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02]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01]

  • 对松悟禅[120]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3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45]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60]

  • 人到中年:不诉沧桑,不露锋芒[115]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65]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59]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202]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71]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20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1综合资讯 >> [专题]a1综合资讯 >> 正文


    佛法中的“药”
     
    [ 作者: 太虚大师   来自:网络   已阅:1101   时间:2022-10-25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10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提起药师琉璃光如来,无论学佛与否,大家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医药,认为这尊佛是专司众生健康事务的。其实,佛佛道同,药师如来以其本愿力故,确与众生之消灾延寿有莫大之关系,但并非其他佛陀便不能为病苦众生治疗疾病。

        佛说法时常常以病为喻,用以显示众生在惑、业、苦三道中轮回的境况。而与身患“生死大病”的众生相对应的,便是被誉为“无上医王”的佛陀,尤以药师琉璃光如来为代表。诸佛菩萨说法度生,首先要善于识别众生万别千差的“病根”,而后方能“应病与药”、对机说法,进而达到“疗愈诸病”、拔除众苦的目的。那么佛法中的药是什么呢?这些药与世间的药又有何异同呢?

        对此问题,太虚大师在《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中有段非常精彩的开示:

        药乃世间治病之物,例如药店中所陈列之药品。但以佛法言之,不惟人于得病时方吃药,凡世界众生无时不浸在惑业苦之病中,身心充满诸病。若身病,则有世俗药物可治;若心病,则须以法药对治之。在药之意义上说,药是治病之物,若无病则非药,故从无病非药之反面,而显有种种治病之药。然亦不外二种:一、治身病之药物,二、治心病之法药。

        物药者,即世间治身病之药。中国自神农尝百草制药以来,为物药之发源。但物药非唯草木等植物,即金土炭石等矿物,飞禽走兽等动物,皆为制药之原料。吾人试检店中所制之药,其要素原料皆不外乎此矿物、植物、动物之三种。但依药病之本义言之,则唯病时为病,药时为药,此属狭义。

        若广义言之,则寒而需衣,饿而需食,倦而需住,困而需行,乃至旅行惫倦以舟车代步,睡眠来时以床座歇息;此饥、寒、困、倦等无非是病,此衣、食、住、行等无非是药。总之、人生之有需要,无非是病;所需要者,无非是药。故众生充满诸病,宇宙万物莫非药也。

        此以普贤菩萨与善财童子之一段问答因缘,更可显明药与非药之义意:一日,普贤命善财入山采药,凡能为药之草木,皆可采来。而善财踏遍山岩,徒手而归。询之,则言满山皆药,无从采起。普贤又命入山,将非药者采来。善财依然空手而归。再诘之,则见满山,又皆非药,亦无从采起也。此其从是药之心视之,故满山皆药;从非药之意看之,故满山皆非药。
     
        是知药与非药,全在医生之得当与否,得当则砒霜亦可为药,不得当则人参亦能死人。故从广义言药,虽宇宙万物皆可为药之原料;若不经医生配制,矿植等物又皆非药。药须经医生制方配成,方可治病。又药中复有丸、散、膏、丹等已制成之药,此即所谓“祖传秘方”,“配时虽无人识,良心自有天知”,随时可以治病者。综上而知物药不外三种:即有矿、植、动物等为药之原料;以之有按方制配之药;有丸、散、膏、丹等已成之药。

        法药亦有三种:一、经律论,二、五乘、三乘、一乘,三、陀罗尼。

        佛依众生而施设经律,皆为对治众生身心之病。众生堕无明惑,得业报身,充满诸病,佛说诸经、诸律广为医治;乃至菩萨、声闻结集经律,造论申义,真理重重,法门无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亦犹充满宇宙间之矿植等物,皆为药之原料。

        虽然、众生有八万四千病,佛说八万四千法门,对机施药,方能治病,故有五乘、三乘、一乘之教法。五乘: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为人乘,则施五戒,十善之法,对治五逆,十恶之病;为天乘则施四禅、八定等法,对治散心位中诸病。此二为出世三乘之基础,是必经之阶梯,故亦说为五乘共法。推而上之,复说出世三乘共法,使声闻、缘觉,依四谛、十二因缘等教法,灭除三毒烦恼,解脱生死病苦。声闻等所行四谛等法,虽属二乘,而为大乘之所共行,故亦曰三乘共法。又为一类发菩提心修大乘行之机,遂直施一乘不共之教。佛对众生之根性差别,而施五乘、三乘、一乘之法药,亦犹世俗医师,对病人而制方配药也。

        陀罗尼者,此云总持,总持无量教法;亦云遮持,遮一切恶病持一切善法。此能治一切病,亦犹物药中之丸、散、膏、丹为祖传秘方,不可示人。盖总持咒语,义不可解,且亦无须推寻其义;若能依之修持,身密结印,口密持咒,意密观想,三密相应,便得遂愿所求,解除生死,消灭过患,得大妙用。如此经中之药师咒,若能依之诵持,亦可消灾获福,有起死回生之功效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法世法之界别[204]

  • 什么是外道?[316]

  • 静波法师:禅宗并非鼓励人们空谈佛法|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442]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889]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761]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1016]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930]

  • 人生靠什么?[928]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612]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788]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975]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955]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1058]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1046]

  • 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23]

  • 滚滚热浪中,共庇佛法之清凉[892]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356]

  • 现实这些难题,佛法给你解答[1119]

  • 懂得随身携带佛法[1152]

  • 太虚大师:佛法之真价[150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