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27]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26]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59]

  • 十问时间[142]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42]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52]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180]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13]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6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62]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52]

  • 30秒灭抑郁——用《心经》解读[180]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人生那么苦,全因看不清,放不下,舍不得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229   时间:2022-7-26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7月26日  佛学研究网

        当有一定人生阅历后自然会对“舍得”二字有所感悟。作家贾平凹曾说过:“会活的人,或者是取得成功的人,其实都懂得两个字,那就是‘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其实,舍得不仅仅是求而不得时的“安慰剂”,更是一种重要的人生修行。

        人生那么苦,全因舍不得

        人生那么苦,全因看不清,放不下,舍不得。

        当年,佛陀在菩提树下证道时便感叹: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其实,生命本应是觉醒、清净、自由的,但因妄想、执著迷失了本心,于是认贼为子,不断向外追逐、抓取、贪执,以致长劫随业流转生死,饱受众苦煎迫。‍

        若想从这没完没了的痛苦轮回中解放出来,唯有以慧剑彻底斩断无明愚痴,看清一切法无我,即使万般不舍,也终须舍弃。如此,才有可能根除“惑业苦”的无尽延续。如《心经》云: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若怀有丝毫有所得的迷惑之心,内心便被挂碍系缚,渐渐生出种种恐怖,难以息灭妄想,证得究竟涅槃。“舍得”的重点,不在“得”,而在“舍”。因为,“舍”为因,“得”是果,智者当因上努力。‍

        “舍得”的三重境界

        “舍”说起来简单,做起来着实不易。有情众生纵然感受到种种痛苦,但面对自己所贪爱的境界,仍旧会飞蛾扑火般一头扎进去。因此,修舍心还需一步步来。

        舍五欲尘劳 得知足常乐

        首先,可以从舍离对五欲尘劳的执著开始。所谓“五欲”指的是财、色、名、食、睡等五种欲望。这经常会被误解为,要我们厌恶物质享受,不求上进,自苦自虐。如果这样,那的确是消极厌世的。

        事实上,真正要舍的不是拥有之物,而是对拥有的贪爱和执著。比如,当我们通过修财布施,舍弃对财富的执著,依然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赚取生活所需、合理使用、承担责任,但绝不会将生命重心系缚于财富之上,不择手段,患得患失,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慈悲利他,造福社会。

        当内心逐渐放下尘劳贪执,少欲知足,便能慢慢体会到幸福其实很简单,活着也无须那么辛苦。‍

        舍烦恼执著 得自在清凉

        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舍弃对贪嗔烦恼的执著。

        从理性上来说,没人喜欢烦恼。但现实中,我们其实很享受贪、嗔之心带来的“快乐”。比如,贪的当下,感受欲望被满足的“快乐”;嗔的当下,感受内心怒火被释放的“快乐”。但这种“快乐”只是一种饮鸩止渴式的假象。当欲望和嗔恨被不断“喂养”壮大,终有一天会膨胀到将我们的理智乃至生命吞没。

        因此,看到贪嗔执著背后的巨大陷阱和隐患,学会用智慧慈悲面对情绪、处理事情,自然能享受到无贪、无嗔的清凉自在。‍

        舍自我解脱 得无上菩提

        舍的最高境界,是舍离对自我解脱的执著,那便是佛菩萨的境界。

        这对凡夫众生来说,也许难以理解。但当我们不断听闻正法,依教奉行,烦恼尘垢越来越轻,内心越来越调柔轻安,证得自他不二之时,便能发起真实无伪的广大菩提心。由此,不再执著于个人解脱,而是以带领如母有情共同解脱为使命,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找回本自具足的如来智慧德相,得无上菩提。‍

        “舍得”中含藏着世出世间的大智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和实践。既可以是人生低谷期的“安慰剂”,也可以成为对治凡夫心。斩断轮回的锋利慧剑,愿大众体会其中真意,舍一切系缚,得自在无碍!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201]

  • 当你心累了就默念这三句话,不论什么事,都会改变![320]

  • 7种比喻,道尽人生[296]

  • 百岁高僧讲修行心得,颠覆90%的修行人![382]

  • 许多事情,看似容易,做起来却很难[297]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403]

  • 人贵三气,修正气,养清气,化怨气[375]

  • 送给晚上睡不着觉的人[459]

  • 定期除去心里的杂草[471]

  • 痛苦和情绪都是“想出来的”[417]

  • 成年人的放下:一半是理解,一半是算了[862]

  • 空有无碍,进入中道的平衡实相[381]

  • 记住这四句话,到哪里都能自在[555]

  • 一个人真正走向强大,要经历三次放下[548]

  • 人生要学会三“放”,更自在![549]

  • 真正的强大,是允许一切的发生[582]

  • 蒋勋:舍得,舍不得[562]

  • 佛菩萨半睁着眼的秘密,原来如此[552]

  • 随缘就是家乡,放下就是道场[668]

  • 人生如茶,放下即是拥有[4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