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你笑起来真好看:微笑的修行[143]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102]

  • 过好每一个当下[158]

  • 负起100%的责任,你就自由了[111]

  • 有关人生真相的8句话,哪个戳中[138]

  • 成年人相处最舒服的五种状态[116]

  • 焦虑了吗?这份焦虑拯救指南,[185]

  • 所谓的善恶,都不是本来面目[218]

  • 中国禅学思想史|禅学在中土的展[166]

  • 人这一生,只欠自己[166]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46]

  • 任何人的苦乐,都有前因后果![149]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智者不争,仁者不责,善者不评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136   时间:2022-8-2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8月2日  佛学研究网

        富兰克林说,傻瓜的心,在嘴里;聪明人的嘴,在心里。

        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修口修心的过程。

        肤浅的人,总以为,言语胜人、刻薄刁钻是本事;

        成熟的人,却明白,不语也是智慧,沉默自有力量。

        - 1 - 智者不争

        作家李尚龙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他要飞往外地,由于天气原因,他所乘的航班被取消。

        李尚龙随着起哄的人群,和机场的工作人员争辩,场面一度陷入混乱。

        这时,他身旁的朋友说了句,“这样继续争辩下去,能解决问题吗?”

        李尚龙恍然大悟,立刻转身冲出去,改签了最近的航班。

        等他们准备登机时,打口水仗的人群才开始涌向改签处,可惜的是,已经没有当天的票了。

        卡耐基曾说:“在争论中获胜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争论。”

        没有结果的事,一味争论,只会自寻烦恼;无关紧要的人,始终强辩,只会自我消耗。

        浪费的时间,本该交给重要的事;难得的好心情,应该留给值得的人。

        曾国藩求学期间,总有一位同学来“找茬”。

        看到他的书桌靠窗,这位同学说:“光线都被你挡住了,我们还怎么看书啊?”

        曾国藩也不争论,只是默默将桌椅搬到了角落。

        深夜,曾国藩还在用功读书。

        那位同学又提意见:“这么晚还不让我们休息,明天怎么上课?”

        曾国藩听后,从此只在心里默念。

        不久,曾国藩中了举人,那人又说:“带走了我的好风水,才考中举人,还不是沾了我的光!”

        很多同学为曾国藩抱不平,可曾国藩却不以为意。

        是啊,常与同好争高下,谁与傻瓜论短长?

        事情有轻重缓急,认知分三六九等。

        在鸡毛蒜皮的琐碎上,争高下,只会拉低格局;与层次不同的人,辩输赢,只会浪费口舌。

        一笑而过,远比唇枪舌剑更有姿态;心平气和,远比针锋相对更显魅力。

        欲成大树,莫与草争;将军有剑,不斩苍蝇。

        - 2 - 仁者不责

        相信在生活中,你一定听过这样的话:

        孩子磕磕绊绊,丈夫控诉妻子,“连个孩子都看不好,你还有什么用!”

        学生屡教不改,老师情绪崩溃,“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

        工作出现纰漏,上司不分青红皂白,“能干干,不能干就滚!”

        一句句指责,是一把把钢刀,说者轻飘飘,听者却心如刀绞。

        久而久之,吵着吵着,彼此的感情变淡了;骂着骂着,自己的口碑就沦陷了。

        老子曾言:“大道之行,不责于人。”

        真正的聪明人都懂得,凡事先从自身找原因,而非一味推责,始终怪罪他人,发难周遭。

        看过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位悲观厌世的年轻人,来到一座寺庙,希望得到方丈的指点。

        年轻人问:“大师,大千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复杂了,不是尔虞我诈,就是虚伪以对,实在是没意思。我该怎么办呢?”

        方丈沉默不语。这时,树上鸟儿啼鸣,零星的鸟粪落下,刚好落在了他的肩上。

        年轻人怒不可遏,指着树上的鸟儿,放声叫骂:“你这该死的鸟,没长眼睛吗?”

