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芒种:心是一亩田,苦乐自己种[144]

  • 疗愈自己的6种方式,迷茫时看一[107]

  • 禅并不一定要静坐,但是要有静[142]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134]

  • 这是禅师,为你洒下的一片月光[107]

  • 清茶饮语[121]

  • 《心经》与宋代文人创作[121]

  • 琴与禅的“无言”之美[128]

  • 对松悟禅[142]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59]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70]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76]



  • 本站推荐

    用这15个美好的名字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4佛教历史 >> [专题]b4佛教历史 >> 正文


    临济、云门、曹洞三宗在宋代的传承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1241   时间:2022-7-2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7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宋代一般佛教徒著重修持,故禅净两宗最为流行。宋初,云门和临济并盛于各地(禅家五宗内沩仰数传以后即不明,曹洞与法眼当时也都不振)。

        临济宗由风穴(汝州)延沼(896—973)上继兴化存奖(830—888)的系统传承而下。其后各代为首山省念(926—992)、汾阳善昭(947—1024)、慈明楚圆(986—1039)。楚圆的门人黄龙(隆兴)慧南(1002—1069)和杨岐(袁州)方会(992—1049),分别开创了黄龙、杨岐两派(和临济等五宗合称七宗),都盛行于南方。

        南宋时,杨岐且进而成为临济的正统。杨岐方会再传为五祖法演(?—104),三传为佛果克勤(圜悟,1063—1135)。佛果克勤曾就云门宗雪窦重显的著作《颂古百则》加以发挥、讲说,门人录成《碧岩录》,为禅学名著。他门下有虎丘绍隆(1077—1136)、大慧宗杲(1089—1163),都在江浙一带活动。大慧提倡看话禅,其影响尤为久远。后来黄龙、杨岐两宗还远传于日本。

        云门宗在宋初也很占优势。得香林澄远(?—987)一系再传的雪窦重显(980—1052)著《颂古百则》,大振宗风。仁宗皇祐元年(1049)汴京新创禅院,即是请云门五世的大觉怀琏(1009—1090)去住持的。

        其另一系由缘密圆明三传的灵隐契嵩(1011—1072),祖述《宝林传》,反对天台宗所信奉的《付法藏传》之说,而厘定了禅宗的世系为二十八祖,著《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及《传法正宗论》。他强调禅为教外别传,一反当时禅教一致的常见。他还针对其时辟佛的议论作了《辅教篇》等。由于他擅长文章,得着仁宗和在朝的官僚们的称赏,他的著述也被许入藏流通,这更加强了云门的宗势。

        但到南宋,此宗即逐渐衰微,其传承终于无考。

        此外,曹洞宗仅洞山嫡传的云居道膺(?—902)一系,绵延不绝,从六世芙蓉道楷(1043—1118)以后渐盛。再经丹霞子淳(1064—1117)传弘智正觉(1096—1156),提倡默照禅,与看话禅并行。又丹霞子淳一系,在天童如净之后,传入日本。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净慧长老生活禅与佛教中国化的传承发展[439]

  • 宋代永安道原和《景德传灯录》[412]

  • 俗语“前门不点灯,后院不亮堂”,究竟啥意思?有何讲究?[484]

  • 清初临济宗天童、磬山二系的传承[700]

  • 被香板打得开悟的老和尚临济禅师[1078]

  • 宋代译经目录考[794]

  • 一声棒喝,你悟到了什么?[1152]

  • 宋代的佛典翻译与经录编撰[1179]

  • 净土法门在宋代的盛行与禅教思想对儒家的影响[1230]

  • 宋代禅宗丛林组织制度辨析[2079]

  • 唐密法脉传承[2332]

  • 一起回宋代,寻找传说中的九位黄檗祖师[1902]

  • 黄檗花开自有时:寻找宋代黄檗[2035]

  • 这一喝,如踞地金毛狮子,震撼五百僧人[2575]

  • 以心传心 唯传见性——略说禅的传承和修持[2585]

  • 不立文字,禅宗是咋传承和交流的?[3392]

  • 宗派、宗风与北宋中后期曹洞宗的传承[3020]

  • 临济禅机千古风流[2301]

  • 云门宗在舒州地区传承与发展研究[3975]

  • 佛门中的“传灯”只是手递手传莲花灯?看完才知它的意义这么深远[316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