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3日 佛学研究网

《咏廿四气诗·大暑六月中》
[唐] 元稹
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
桂轮开子夜,萤火照空时。
菰果邀儒客,菰蒲长墨池。
绛纱浑卷上,经史待风吹。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解》里说:“大暑,乃炎热之极也。”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时节。
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通纬·孝经援神契》里说:“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
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
大暑时节天气湿热,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故名腐草为萤;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是为“土润溽暑”;而在这雨热同季的潮热天气下,天空中随时都会形成雨水落下,所谓“大雨时行”。
大暑期间不仅高温闷热,且多有暑雨湿气,暑湿交织之下,酷热之感更甚。
在这种酷热的天气下,更需要我们保持一种平和安定的心态。白居易有诗云:“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只要愿意安定下来,保持心平气和,即使烈日高悬暑气蒸腾心中亦有如凉风拂过。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