        方丈听罢,微笑着说:“施主,你想要的答案,就在你的手中。”

        年轻人不明就里,看了看自己的手,原来,指向别人的同时,还有三根手指正指向自己。

        方丈说:“树木本就是鸟儿栖息的地方,鸟儿无错,怪只怪我们站错了地方。凡事多从自身找找原因,你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有一句话说:人的眼睛很容易看到别人出的错,却很难看到自己的后脑勺。

        其实,我们苛责他人时,最该问问自己:

        别人的错误,自己真的不用承担责任吗?他人的过失,自己就能保证不犯吗?

        埋天怨地,只会暴露自己的无能;百般责难,只会廉价自己的担当。

        《增广贤文》里说: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成年人最大的成熟,是明白,与其挑剔别人,不如警示自我。

        - 3 - 善者不评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有这样一段话: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曾经在某个大V的评论区,看过一段留言,说今天在电梯里,自己差点儿被廉价香水熏吐了,一瓶大牌香水又不贵,问博主,怎么看待这种“穷讲究”的行为。

        博主回复道:“一个愿意喷香水的人,就证明她热爱生活,一个愿意打扮后出门的人,一定对这世界充满温柔的期待,所以,不要干涉别人的选择,也没必要批判他人的生活。”

        人生在世,发自己的光就好,不要吹灭别人的灯;守住自己的欢喜就好,没必要惊扰他人的幸福。

        不随意给人贴标签,不戴有色眼镜看人,不评价,是克制自我的修养,更是兼顾他人的善良。

        老话说:“未知全貌,不予评价。”

        其实,很多时候,即便我们真的知道真相,也没必要大肆声张。

        曾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老太太拎着一个大牌包包来机构鉴定。

        店家略微严肃地问:“阿姨,您买这个包,家里人知道吗?”

        大妈回答:“知道啊,这是儿媳妇送我的。”

        店家松了口气,笑着回应:“哦,这包质量不错,您还可以继续背。”

        大妈急了,“可是我们小区的张大姐说,这个包有问题,我还不知道问题在哪儿!”

        店家摆手:“那她肯定是看错了,这包没问题,我也不收您鉴定费了,回去吧。”

        从始至终,店家都没有像那位张大姐,戳穿假包的真相,更没有八卦地批判儿媳妇的行为。

        年轻时,我们总以为“语不惊人死不休”才算本事,可年岁渐长就会懂得,守口如瓶,更是修行。

        别人的苦,我们可以爱莫能助,但没必要大肆声张;

        别人的生活,我们可以一知半解,但不该添油加醋;

        别人的选择,我们无法感同身受,但至少能做到尊重和包容。

        知人不评人,知事不声张,给他人以善良,给岁月以慈悲。

        不争辩,是不纠烂事的格局,更是专注自我的智慧;

        不责备,是宽以待人的胸怀,更是躬身自省的修养;

        不评论,是将心比心的情商,更是悄无声息的善良。

        愿你我都能明白,眼睛总盯着别人的故事,就会忘记书写自己的精彩。

        要做自己生命里的主角,而非他人故事的看客。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学会沉默,懂得取舍![79]

  • 岁月不饶人,善忘是高人[146]

  • 余生最好的活法:苦而不言,喜而不语[206]

  • 真正的师者,只做他自己[192]

  • 学会装傻,懂得扮哑[303]

  • 原来,这就是 “乌鸦定律”[490]

  •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408]

  • 人的修养,体现在言谈的细节上[658]

  • ​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732]

  • 无论和谁相处,都要懂得“闭嘴”[733]

  • 人越来越沉默,原因不是心寒,不是无奈,而是……[737]

  • 用沉默代替一切![716]

  • 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就是克制自己的表达欲[871]

  • 当你越来越沉默,越来越不想说[783]

  •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1019]

  • 知人不评,知事守口,知理不辩[914]

  • 认知不同,不必争辩,三观不合,不必同行[914]

  • 把话说好了,人生就顺了[1229]

  • 沉默是一种修行,无言是一种境界[1680]

  • 智者不辩,仁者不责,善者不评[127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