方法,使自己也成为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觉者,这就是证悟成佛。
诸佛之间没有本质不同
从本质上讲,只要福慧圆满、证悟成佛了,佛与佛之间没有孰高孰低,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但就好比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因为他们修行时各自发的大愿有不同,也因为他们在不同的地方,需要度化的众生又各有特点,诸佛会示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形象。
再者,这也是我们自己的分别心和误解所致,误以为求健康只拜药师佛、求净土就拜阿弥陀佛之类的观念。实际上,药师佛也有以他的愿力所化现出的东方净琉璃世界,和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一样,也是一个庄严的净土,同样可以发愿往生后继续在那里修行。
无论在哪一尊佛像前,我们都可以在心里观想,面前的这尊佛像是无量无数诸佛的代表。就像《普贤行愿品》中所说的那样,只要我们发心至诚和广大,礼拜一尊佛像,都可以观想自己是在礼敬十方法界一切诸佛,向着他们发愿,并祈请加持。
佛有神通也有不能
不论佛,还是菩萨,都具备很多神通,例如宿命通,他心通等等,能知众生的过去、现在、未来,能了知众生所思所想。但是,佛也并非无所不能的。
禅门的祖师常讲,即使佛也有“三不能”,“一是不能度无缘,二是不能令觉悟,三是不能转定业”。
过去世从未结过缘的众生,即便佛陀站在眼前,他也不会相信,所以无法得度。觉悟这件事,必得是自己发心追求,并通过修行修证的,绝不是靠哪尊佛来直接封你成佛,手一指直接点石成金。最后,个人因果个人了,众生都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即使是佛,也不能把谁的因果业力一笔勾销。
不过,祈愿诸佛加持,是可以促成善缘提前成熟,可以接引众生带业往生净土,在那里继续修行的,但前提是我们过去曾经种下相应的善因,自己有发愿往生的愿力和行动。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