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27]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2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59]

  • 十问时间[142]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42]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52]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80]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13]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6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62]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52]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8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滚滚热浪中,共庇佛法之清凉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883   时间:2022-8-25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8月25日  佛学研究网


    浊世热恼

        壬寅年的夏天,热浪席卷全国,多地经受着“烤”验。夏日人们容易心浮气躁、坐立不安、焦急上火,外火不断“炙烤”加之心火“燃烧”,“火宅”之感可以说尤为真切。心烦气躁之时总是会忍不住生起有破坏性的心理和情绪,贪、嗔、痴“三毒”就随之而来。

        与浊世、热恼相对的,就是“清凉”。《大集经》中,将断除憎爱贪著,称为清凉三昧。在经论中,往往用“清凉”或“清凉池”,来譬喻没有烦恼热障的清净境界。在佛教典籍中也不乏对“清凉”觉受的称许。


    入清凉境

        佛法中的清凉是精神层面的一种清凉,是自我烦恼得到调伏以后的清凉,是内心得到了智慧、体悟到真理的一种清凉。烦恼是由心颠倒妄想所生,烦恼自性本空,生死如幻,众生只因不能掌控自己的心,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起种种烦恼。修行解脱之法,即是求自己离开烦恼。

        《大般涅槃经》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万物有生有死,有各争其时,就有各安其命。仰望夏日的夜空,月明皎洁星光点点,从外太空看来,太阳在银河系中也不过是众多星星中的一颗,如果太阳突然消失,对宇宙来说,恐怕也不过是浑然不觉。而我们也不过是沧海一粟,思及宇宙的浩瀚,相比之下,我们的困扰、情绪是多么微不足道。万物没有什么是永恒的,阴阳轮转,寒暑交替,万物都将改变。如果众生不执着生灭法,消除一切生灭心,自性清净即获大解脱。


    无上清凉

        “清凉”是真如自性呈现的状态,消除心头的热恼贪求、执着,本性的清凉自然现前。白居易曾有诗言:“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这种清凉无上的法门,用句俗话来说就是“心静自然凉”。

    心本清净,客尘所染。
    如果不耽著于烦恼杂染,
    我们的心地便如明月般皎洁,
    《大般涅槃经》云:
    譬如盛夏之时,
    一切众生常思月光。
    月光既照,郁热即除。
    即此之谓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佛法世法之界别[190]

  • 什么是外道?[292]

  • 静波法师:禅宗并非鼓励人们空谈佛法|2023黄梅禅文化论坛[404]

  •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878]

  • 佛法是怎样看待“人性”的?[736]

  • 心为何物?心在何处?心有何用?[973]

  • 佛法的根本、核心、精髓是什么?[905]

  • 人生靠什么?[897]

  • 用佛法治愈你的精神内耗[1603]

  •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765]

  • 佛法中的“药”[1085]

  • 如何用佛法来提高生活质量?[966]

  • 从佛法中汲取生活智慧——跟工作压力说再见[945]

  •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1049]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1037]

  • 佛教禅宗思想对中国文学的影响[908]

  • 从佛法的角度看业力与命运[1343]

  • 现实这些难题,佛法给你解答[1086]

  • 懂得随身携带佛法[1144]

  • 太虚大师:佛法之真价[149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