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06]

  • 管理健康最好的方式:放下破事[114]

  • 中国十二时辰,诠释了我们的一[126]

  • 渡人是一种格局,渡己是一种智[183]

  • 学会给自己“刹车”[134]

  • 8个心灵成长与自我疗愈法则:我[106]

  • 接纳,是生命最好的温柔[149]

  •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146]

  • 作为一个修行人,你是否做对了[128]

  • 白话《梁高僧传》丨昙无谶②[112]

  • 去靠近滋养你的人[160]

  • 人性的错误,就是赢了利益,输[147]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二十四节气之小寒|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后半生的风水,从扔掉这三样开始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774   时间:2022-7-20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7月20日  佛学研究网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深陷于这红尘中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烦恼。

        为了这些烦恼,我们浪费过时间,走过少弯路,生过闷气,但当一切都过去后,才发现,这个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无法化解的烦恼,一些不过都是自己在为难自己罢了。

        人到中年,经过了浮沉冷暖,就该静下心来为自己的后半生做些打算了。

        生命无常,我们不过都是这个世界的过客而已。

        既为过客,何须执着。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开始明白,有些事情,注定无法左右,总要学会放手,懂得随缘。

        所以,为了后半生的无忧,我们势必要对一些东西放手,明白了,自然也就放下了。

        1 扔掉对欲望的过度追求

        知足常乐,执着于欲望,终会被欲望吞噬。

        佛说,人间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

        人世繁华,烦恼千千万万,但归根结底都是“欲望”在作祟。

        当你经历的足够多后,就越明白,幸福从不是物质的满足,而是内心的安定。

        中国当代知名书画家启功,是清代雍正皇帝的九世孙。

        他一生饱经风霜,晚年已然名满天下,许多商贾巨富不惜重金求其墨宝,然而面对送上门的巨额财富,启功却不为所动,依然保持着一代宗师的风范。

        启功的书法在市场上价值颇高,1996年启功将在香港义卖所得的163万元人民币,用作帮助贫困学生的奖学助学基金,却坚持不肯以他的名字命名。

        因为他的书画价值,许多人耗费千金而不可得。

        有一次,一位房地产开发商听闻启功出场,便准备好笔墨纸砚请他为自己的楼盘题字,而且润笔费相当可观。不料启功脸色一沉道:

        “你准备好了笔,我就一定得写吗?那你准备好棺材,我还要往里跳啊?”,众人大笑,开发商只得悻悻而出。

        启功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倡导者,他一生无儿无女,个人所得全部捐给北京师范大学,自己却住在简陋狭小的房子里,纵观他一生所为,便对这句话的最好的诠释。

        对欲望的追逐太过刻意,太过执着,自然就会疲惫不堪。

        沉迷享乐,随心所欲,虽然得到了一时的美好,但却丧失了自我的主宰。

        就像西方哲学家康德所认为的那样:“真正的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自律即自由。”

        生活原本是很简单的,但我们却只专注于了对物质的追求,忽视了近在眼前的幸福。

        知足便会常乐,毕竟我们所渴求的欲望,到了离开人世间时,都化为了过往云烟。

        2 扔掉对未来的焦虑

        生活总会给你答案,时间未到,如何明了。

        人总是会想太多,所以,会觉得太苦、太累,会在变化来临时,觉得无能为力,会绝望……

        殊不知,替未来还没发生的事感到忧虑,纯属是自寻烦恼。

        杨绛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所谓人间一场,重要的不过是找到内心的清空安宁。

        一个年轻人四处寻找解脱烦恼的秘诀。

        他见山脚下绿草丛中一个牧童在那里悠闲地吹着苗子,十分逍遥自在。

        年轻人使上前询问:“你那么快活,难道没有烦恼吗?”

        收童说:“骑在牛背上,简子一吹,什么烦恼都没有了。”

        年轻人试了试,烦恼仍在。

        于是他只好继续寻找。

        他来到一条小河边,见一老翁正专注地钓鱼,神情怡然,面带喜色,于是便上前问道:“你能如此投入地钓鱼,难道心中没有什么烦恼吗?”

