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从佛教心理学看汉字中的智慧[100]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7]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3]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1]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2]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当你格局不够时,世上的破事最多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80   时间:2022-11-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1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从前,一个人坐在小院子里,整天对着一株大树发愁:

        四合院围着一棵树,是个“困”字,太不吉利。

        有人劝他:把树砍了不就行了?

        这人又摇摇头,忧愁地说:树砍了,院子里就只有人了,“困”字变“囚”字,更不吉利。

        砍也不是,不砍也不是,于是每天长吁短叹,满腹惆怅。

        直到有天一位道长路过,听闻他的烦恼,大声笑道:

        院中所处甚狭,什么不困?院外天地之大,何困之有?

        红尘烦恼不过一二,若都挤在眼前一亩三分地里,便多是过不去的坎,纠缠不清的人。

        格局一大,天地一宽,自然觉得人生海海,山山而川,不过尔尔。

        01 胸怀不宽,则有小人之扰

        古人言:能容小人,方成君子。

        一个人的胸怀若是宽阔如海,则世间的刁难,就像投海的石子,掀不起波澜。

        相反,处处争论是非,心中风浪四起,坏事便如惊涛拍岸,奔涌而至。

        韩信年少时,刻苦读书,熟读兵法,心怀定国安邦的伟大抱负。

        由于父母双亡,家境贫寒,只能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经常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

        有一次,一个人当众羞辱他:“你虽然长得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

        又说:“有本事的话,你就用你的佩剑刺我,如果不敢,就从我胯下爬过去。”

        韩信自知敌不过,为了不吃眼前亏,他当着众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人的胯下爬了过去。

        后来,韩信受到刘邦的重用,帮助刘邦一统天下,之后又做了楚王。

        成为楚王的韩信,召见那个曾经侮辱自己,让他从胯下爬过的人,封他为中尉。

        并告诉诸将:“当年他侮辱我时,我本可以杀了他,可是我也不会因此扬名,所以忍了下来,才有了现在的成就。”

        有句话说得好:“欲成大树,不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蝼蚁。”

        区区小人,本不足挂齿。

        可若与之较劲,便等于将自己拉低到和小人相同的层级。

        非但讲不清道理,遇到小人使绊,还可能任由一件小事,催生出无数坏事。

        真正有格局的人,遇到烂人会及时绕路,遇到烂事能及时止损。

        胸怀大了,值得挂心的事便少了。

        02 眼界不远,则有遗憾之忧

        有人曾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一个人的眼界小了,就会只看到近在咫尺的得失。

        只有把目光放得长远,远到足以看见辽阔的星辰大海,才不会因为错过落日而烦恼。

        看过一个齐白石的故事。

        有一天,齐白石在画室作画,外边有人在吆喝着卖大白菜。

        他心想古代王羲之曾用书法《黄庭经》换了一只白鹅传为佳话,自己怎么就不能用画去换白菜呢?

        于是他画了一幅画,出门寻卖白菜的小贩。

        小贩见到齐白石,赶忙招呼他。

        齐白石从怀里摸出一卷纸说:“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怎么样?”

        小贩一听勃然大怒:“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真白菜,想得美!要不是看你年纪大,我非打你一顿。”

        齐白石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后来这个小贩才知道,这老人就是齐白石,这幅画,大概可以买下几十万车的白菜。

        他的肠子都悔青了,可是这样的机会却再也没有了。

        那些眼界太窄的人,就算是把馅饼送到嘴边,也无济于事。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几次改变命运的转折点。

        那些有见识的人,能发现并把握机会,从此一飞冲天。

        而懵懂无知的人,却只能事后诸葛,空余嗟叹。

        人生最大的痛苦,不是我不行,而是我本可以。

        不是没机会,而是机会在我面前,我却让它白白溜走了。

        眼界宽阔一点,不要总是把自己局限在小天地里。

        平时多读书,多旅行,多了解,放大自己的眼界和格局。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在必要的时候抓住机会,不留遗憾。

        03 心境不大,则有情绪之乱

        豆瓣曾有个热门讨论:“人过三十,最该培养哪些能力。”

        其中,“控制情绪的能力”被提到最多。

        一个高赞评论如是说:“当我戒掉情绪,发现生活的一切都变得简单了。”

        控制情绪,首重修心。

        一个人如果心境太小,装不下的情绪多了,生出的事端便也多了。

        曾国藩在刚步入官场的时候,脾气非常不好,在位期间,经常与他人发生口角。甚至言语辱骂。

        因此,官场所有人都与他保持距离,曾国藩也因此被解除三年兵权。

        但曾国藩仍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回到家中,脾气变得更加暴躁,家中的妻儿,仆人每天都要忍受他的辱骂。

        后来,友人来到家中做客,对其劝说,曾国藩这才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也明白了自己为何会被解除兵权。

        重回官场的曾国藩,与之前判若两人,变得无比亲和。随后,曾国藩的官场道路也逐渐有了些起色。被封为一等勇毅侯,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常言道:“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

        世上本无过不去的坎,静下心来总能找到合适的办法。

        倘若稍有不顺便大动肝火,只会在情急之下失去理智,任由细若蚊蝇的小事搅乱生活。

        《菜根潭》中有言:“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

        方寸不乱,事事随空,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格局。

        做人做事,先把心境修大,装得下情绪,才守得住人生。

        你站在山脚,眼前是熙熙攘攘的是非,你也跟着激辩不休,苦恼这世界的吵闹。

        你站在山顶,眼中是万里河山的境界,天朗气清,沾不上半点人间的烦恼。

        行走世间,顺心与否,不在于命运的造化,而在于看事的高度,处事的格局。

        胸怀广博,不跟小人计较,心宽路宽,便是顺遂前程;

        眼界深远,不同往事纠缠,无怨无患,自有一世清欢。

        人生在世,把心放宽,把事看远,格局大了,世界也会跟着变好。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你是境随心转,还是心随境转?[40]

  • 情绪稳定的背后[212]

  • 人生三足:知足、知不足、不知足[299]

  • 慢下来,看一朵花开[274]

  • 最顶级的格局:不忧不惧,不骄不傲[377]

  •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588]

  • 人生需要五面镜子![524]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493]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716]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495]

  • 格局大了,就能容言、容人、容事[505]

  • 提升格局的最好方式[509]

  • 杨绛:不争,不理,不解释[553]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626]

  • 一个人强大的三个层次,你在哪一层?[621]

  • 有一种格局,叫沉得住气[674]

  • 最顶级的处事格局:容人之难、容人之异、容人之过[858]

  • 有大智慧的人,往往都很简单[859]

  • 你的修养和格局,都藏在遇事的第一反应里[861]

  •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8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