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45]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03]

  • 过好每一个当下[158]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12]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39]

  • 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五种状态[119]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86]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2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66]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67]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47]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4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久念功深 必定见佛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936   时间:2022-9-1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9月1日    佛学研究网

        念佛要发了生死心,若是随喜念念,只能种善根,而不能了生死。若要了生死,一定要把念佛当作功夫用。

        有人问:佛性人人本具,何必念佛?要明白,人有佛性,是佛说出来,大家才知道的!实际有几个人真正体会到佛性了呢?凡夫从无始以来,烦恼深厚,把佛性锢蔽了,必须断除烦恼,佛性方得显现。而欲断除烦恼,太不容易了,要生到西方去,才容易断除。因此,带业往生,是念佛法门的殊胜。

        但是,业力、烦恼的力量太大,如《地藏经》云:“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断除固然甚难,带去亦不太容易。要想把业力带去,必须多念佛,加强佛的力量才行。古人有固定一天念十万佛的,即是要增强佛力以便带业往生。

        念佛固然越多越好,惟专修方见功夫,兼修恐难如愿,例如一天念十万声佛,一般出家人已难办到,何况在家人事务繁多,更难办到。

        不念佛,又怎能了生死?因此,要定个功课,早念若干,晚念若干,天天如此,不可间断。此外随时随地加念,忙亦不碍,如做饭、洗衣、坐车、行路……无时无地不是念佛的道场。如此,念的就多了,这是念佛法门特有的方便。

        我们凡夫,任何人都忙,因此要忙里偷闲,不要借忙偷懒。我们不打算了生死,就不必谈了。若打算了生死,一定要认真的念。家务事不能不办,佛不能不念,每个人要把时间善为分配,务把念佛看作重点。

        世人多把家事看得比念佛重要,其实这是颠倒,也就是“迷”,一定要把这个观念转变过来。念佛才是自己了生死的大事,假使不能生西,一失人身,想修亦不能修了。因此,务必要珍重现生人身,好好修行。

        多念佛,加强佛力胜过业力,才能把业带往西方,而不致被业牵入恶道。有人说:佛力不可思议,如“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又何必多念呢?

        这里是说佛号对治散乱的力量,是赞扬净土殊胜的话。须知水浊有轻有重,浊甚者必待久而后清。乱心有轻有重,乱轻者一句佛号即能使心不乱。像我们散乱心太重的人,一句两句佛号,是不能转散乱心为佛心的,必须多念始能有济。

        我们生在三善道,已是烦恼无尽,倘若将来堕入三恶道,更是苦不可言。现在,念佛不能与佛念成一片,乃因妄想太多之故。若观照自身生死苦,则念佛自能恳切,妄想自然逐渐减少。念佛心切,妄念心少,自能感应道交,必定见佛了。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虚云老和尚:见佛、闻法、遇善知识之难[1463]

  • 如何见佛?[3584]

  • 见佛方念佛[2255]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