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7]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29]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40]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39]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59]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0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5]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0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你的修养和格局,都藏在遇事的第一反应里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60   时间:2022-10-1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0月16日  佛学研究网

        01 遇事先观己

        遇事时,与其一再推诿责任,不如反躬自省。多从自身找原因,才能不断精进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曾国藩考了七次才考上秀才。在第六次落榜时,曾国藩的考卷还被当成了反面典型。

        主考官说,“此文是文理欠通的典型,文笔尚可,道理没讲通,大家要引以为鉴。”

        回家后,他一头钻进书房里,反思总结失利的原因,明白问题在于自己写文章太过于拘谨,缺乏大局观,不够大气。随后针对这些不足,下了苦功。

        最终,在又一次科举,中了秀才,之后考上进士,进入翰林院。

        反省是一面莹澈的镜子,它可以照见心灵上的脏污。

        自己的过错,不可一错再错,别人的过失,不可到处宣扬。常思己过,才能少走弯路。

        02 遇事要稳重

        心浮气躁的人,难成大事;真正的强者,大都稳如泰山,平静如水。

        遇事,应当稳重。

        所谓稳重,一是不慌不忙,信念稳固。

        要想做事成功,就一定要坚定信念,稳如磐石、不动如山。

        勇敢地面对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压不垮、推不倒,矢志不渝。

        二是举止沉稳。

        事情做成之前,不必到处炫耀自己的能耐;遇到困难时,也不必到处宣扬自己的痛苦。

        稳稳地做出一番成就来,自然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三是基础扎实。

        《道德经》有言:“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稳扎稳打、持之以恒,是处理一切事情的根本。

        03 遇事想得深

        人生若是没有深度,就很容易流于浅薄。遇事想得深,看得远,才能让你将“机会”变为事业。

        夏朝大臣仪狄发明了酿酒之法,他把美酒呈献给大禹。大禹和其他大臣喝完之后,都觉得甘甜美味,让人沉醉。

        别的大臣都为此高兴,大禹却忧心忡忡地说:“后世必有因此亡国者。”并下令禁酒。

        后人觉得大禹小题大做,重新开始酿酒。

        结果后来的商纣王造酒池肉林,夜夜饮宴,最终身死国灭,自焚于摘星台。

        真正的智者,看问题从不流于表面。

        他们遇事总能穿透表层,想深一步,看清事物的本相,明白其中的凶险和机会。

        古人云:“见微知著,睹始知终。”见到一点细节,就能知道它的实质,看到开始就知道结局。

        这样的人就像拿着剧本行走人生,对人生的机遇和祸患了如指掌。

        就像是开卷答题,纵然不能得满分,也断不会不及格。

        04 遇事不较劲

        周国平说过:“生活原本就是有缺憾的,人生需要妥协。不肯妥协,和自己过不去,其实是一种痴愚,是对人生的无知。”

        生活中多的是不尽如人意的事。总爱钻牛角尖,只会陷入死结,一味较劲,只会给自己添堵。

        学会拐弯,山穷水尽和柳暗花明,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21岁那年,双腿瘫痪的史铁生从乡下回到北京静养。

        被命运逼至绝境的他,心中曾一度充满迷惘与痛苦。消极了一阵子后,他终于接受了身体残缺的现实,也开始打算以后的道路:写作。

        27岁那年,他从零学习写作。40岁时,终于凭《我与地坛》一文在业内引起广泛反响。后来又相继出版了《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享誉文坛。

        命运堵上了一条路,他却硬生生用纸笔为自己撞开了另一条路。

        就像史铁生说的:“左右苍茫时,总也得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

        “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

        人要知前进,更要懂拐弯,不断调整自己的步子,来慢慢适应脚下的路。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情绪稳定的背后[199]

  • 守好四个字,修好一颗心![280]

  • 人生的三把戒尺:自知、自省、自律[238]

  • 浮躁的世界,稳住自己,你就赢了[345]

  • 最好的人生是:五忙,一闲[334]

  • 最顶级的格局:不忧不惧,不骄不傲[369]

  •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这3件事上[398]

  • 人贵三气,修正气,养清气,化怨气[395]

  • 富养自己最好的方式:运动,读书,独处[416]

  •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情绪稳定![569]

  • 高处不为难别人,低处不为难自己[493]

  • 当你有这几种征兆的时候,说明你开始快速成长![687]

  • 格局大了,你就顺了[488]

  • 做人,不能太飘[433]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慧![703]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了格局[486]

  • 越活越通透的人,都不做这三件事[567]

  • 格局大了,就能容言、容人、容事[492]

  • 营养自己,保养自己,修养自己[533]

  • 陈坤:学佛未必是苦行僧,佛法已成为我的呼吸[51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