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105]

  • 太虚大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佛[104]

  • 时间看人品,小事见人心![121]

  • 福报从哪里来?高僧们这样回答[119]

  • 人生如水,修行为境![123]

  • 深种善根,用心经营[144]

  • 从虚云老和尚的“持戒”日常,[106]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道安(4)[179]

  • 找寻年轻人“挤爆”寺院的答案[154]

  • “生性凉薄”的人,请深交一辈[137]

  • 中国人8大忌讳:​大喜易[118]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1茶道禅道 >> [专题]c1茶道禅道 >> 正文


    喝茶最好的境界:和、静、怡、真
     
    [ 作者: 杯小茶   来自:网络   已阅:1334   时间:2022-8-7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8月7日    佛学研究网

        喝茶境界,有各式各样的定义。

        如“和静怡真”、“廉美和静”、“和敬清寂”、“正净清圆”、“静净境径”等等。

        其中的“和、静、怡、真”四字,凝练出了喝茶最核心的境界追求。

        和

        “和”,是中国茶道精神、思想境界的核心。

        它强调一切事物内部的和谐与和气。

        泡茶也好,想事情也好,与人相处也好,对“度”都会有一个把握。

        最终达到恰到好处的谦和与中庸,即不多一分,不少一点。

        静

        “静”,是喝茶修习的一个必然经历。

        老子说,“至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在“虚极”、“静”、“空”的精神状态下,人能更客观地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最终免于陷入危险的境地。

        日常,于静坐中泡上一壶茶,在忘我与无意识中,感受时间的静止,享受当下

        怡

        “怡”,指喝茶时的身心享受。

        茶,不仅能带给人味蕾、生理层面的享受,而且能满足人们精神、心理层面的追求。

        喝茶,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情。

        不论是追求滋味,还是追求意境,喝茶都是一件自得其乐、自得清净的事情

        真

        “真”,是喝茶的终极追求。

        喝真茶,品真香、真味、真意境。它要求喝茶的所有环节,都没有掺杂虚假的东西。

        与他人一同喝茶,亦真心敬人,对话真挚。

        饮茶还要有真闲情:身心放松,洒脱自在,没有束手束脚的得失心,活得出自己的真性情。

        茶道至简,归为“和、静、怡、真”,不无道理。

        但茶的精神境界,更在于我们自己用心去品味和感悟,并非诵读。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茶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理解也会发生转变。

        茶的精神境界,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感悟。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阿罗汉内心的境界[127]

  • 《六祖坛经》四大名句,句句开悟,让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310]

  • 唐宋的人,怎么喝茶?[245]

  • 学佛者如何在生活与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境界[372]

  • 人生需要沉淀,生活要懂取舍![388]

  • 庄子三条鱼,人生三境界[542]

  • 喝茶,沉浸在一人的小千世界[543]

  • ​说话的最高境界[509]

  • 卸下你的累,尽享一盏茶[612]

  • 遇事向内找,是一个人极高的境界[653]

  • 喝茶,是一种清贵[656]

  • 生命的最高境界,那么,境界究竟为何物?[847]

  • 为什么我们见不到佛菩萨的境界——道宣律师朝礼五台[978]

  • 生命的最高境界![923]

  • 修行九重境界,看看修到哪[1324]

  • 开悟前“我在活着”,开悟后“我看着我在活着”[1109]

  • 大处难处看境界,小处细处看修养[849]

  • 相处的三种境界:向上社交、向下兼容、向内安放[1000]

  • 喝茶是场修行,既要慢,也要闲[1327]

  • 禅意思维的九个境界[1052]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