        老翁笑着说:“静下心来钓鱼,什么烦恼都忘记了。”

        年轻人试了试,却总是放不下心中的烦恼,静不下心来。

        于是他又往前走。他在山洞中遇见一位面带笑容的长者,便又向他讨教解脱烦恼的秘诀。

        老年人笑着问道:“有谁拥住你没有?”

        年轻人答道:“没有啊?”

        老年人说:“既然没人捆住你,又何谈解脱呢?”

        年轻人想了想,忧然大悟,原来是被自己设置的心理牢笼束缚住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只要我们活在当下,努力做好了手边的事,生活是从不会亏待我们的。既然这样,又何须焦虑。

        时间更替的节点本无意,但人终归是乐观的,所以都满怀期待的赋予它新旧改变的意义,计划着将来自己要怎么改变。

        这也就是丰子恺所说的:“不乱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所以,未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未来总抱有焦虑,当下也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命不凡”。

        3 扔掉无效的社交

        真正的人脉,不是你认识了多少人,而是多少人认识你。

        作家李小墨就明确指出“能力是1,人脉是后面0,没有这个1,后面再多零也没有意义。”

        很多的时候,是我们疲惫的,并不是生活本身,而是我们无故为生活增添的那些负担。

        社交的本质,是为了提升自己,但我们所参与的众多社交,只能让你越来越没底气,越来越不自信,变得浮躁、焦虑。

        所以,越是聪明的人,在社交上花的时间越少,因为他懂得:人脉不在别人身上,而是藏在自己身上。

        香港第一位女特首林郑月娥,自大学毕业加入政府公务员后就非常忙碌,随着职位的升迁,社交活动越来越多。

        但她对于社交的分寸拿捏得很到位,尤其在生了孩子后,她更加慎重地选择社交活动。

        有次她在电台的采访里说:

        “我无论多忙都会回家吃饭,更会推掉很多慈善晚会、筹款活动。六点后的应酬我基本不参加。”

        在她眼里再多高级名人参与的晚宴都比不上跟家人一起吃饭重要。

        再上流的社交都有曲终人散的虚无,但家人是永远的归属。

        社交的意义,无非是有两样:一、获得精神上的陪伴,二、获得物质上的交换。

        时间流逝,繁华落尽,渐渐的我们都发现有些社交只能给你一时的快乐,并不能带给你长足的进步。

        这些社交,便是“无效的社交”,也就是我们要舍弃的对象。

        因为,无效社交并不能给你的生活和精神带来任何的愉悦和进步。

        所以,与其去各种社交场所广撒网,倒不如在优质的独处中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样才能去遇见更优秀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你若盛开,蝴蝶自来”。

        这世上确有风水一说,但对我们而言,最好的风水就是那个内心强大,无畏无惧的自己。

        在《给你一颗子弹》一书里有一句话:

        “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活得好从来不难,只要你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从这繁华之中脱身而出,学会将复杂的生活简单化,幸福自然能如约而至。

        千帆过尽,大道至简,愿我们都能不念过去,不畏将来,抛开苦恼和执念,做生活真正的智者!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你的情绪,身体一直都记得[418]

  • 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439]

  • 为什么别人生活愉悦,而你越活越焦虑?这3条经验学起来……[583]

  • 很多朋友都是从此绝交的,故事很短,却说穿了人性![590]

  • 够得着的幸福,才是你的[524]

  • 人际交往,四个万能法则,很实用[580]

  • 善与人交的秘密:善运心理投射,人缘越来越好[609]

  • 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630]

  • 四句话教你摆脱焦虑,快速停止胡思乱想[742]

  • 几乎所有焦虑,都源于一个小问题[829]

  • 克服焦虑,五种不为人知的自然方式[893]

  • 越努力,越焦虑,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1142]

  • 总在后悔焦虑中度过?别怕,觉者的四个方法教你打败焦虑、成就自己![1114]

  • 别活在别人的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1299]

  • 内卷时代如何才能摆脱焦虑?[1927]

  • 内卷时代,如何才能摆脱焦虑?弘庵法师:只须做到两个字[1507]

  • 释放烦恼,焦虑,会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1456]

  • 生活不顺时,牢记这四句天规,福报自然来[1707]

  • 梁漱溟:人生有三种态度,逐求、厌离和郑重[1969]

  • 尊重别人就是你最好的风水[155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