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27]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27]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59]

  • 十问时间[142]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42]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52]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80]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13]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6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62]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52]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8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3思想哲学 >> [专题]d3思想哲学 >> 正文


    庸者自扰,智者自渡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18   时间:2022-11-1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1月12日  佛学研究网

        生命就像一场旅途,有高峰也有低谷。

        每个人行于世间路,前途漫漫,诸事未知.

        当困难成为一条横亘在面前的河,有人自渡,有人自扰。

        01 庸者筑墙,智者搭桥

        很多时候,拒绝别人靠近的人其实就是隔绝自己,只有善于接纳的人才能得到更多。

        “智者搭桥,愚者筑墙”,就道破了处世的大智慧———接纳和包容。

        传说,王阳明刚到贵州龙场的时候,当地人把他误认为成入侵者,百般加害.

        然而王阳明并没有怨恨,反而帮助那里的人犁田耕种,识字读书。

        未知世事的人们从未见过如此和善的官员,于是越来越拥戴王阳明。

        后来,王阳明创立了心学,开启传道的新征途,当地居民自然而然地成为他最忠实的信徒,将他的学识仁德传遍天下。

        王阳明后来的功德成就,离不开那些曾经被他善意接纳的人,不管是官员学子,还是贩夫走卒,在他的心里他们皆是圣人。

        正所谓“种甚因,结甚果。”

        每个人的福报,皆来自于素日里积攒的善行善举。

        生存于世,每个人都不是孤岛,你的过往和前路,都和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个人倘若太过自私,怕别人分享了自己的利益,在自己的周围筑起了不可逾越的高墙.

        那样只会把自己挡在了世界之外,挡住了走向自己的运气,也挡住了外面的阳光。

        02 庸者求人,智者渡己

        《论语·卫灵公》有云:“君子求诸己, 小人求诸人。”

        真正想做好学问的人,要靠自己钻研领悟;而小人成天爱钻营、一味地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却不肯自己花力气,是无法有所建树的。

        宋朝文学家苏轼,有个好友佛印禅师。

        有一日苏轼与佛印禅师到郊外散步,偶遇路边有一尊手拿念珠的观音石像。

        苏轼不解:“观世音菩萨本是我们礼拜的对象,那么他拿着念珠并且合掌礼拜,他又是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悠悠说道:“这要问你自己了。”苏东坡不解达观,心中亦是疑惑。

        佛印禅师最后解疑:求人不如求己。

        三毛说:“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其中并无舟子可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历过几番世事之后,方懂得此话的深意。

        在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世间,生命旅途只可向前,无法回头,我们都本能地渴望遇上生命的摆渡人,风雨时给自己撑伞,困顿时渡自己一程。

        殊不知,真正的摆渡人是我们自己。

        03 庸者自扰,智者渡心

        庄子云:“乘物以游心”。

        顺应自然万物,安静渡心,才可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纷扰世界里,庸者因无谓之事困于情乱于心,而智者懂得修炼心怀世事的格局。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试验,将一滴黑墨汁滴在一张白纸上,问被测试者看到了什么。

        人们纷纷回答:“看到了一滴墨汁”。

        心理学家感慨:“你们都看到了那一滴墨汁,却看不见墨汁之外的那张洁白无暇的纸。”

        心之小,小到容不下一滴墨汁;心之大,大到可以装得下万象百态。

        人生最高级的修行,在于渡心。

        生命旅途,有风花雪月,有四季之美;人生在世,有名利诱惑,有嘈杂纷扰。

        对于得不到的人、看不开的事,学会坦然放下;对于解不开的结、已成往事的名利,学会从容舍弃。

        不要让外界的嘈杂占据自己的内心,不要让眼前的琐事成为困扰自己的藩篱。

        随时清空自己的内心世界,定期打理自己的心灵花园,内心装有山河远阔,烦恼才不会有立足之地。

        心净了,方可懂得“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的怡然。

        心静了,才会感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

        生命之途,万般艰辛。

        我们和不同的旅客相逢,因不同的风景驻足,但仍要继续赶路。

        漫漫途中,他人困顿时,懂得渡人;风雨兼程时,善于渡己;漫长岁月里,安静渡心。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静波法师一记棒喝:你还没自度,就度人上瘾了[176]

  •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不假于人,不假于物[180]

  • 弱者诉苦,强者自渡,圣者渡人[700]

  • 万般皆苦,唯有自渡[771]

  • 智者悦己,愚者悦人[746]

  • 人生实苦,唯有自渡[864]

  • 禅不是自了汉[1131]

  • 渡人,渡心,渡自己[1007]

  • 苦乐自渡,别人难悟![933]

  • 人生自渡最好的方式:整理自己[922]

  • 学会自己治愈自己[993]

  • 天不渡人,人需自渡[1202]

  • 智者不辩,仁者不责,善者不评[1095]

  • 真正的强者:低处渡己,高处渡人[1138]

  • 庸者自扰,智者自渡[1333]

  • 人在低谷,别和任何人聊天[1765]

  • 生活能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2330]

  • 苦乐自渡,别人难悟![1885]

  • 人生苦乐自知,唯有自渡![3149]

  • 人活一世,皆在渡:先渡己,再渡人[294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