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2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23]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56]

  • 十问时间[137]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37]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49]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75]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08]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6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55]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46]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7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千万别在“垃圾堆”里养孩子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12   时间:2022-10-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10月6日  佛学研究网

        01 你的垃圾情绪,会流入孩子的身体里

        有个相声演员曾说过他朋友孩子的一件事。

        孩子的父母平时对孩子特别好,一家人看上去生活也和睦。

        但有次孩子的父亲不知怎么生气了,一怒之下就上前做了一个踢孩子的动作,表情特别狰狞,孩子一下子就被吓到了。

        从那以后,这个孩子每过几分钟就抽搐一下。

        现在,虽然孩子长大了,长得还比父母都高,但只要一提起父母生气时的表情和动作,仍然觉得很害怕,忍不住地就浑身抽紧。

        他也学会了开车,但要是有人坐他车的话,就会发现他开车时,一会儿就会向一侧抖动一下,旁边坐着的人看了都紧张。

        虽然说得稍稍有些夸张,但大致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

        世界卫生组织曾统计过,世界上90%的病都是由情绪引起的。

        当孩子长期处于情绪状态不稳定的家庭气场中,又怎能不生病呢?

        中医上也有这样的说法,孩子如果脾胃有问题,有抽动症,或是身体出现各种各样的逆乱,大多跟情绪失常相关。

        父母感情不好,老吵架打架;婆媳关系问题,家里矛盾不断;父母对孩子要求严格或喜欢随意打骂。这些都是影响孩子生病、发病的最重要因素。

        很多父母总是对自己的垃圾情绪没有自知之明,高兴了就多哄哄孩子,生气了就随意拿孩子当出气筒。

        以为一家人就是这样打打闹闹,争争吵吵没什么关系,殊不知父母的每一次愤怒、每一次吵架,每一次焦虑,都会潜移默化传递给孩子。

        试问,父母的心养不好,孩子的身又如何能养得好?

        每天处在这样的环境下长达二十年,孩子只能一边依恋父母,一边害怕父母,一边忍不住效仿父母。

        著名心理学家武志红说:孩子就是父母情绪的接收器,当父母不安时,孩子就会立即警觉;当父母放松时,孩子立即感到愉悦。

        小心,别让你的垃圾情绪,流入孩子的身体里。

        02 垃圾教育,从释放孩子的天性开始

        教育最大的骗局,是释放孩子的天性。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

        电影院里,灯光熄灭,大家都不约而同噤声观影,但前座总有几个孩子又跑又跳,时不时大叫。有人提醒孩子的父母让他们安静些,父母一句话堵得人哑口无言:孩子还小,不太懂事,抱歉啊。随后依然任由孩子吵闹。

        大街上,看到有残疾人不小心摔跤,旁边路过的一个孩子在肆意地拍手嘲笑,母亲虽说在训斥,却拿孩子没有办法。

        在家里,父母看着孩子的试卷唉声叹气,既不想逼着孩子读书学习,可一次次糟糕的成绩实在落后别人太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快乐教育“的概念就逐渐在家长圈流行开来,很多家长为了“释放孩子的天性”,任由孩子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不约束,不教导,不指引,不打骂,以为这样做才是对孩子人生最好的帮助。

        但本质上来说,“快乐教育”就是所谓的“放养”。

        而被放养长大的孩子,越是长大,身上的弊端就越大。

        没有规则意识,所以不懂得看电影时要安静,上车时要排队;没有敬畏意识,所以肆意嘲笑弱势群体,还暗自得意;没有自律意识,所以学习一落千丈,到头来吃生活的苦。

        释放孩子的天性,不是任由孩子胡来。

        很多父母也根本不是“放养”,他们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是放纵,甚至最后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其实,最初开始放养孩子的家庭,是因为家庭经济和工作环境所迫,实在无能为力才让孩子顺其自然长大。

