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134]

  • 生活是一部难念的经,不懂它的[16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亮[120]

  • 中国禅学思想史|印度禅及其初传[113]

  • 活明白了,就不会惯着任何人[166]

  • 忏悔,是修行人人生必要的修行[114]

  • 佛学基础:有情之身心[105]

  • 你今生的22个灵魂课题[185]

  • 一个人走上坡路的迹象:藏[158]

  • 秋天可以耕种什么?种福田![144]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愍[155]

  • “道场”略考——以佛教典籍为[110]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积德虽无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 作者: 雅致   来自:网络   已阅:1128   时间:2022-8-2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8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有人说:希望别人好,别人未必好,但你肯定会好,因为你内心美好。见不得别人好,别人未必不好,但你肯定不好,因为你内心没有美好。至此,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这就应了这样一句话,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具备善良的人品,才是我们立身社会的根本。生命的意义就在于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忧他人之忧,乐他人之乐,两者犹如宝石之于金属,益增光彩,互为衬托。
     
        生活,乐,莫乐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贪。有些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口腹蜜剑,不择手段,结果人见人厌。有些人温柔敦厚,厚德载福,遇到别人有难处就会解囊相助。因为他们懂得善良是种美德,你若慈悲为怀,上天自会眷顾,幸福不请自来。

        所以,善良的人,永远受人尊敬。若是你善良,老天的眼睛雪亮,迟早会给你一定的补偿。至此,人的一生,处世积德行善,是我们必须要遵循的原则和标准。

        只要珍惜生命中每一次难得的遇见,福不偷奸耍滑,穷不坑蒙拐骗,对人做到高风亮节,以德报怨,真心善待,那么幸福定会时时将你陪伴。

        要知道,对人真诚,活得从容;行得端正,活得坦荡。只要以德服人,以心换心,知恩图报,不薄情寡义,不阴奉阳违,那么你的一生一定比别人活得知足,活得心安。

        就像俗语有云:做事先做人。人的一生短短几十年,做人有着很大的学问,无论到什么时候,我们都要以积德行善的心态,来面对周遭的一切繁杂琐碎。如果总是挡人财路,断人活路,没有自己坚守的原则标准,那么你定不招人待见,也容易招惹祸端

        因此,为人者一世,善始善终,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千万莫要做缺德的事情,尤其是乘人之危、落井下石之事。

        要明白善良是一个人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善良之心,珍惜身边在乎我们的每一个朋友和亲人,不要让他们失望。如此,你才不会遭人唾弃,才能活得踏实安稳。

        所以说,做人要积德,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有些事你越喜欢斤斤计较,路越狭窄;你越宽容,路就越宽。只要不让物质冲昏头脑,不让攀比窒息了心灵,失意时看开,得意时看淡,坚守住自己做人的底线,我相信我们的日子,定能人生顺遂,福泽不断。

        就像有人说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易经》才有了这劝人为善,劝人为子孙积德的警句格言,它是中华民族深厚文化底蕴凝结的传统信念,让每个人都能以善良之心去对待每一件事与人。

        所谓大善感天地,大德荫子孙。至此,芸芸众生,为善最乐,积德必兴,好人有好报。只要积德行善,有自己做人的底线,做到宽容,忍让,安分,你定活得轻松自然,幸福安暖!

        所以,要想活得漂亮,就要活得坦荡;要想活得舒坦,就要积德行善。只要活出属于自己人格,那么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没有白活。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怎么做才是真正爱护自己?[305]

  • 真正的治病,从内心解脱开始[674]

  • 存善心好,还是行善好?[958]

  • 为自己打伞,才不会被雨淋湿[737]

  • 净慧长老:精神能源的保护与开发[1499]

  • 爱是大药王,快乐是治病的关键[1358]

  • 人不施恩,何来福报?人常行善,何来灾殃?[2180]

  • 最积德的四件事,哪怕做过一件,也会功德无量![2002]

  • 善人、修行人、明白人,佛弟子的三重人格,你具备几重?[1768]

  • 真正懂因果的人,从不占便宜[3991]

  • 轮回有没有给众生提个醒[2785]

  • 佛教如何过端午节?[2670]

  • 什么是佛教“七觉支”[3010]

  • 为什么要多行善?因为每发一个善心,身心脉气都会开![2135]

  • 命运的好坏,全与自心善恶积德结缘有关[2347]

  • 明一法师:法门无量源自心[2450]

  • 出现这几种征兆,说明菩萨正在保佑你![2733]

  • 范仲淹:行善积德,换来八百年子孙福报![2074]

  • 积阴德,可以冲破先天八字的束缚![2536]

  • 净慧长老:四正勤和四如意足[2430]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