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33]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23]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14]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70]

  • 做人,不能太飘[114]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06]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87]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74]

  • 学会哄自己开心[153]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2]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71]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一个人开心的3把钥匙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13   时间:2022-9-18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9月18日  佛学研究网

        宋代慧开禅师有一首耳熟能详的名句:“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闷闷不乐:

        有着稳定的工作,却嫌弃收入不够高;已经超越了昨天的自己,还是埋怨走得太慢;别人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能让你心烦意乱。 

        其实,世界的好与坏,生活的悲与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心。

        你的心态对了,就不累了,也不烦恼了。

        想要改变心态,解锁一个开心的人生,你需要这三把钥匙。

        01 停止比较,烦恼就少了

        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老刘在公司忙了一年,拿到了2万的年终奖。

        他一打听,发现大部分同事只有几千块。

        老刘嘴角往上一扬,给妻子发了条消息:“晚上不用做饭了,年终奖发得多,我们下馆子吃。”

        第二年,老刘拿到了6000块的年终奖。

        他又一打听,原来好些同事的奖金都过万了。

        老刘不服气,找到领导,想讨个说法,结果却被一顿数落。

        他憋着气回到家,见妻子买了件新的衣服,当场就爆发了:“家里钱这么紧张,你还买衣服,到底懂不懂得勤俭持家?”

        领年终奖本来是件好事,可却因为跟人比较,有了落差,反倒成了坏情绪的来源。

        两千多年前,子路曾经问孔子,“君子也会感到忧愁吗?”

        孔子回答说:“君子得失淡然,所以有终身之乐;小人患得患失,所以无一日之乐。”

        比较得多了,心理就失衡了,日子也会随之而黯然失色。

        想要活得开心,就不能总是生活在比较当中。

        一个人烦恼的根源,就是凡事去跟别人比较,而不是跟自己比较。

        快乐不是比较出来的,而是自己感受出来的。总把目光放在别人身上,肯定活不出自己的快乐。

        02 降低期待,快乐就多了

        有些人,活得很努力,却一点都不快乐。

        因为期待太高,而把尽善尽美当成了生活的唯一乐趣;因为太想成功,而把追逐目标当成了人生的全部意义。

        电影《黑天鹅》中的妮娜,是位芭蕾舞演员,野心勃勃、而又追求完美。同时,还有一位对她极尽苛刻的母亲。

        有一场重大表演,导演要求舞者不仅能演出白天鹅的纯洁与优雅, 还要能演出黑天鹅的阴暗与邪恶。

        妮娜虽然是第一候选人,但对手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经过几次排练,妮娜演的白天鹅已经无懈可击,然而,在对黑天鹅的塑造上,还是没能超越对手。

        妮娜一心想要拿下角色,决不允许自己失败。为此,她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经常对着镜子流泪,还不停地出现幻觉。

        导演告诉她,“完美,并都不是来源于控制,它也来源于放手。”

        后来,她渐渐放下顾虑,释放出了自己被压抑的一面,将黑天鹅演绎得淋漓尽致,并成功拿到了角色。

        《六书精蕴》中说:“心有所欲而思也。”

        人就是这样,一旦期待过多,就会引起思绪万千,甚至会迷失生活的重心和前进的方向。

        越想实现一个目标,就越是容易焦虑,越是容易出错。

        有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慢慢来,反而比较快。

        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心想事成,希望越高,失望也可能越大。那种期待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往往会让人如坠深渊,难以自拔。

        世界太大,许多的人和事,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

        把期待降到最低,所有的遇见都将成为惊喜。

        因上努力,果上随缘。

        03 凡事看开,心就自在了

        美国作家哈里斯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有一天,朋友约他一起到报摊买报纸。

        报摊的老板摆着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更别说主动打招呼了。

        买好报纸,朋友礼貌地说了声“谢谢”。可老板还是没有多看他们一眼。

        离开后,哈里斯没好气地说:“刚才那个家伙态度很差,对吗?”

        朋友却没有放在心上:“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没什么大不了。”

        哈里斯很好奇:“那为什么你还那样客气呢?难道你不生气吗?”

        朋友回答说:“我的心情我做主,为什么要让他来决定我的行为?而影响我的心情呢?”

        面对不愉快的人和事,不必纠缠,一笑而过就是最有力的还击。

        凡事看开,活得轻松自在,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举。

        《后汉书》中,有一个叫孟敏的人,背着瓦罐去集市上卖米。

        可是,走着走着,瓦罐掉在地上摔碎了,米也撒了一地。

        孟敏就跟没事一样,继续朝前走。

        路人感到很奇怪,都朝他围过来,问他:“你为什么不回头看一看?”

        孟敏说:“我就算看了,又有什么用呢?前面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世间三千事,烦恼在人心。

        屠格涅夫说:“凡事只要看淡,并没有什么可忧虑的,只要不因愤怒而夸大事态,就没什么事值得生气。”

        心小了事就大了,心大了事就小了。

        你若看开了,格局就大了,没有什么事能够轻易伤到你。

        那些让你讨厌的人,不过是你生命中的过客罢了;那些让你闹心的事,也不过是你人生中的插曲而已。

        一切都会成为过去,看开就好。

        04 人生实苦,你要活成自己的糖

        生而为人,总会遇到很多的不如意。你要学会,给苦味的人生加点糖。

        丰子恺在《豁然开朗》中写到:“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不跟别人比较,多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声音,烦恼自然就少了。

        别对自己期待过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快乐慢慢就多了。

        凡事看淡看开, 少一些怨气,多一些豁达,内心就获得自在了。

        就像三毛说的那样:“每天吃一颗糖,然后告诉自己,今天的日子果然又是甜的。”

        愿你握住这三把钥匙,用欢喜之心过生活,将每一个日子都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会哄自己开心[153]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202]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253]

  • 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的发生[285]

  • 佛菩萨半睁着眼的秘密,原来如此[302]

  • 人生只是一场大梦,这是真的吗?[591]

  • “观自在菩萨”是谁?他在观什么?[754]

  • 随缘的三重境界,你在哪一层?[773]

  • 佛家看得开,儒家拿得起,道家放得下[675]

  • 想开,看开,然后放开[632]

  • 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够[925]

  •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788]

  • 北大老教授把学佛几十年的亲身体会浓缩成了“三句话”[882]

  • 记住这四句话,立即把自己带回真相![742]

  • 《心经》:当你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917]

  • 当你成为爱,所有的资源都会涌向你![778]

  • 人不能过得自在,只因有太多的挂碍[745]

  • 人生那么苦,全因看不清,放不下,舍不得[1046]

  • 庞蕴居士一家四口开悟,生死自在奇谈[1665]

  • 没有如意的生活,只有看开的人生[95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