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2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22]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56]

  • 十问时间[137]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37]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4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75]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0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6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55]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45]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7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三个小故事,让你茅塞顿开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27   时间:2022-10-1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0月10日  佛学研究网

        01 世事总无常,但有些善意的谎言却暖入人心

        一日,天空灰蒙蒙的,看着要下雨,但是又光打雷,没半点雨声,一位父亲,脸色有点苍白,不过幸福的感觉洋溢在面容。

        父亲:儿子你看爸爸,这体格如何,是不是很壮?

        儿子兴奋地说:爸爸,我要举高高。

        于是父亲吃力地把孩子托在肩膀上,孩子那个甜蜜笑容犹如一朵花,绽放着。

        父亲如是说:你觉得少林寺的和尚功夫怎么样。

        儿:我看了电视,他们会这样飞起来。

        父亲:如果我剃成光头,是不是也可以学到一点功夫呢?

        儿:可以的,爸爸,你学会了带我飞哦。

        于是第二天,儿子看到爸爸,剃了关头,高兴地说:爸爸好厉害啊,要学少林武功了。

        其实那是一位父亲在做化疗的前一天。

        虽说善意的谎言也是谎言,有时候是一种悲悯,但暖心,因此我们不要单单看表面的现象,还需要通过现象看本质。

        02 一则故事一段哲理

        一日,一只老鼠看到一个铁罐头里有美味,于是想钻进去吃,因为身体太胖,始终进不去,后来索性饿了三天,终于钻进去了,把罐头里的食物吃的一干二净。

        打了个嗝后,想出去,发现出不去,于是又饿了三天,才出来,最终老鼠很是无奈,这样一波三折,就只是过了个嘴瘾,叹息了一声就走了。

        我们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无论功与名,谁又能带走呢?

        年轻的时候,拼的是青春饭,不断熬夜赚钱,不断拼搏,为的是能买房买车,以花好年华赚钱,却难以用钱买回青春。

        透支身体健康来赚钱,却难以用钱买回生命。

        日日夜夜用时间赚钱,却难以回到过去,买不回时间。

        即使你忙忙碌碌,也要学会享受生活,学会休息,学会让自己快乐。

        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笑口常开,余生希望你过得好一点。

        03 别冲动

        俗话说:敌不动,我不动,敌冲动,我伺机而动,敌疯狂乱动,我找个山洞。

        但是年轻的时候,我们总因为几个瞬间的冲动,就堵上一辈子的追逐。

        一个人得到一个值钱的紫砂壶,日夜抱着入睡,看作至宝。

        一次不小心,紫砂壶的壶盖打翻在地上,突然惊醒后,发现壶盖没了,于是四处寻找了一番,又急又恨,抱怨自己,早知道不抱着睡觉了,壶盖都没了,要壶身,有何用呢?

        于是愤怒将壶身往窗户一扔。

        天亮了,发现壶盖掉在床下的棉垫上,没有损坏,再次愤怒,一脚踩在壶盖上,踩的支离破碎,出门工作的时候,发现昨天的壶身还挂在树上,被树枝勾住了……

        有些事情,先不要着急,等一等,看一看,先不要妄下结论,你以为的有时候并不是你以为的。

        冷静能让人清醒,冲动容易坏事。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10个哲理笑话,让你顿悟人生[645]

  • 认识“缘起”,了悟人生的意义[1002]

  • 佛陀会骂人吗?有一种人佛陀还真“骂”[801]

  • 吃素有五重境界,看看你在哪一层?[1100]

  • 笑看风云淡,坐看云起时[2396]

  • 一个「放」字千般哲理[1271]

  • 从白居易的诗里看“禅”的意境,字字珠玑,惊艳千年![2044]

  • 苦乐自渡,别人难悟![1884]

  • 突遇“垃圾人”怎么办?法师开方三招搞定[2339]

  • 制造痛苦给对方时,也是在制造痛苦给自己[1900]

  • 中国最后一位儒家大师: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的和尚![1959]

  • 佛陀从家庭生活中悟到了什么?[2389]

  • 常怀悲悯心,感同身受众生之苦乐[2678]

  • 苏轼悲天怜悯的《焰口召请文》 ,震憾灵魂最深处[2513]

  • 布袋和尚诗偈中为人处世的哲理[2324]

  • 故事|预知弟子要来,佛陀亲迎五里路,大放光明迎接的会是谁呢?[2177]

  • 两个和尚的对话,充满哲理[2899]

  • 阿姜查法师:大部分的人仍不知禅修的本质[2254]

  • 马克思、爱因斯坦、鲁迅、梁启超……世界名人怎么说佛教?[4204]

  • 唐寅《警世诗》的人生哲理 [刘超][472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