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3]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3]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4]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2]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2]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5]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8]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5]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6]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0]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59]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6]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在日常生活中情绪起起伏伏,如何来对治它
     
    [ 作者: 净界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708   时间:2022-9-29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9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问:师父您好!关于权法、实法的操作,弟子这边再具体问一些生活上面操作的细节。我们凡夫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到业力的刺激,可能一天下来情绪起起伏伏的,有时候会烦恼。在烦恼当中当然不是那么的清醒,可能事后稍微冷静一下之后才知道说,喔,刚才可能起情绪了。

        那这时候可能开始要操作一些佛法上面的,可能是要对治,可能是要诃责,或者是说可能是要观想。师父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一些建议,就是说,我遇到烦恼的冲击,那我是不是有些原则性?就是说我面对这个情绪起来的时候,应该是要怎么去操作实法?

        我们应该是要用权法来对治它,还是说我先观想一下实法,然后再操作权法?这个当中的细节是不是可以请师父再给我们一点原则性的开示?谢谢!

        净界法师答:其实有时候烦恼的活动,也不完全是烦恼,如果只是烦恼那就简单了,其实某种程度有业力的牵扯。就是说,你看这么多人,某甲跟你讲一句话,你不会生气,是吧?但是同样一句话是某乙讲,你就很生气。有没有?你有没有觉得很奇怪?就是他跟你有业力。

        你知道吗?所以一般最怕就是说怎么样?内外和合,内外夹攻。就是说,只有外境刺激你,你跟他没有业力,这没事。就是只有外境,没有妄想,有境无心。有一种是有心无境,你起烦恼,但是他又不刺激你。最怕的是心境皆有。

        就是说,你跟他本来就有业力的牵扯,要么你欠他,要么他欠你。大概你会痛苦,基本上是你欠他多一点。业力的牵扯又加上妄想,人生就无解了,真的无解了。你知道吗?

        就是说,我们最怕的烦恼就是,你跟他本身就有业力的牵扯,然后他又刺激你,然后又带动你的烦恼。当你内在的烦恼跟业力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一般的凡夫十个有十个跑不掉的。

        那这个时候你对治,因为你已经陷进去了,那你在对治的时候,就是你念佛,一直念佛一直念佛,但是你那个妄想业力不断地冲击你,效果就很有限。也就是说,当你陷入妄想跟业力结合的时候,就是有心又有境,这是最麻烦的。因为来刺激你的人跟你有业力的牵扯,或者是你的朋友、你的子女、你的眷属。

        我跟你讲,诸位你想想看,会让你起烦恼的是陌生人还是你的亲人?你想想看。陌生人会让你起烦恼吗?不太会吧,对不对?他不小心碰到你,你顶多起一下子的烦恼。在你烦恼里面扮演主角的角色,一定是你的亲人,跟你有业力关系的。

        所以,为什么我们不希望直接用权法?因为一牵涉到业力的时候你就很难使上力了。业力是无形的,但是那种力量一波又一波。所以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拉到真如。因为真如本性是风平浪静的,无眼耳鼻舌身意。

        就是说,你观想你本来就没有这个儿子,你本来没有这个眷属,这个时候对你是最有利的。

        拉到真如,它可以把业力稀释掉,先把这个业力稀释掉,只剩下妄想就好对治了。这样懂吗?先把业力稀释。就是你从真如的角度,“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就是先把这个妄想中的业力稀释掉,剩下妄想,它就不是你对手了。这样懂吗?

        就是说,会让你起大烦恼的一定是你非常亲的眷属,非常亲的,越亲的眷属会让你起越大的烦恼。这样你们听懂吗?我跟你讲,烦恼不可怕,但是这个妄想后面有业力,那就无解,人生就无解了。

        但是你也不要觉得不公平,谁叫你上辈子欠他呢?是吧?所以众生是互相讨来讨去。《楞严经》说这个讨,它不会讨得刚好,它讨的超过,你知道吗?就是说,你欠他,他讨超过了,下辈子你又去讨,所以讨来讨去大家都别出去了!就这样子。

        那你现在说,好,我业力到此为止了,那你就开始要化解业力了。就是不管你怎么样,我不跟你互动了!这个时候,把这种带有业力的烦恼拉到真如本性的法水来,先把业力释放,稀释掉,先把它洗掉。

        真如本性里面有业力吗?没有,对不对?“一念心性本来清净。”你把这个思想多念几遍,把业力稀释掉以后,剩下妄想就好处理了,那就是一个生灭相。所以我们必须把所有的妄想都拉到一念清净心来,先把业力释放掉。

        你如果站在业力的对立面跟它对着干,你一定失败。我们面对妄想没有问题,但是妄想后面有业力,你就无解了。你看多少做母亲的,你明明知道你儿子在骗你,你还是把钱掏给他。这很简单嘛!事后你非常起烦恼,但是下一次你还是把钱给他,就这样子。因为这背后有业力,业力就没有道理可说了,因为你欠他的。

        也就是说,你今天不修真如,那你人生就很被动,你就等着业力来修理你了。说白了就是这样子,你就准备还债了。你要还不起,你就起烦恼了;那你起烦恼,你又不甘心,又造业。好,那就是辗转相续了,那这个人生就没完没了了。

        所以,为什么我们今天要以真如本性做一个停损点?就是说,过去不管怎么样,你把所有的问题都拉到真如本性,先把业力释放,稀释掉,剩下妄想就好处理了,因为它是生灭变化的。你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它很快就消失掉。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2]

  • 与情绪相处的三个步骤:觉察,感受,探索[253]

  • 最好的情绪管理:忿而不怒,忧而不惧,悦而不喜[313]

  • 你的情绪,身体一直都记得[418]

  • 4个简单技巧,教你改写潜意识里的“消极程序”[1271]

  • 透过呼吸,来管理工作中的情绪[502]

  • 一行禅师:佛陀开悟那一天发生了什么?[527]

  • 强大的抵抗力,离不开良好的习惯[536]

  • 一个人顶级的自律,是能掌控自己[535]

  • 愚者用嘴痴者用脑,智者善于管理情绪[638]

  • 永远不要为别人的情绪买单![638]

  • 高情商的人,都是“情绪冷却剂”[608]

  •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有这4种表现[640]

  • 情绪管理三个阶段:无意识的发泄到有意识的觉察![622]

  • 情绪稳定,从来不是“忍”出来的[659]

  • 世上最顶级的养生:保持松弛感![822]

  • 真正的成熟,是做自己悄无声息的摆渡人[643]

  • 千万别在“垃圾堆”里养孩子[625]

  • 亲密关系中,最深层的洞见是你和自己的关系[738]

  • 能容小人,方成君子[686]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