        可现在教育资源越来越丰富多样,时代发展好了,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了,该给孩子的教育又何必要减少。

        身为父母,本身就该尽一切可能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错了就要罚,对了就要赏,讲规矩,有要求,能引导。

        毫无底线和原则地宠溺孩子,只会让孩子一辈子都因垃圾教育而身受生活折磨。

        03 耽误一生的垃圾习惯,起源于父母

        很多父母都有一个通病:千叮咛万嘱咐让孩子不要玩手机,自己却一下班就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上网购物。

        不停地和孩子说要多看书,好好学习,才能天天向上,自己却经常约朋友打麻将、看综艺、逛街,从不读书。

        教孩子要信守承诺,自己却总是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屡次爽约。

        我们以为,耳提面命的说教总能让孩子明白道理,早些懂事,但殊不知,言传身教才是对孩子的习惯和性格培养影响最直接和深远的。

        《正面管教》的作者,曾分享过自己和孩子之间的一个小故事:

        她发现孩子最近几天总是喜欢半途而废,玩魔方几分钟就把魔方丢了,看书也一样。她觉得有点奇怪,就询问孩子。

        孩子说:“我和你学的呀。”

        她一听,愣了。仔细回想,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写稿卡文时,总是会很不高兴地把稿子揉成一团,丢到垃圾桶里,然后就不耐烦地去做其他事。

        没有想到这样的习惯竟然影响到了孩子。

        她马上和孩子道歉,并解释说这样其实是不对的。

        莫言说:现在有很多父母将孩子的坏习惯怪罪到学校身上,怪罪到老师身上,怪罪到孩子的身上,就是没有怪罪到自己身上。

        现在的当务之急并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父母的问题。如果父母自律能力强,信守承诺说到做到,热爱阅读和学习,孩子自然不会厌学,自理能力差,爱撒谎。

        可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单单停留在口头上的思想灌输,孩子就学会了质疑和反问。

        “你自己的臭袜子一星期都不洗,为什么要说我不讲卫生?”

        “你一回来就看手机,我为什么不能看?”

        “你自己都不做家务,干嘛要求我做?”

        现在的孩子,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父父子子”般的强压式教育已经不起作用了,口头上念叨得再多,不如在日常生活的点滴来给孩子做好最基本的榜样工作。

        董卿曾这样要求自己:“我应该很努力地把自己变得更好,让孩子在未来真正懂得的时候,对于父母有爱也有尊敬,可以从父母身上可以学到一些好的品质。”

        别让孩子,因为你的垃圾习惯,而成长为一个连自己都厌弃的人。

        木心说,教育的本质其实是一场自我教育。

        因为教育孩子的同时,自己才是最受益的。

        孩子的模仿能力极强,你会越来越发现,孩子的种种行为里都印刻了你和伴侣的影子。随着孩子越长大,这样的影子痕迹就越是深刻。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情绪稳定的背后[176]

  • 禅宗对苏轼书法美学的影响[244]

  • 浮躁的世界,稳住自己,你就赢了[310]

  • ​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303]

  • 情绪不好,所有的养生都是徒劳的[278]

  • 人际交往中的三种境界:适当服软、合理装傻、永远清醒[421]

  • 化解愤怒最好的方式[333]

  •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情绪稳定![557]

  • 痛苦和情绪都是“想出来的”[415]

  • 沉住气,熬过去[446]

  • 欲为苍鹰,勿与鸟鸣[452]

  • 你的情绪,就是你的能量![568]

  • 真正厉害的人,都学会了“不生气”[428]

  • 学会给自己“刹车”[486]

  • 与情绪相处的三个步骤:觉察,感受,探索[470]

  • 最好的情绪管理: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590]

  • 你的情绪,身体一直都记得[651]

  • 4个简单技巧,教你改写潜意识里的“消极程序”[1489]

  • 父母教育的本质,这篇文章真的说透了[550]

  • 透过呼吸,来管理工作中的情绪[721]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