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10]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28]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38]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52]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43]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66]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8]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11]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7]

  • 十问时间[192]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13]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3讲座会议 >> [专题]a3讲座会议 >> 正文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4(上)
     
    [ 作者: 梦参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728   时间:2022-7-13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7月13日    佛学研究网

        上次我们讲“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智是能观的,以此能观之智,证得了所证之理。能观之智,无智,不执着。能观的智不执着,对于所观的理,能观的不执着,所观的也不执着,这个是不执着的含义。就是我们修道的人,不论小乘、中乘、大乘,三乘修行人以什么为来修行呢?就是智慧,以能观之智,般若的智慧照一切法皆空。因为有这个智慧,这个智就是空智,由空的智慧而得到的理,得到诸法之体,诸法之体本无,法性如空。因此我们所看的一切法有,不见空,这个有不是真有,是假的,空华。眼睛发花了,看什么都是两个三个,其实不是,一个也没有,叫眼见空华。就拿这个来作比喻,在这个无智亦无所得的上头成就道业,成就菩提智慧,成就菩萨道。

        解释这句话,“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无法可得的,菩萨行菩萨道没有一法可得,那所证得的涅槃也没有涅槃可证。咱们在金刚经上讲,佛告诉须菩提,没有一个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得,这一点须菩提是体会到了。心经也如是,依着般若波罗蜜多的智慧,才能够使你的身心无挂碍,无挂碍就是什么执着都没有了。因为一有执着,就有恐怖,有忧伤,有烦恼;要是什么都没有了,你还挂碍什么呢?是空的。人经常讲“心空及第归”,形容词,没有挂碍就没有恐怖,一切颠倒梦想、虚假、妄想全部不存在,证得究竟涅槃了。

        因为我们平常修行的时候,无论哪一位道友都是有目的的,想有所得,这个得是想从得到无得。例如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念阿弥陀佛的目的就是想生极乐世界,生到极乐世界就是无所得。得到什么?极乐世界不是真实的,也无所得。因为无所得,一切菩萨(菩提萨埵就是指着菩萨说的)既然无所得了,心里无挂碍。凡是有得,就要顾虑到失掉。有得有失,你得到了顾虑失掉。所以菩提萨埵所修行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所得,也没个失掉。得既无得,也无所失,没有任何顾虑。所以才说无有恐怖,把这一切有所得有顾虑都叫颠倒梦想,颠倒梦想证不到究竟涅槃。这个无所得是什么?是大般涅槃,佛的不生不灭究竟境界,那菩萨还是得到了。得到什么?智慧。所以我们学佛学经要学明白了,这不是物质,你得到个什么东西,等你明白的时候,你有什么得到?什么也没得到,就这个含义。说菩萨无所得,但是他真正得到了。得到什么了?智慧。智慧是空的,不是有形相的,空慧,所以叫无所得,就成就了,究竟成就了。
         
        在一切诸法的性,性是体,本来是空的。一切诸法之相,相依性起,缘起的,已经证得它了,了解到了,都是空的。有方便的空,就是大菩萨。没有方便的空,就是堕入二乘地。二乘地是有得,他有执着,有涅槃可证,有烦恼可断。凡是没有方便善巧的,没有方便空慧的,都堕在二乘地;要有方便空慧的,无所得,没有什么能得,也没有什么所得,那才能达到无上菩提。
    空有两种含义,一种行空,一种不可得空,空还得个什么呢?二乘人证得涅槃,他认为有能证、有所证,了了生死,证到涅槃,这是暂时方便乘,不是究竟义。二乘人把这个当成究竟义,就执着,他没有方便善巧的空慧。他证得了空慧,那个空慧就不能起方便善巧,不利益众生,就堕入二乘地。大菩萨行方便善巧道的时候,他无所得,他是方便善巧。因为他有智慧,方便善巧慧,所以他能够直至菩提,能够证得菩提。
         
        咱们学般若波罗蜜,就是学这个方便善巧的观慧,要有方便善巧观。这个观产生智慧,什么智慧?照诸法皆空。这就是前头第一句话,“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用般若智慧照见诸法皆空。空还有什么得吗?还有能得所得的吗?全是空的。这个就叫般若方便善巧慧,菩萨有,二乘人没有,因此他照见诸法皆空。我们前头讲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六度一切因缘的相,这些相都是因缘相,乃至于能证的般若智慧,所证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能证所证都没有物质,全是空的。为什么?无所得,能证的智慧,所证的智慧,能所合一了,只是一个智慧。
         
        修行的时候是无所得心修行的,证得的时候是证得无所得的心,能行的无所得,所证得的无所得,这样子心还有挂碍吗?所以心无挂碍了。因为无挂碍,就没有恐怖。咱们一般的得到个什么,就怕失掉。这都是世间相,只有凡夫得到了财富才怕失掉,为什么?保不住。世间的财富是五家共有的,你得到了,你会失掉。贼偷,给你偷掉了。火烧,失火给你烧掉了。发大水,水淹,那就淹的没有了。还有一种,不孝的子孙,你的不孝儿女败坏你的家业。国家可以没收你的。所以你的财富、你的一切物质东西是五家共有的,这五种的因缘都会让你失掉的,那你的心就长时间的有挂碍,这叫患得患失。
         
        你心空了,什么都没有了,一切挂碍没有,这叫达到法空义。所以在大般若经上讲,你能达到一切法自性性空,证得般若波罗蜜多,就是无上菩提,能够转妙*轮,能够度无量众生。但是把这些所得的得无所得,没有一念心在这上起执着,也没有“我是证得了一切诸法性空,我是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要有这种的思想,没有证得,他有个能证,还有个所证,他不能转微妙*轮。要能够认为一切皆不可得,以不可得的智慧,证得一切诸见皆没有,全是虚妄的。因为没有妄见,得到真实,没有颠倒梦想的烦恼。凡夫就是在颠倒梦想中,一会得了,一会失掉了,一会有所得。假使有所证、有所得,那个就叫颠倒妄想,颠倒梦想就这样解释的。
         
        菩提萨埵是指着人说的,就是大菩萨,就是觉有情。依着菩提萨埵这些大菩萨是指人说的,般若波罗蜜多是约法说的,就是菩提萨埵(行菩萨道这些大菩萨)依着般若波罗蜜多的法,达到什么样境界?心无挂碍,什么挂碍都没有,什么颠倒梦想都没有,这叫空一切障碍。能空了一切障碍,那才能证到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他所证的果,才能达到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三世诸佛,举例证,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都是依这个无上的智慧——般若波罗蜜多,才能成佛的,才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一般的翻译,就我们华言的话来说,就叫无上正等正觉。举例说,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一切诸佛叫三世诸佛,他们都是依着这种到彼岸的智慧,才证得了无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能成就正等正觉。成就正等正觉,就是以这个般若的智慧,心无挂碍,一切无所得才能得到。无所得而得,得即非得,得还是无所得。
         
        这一段是说佛,说过去的佛,他们成就正觉了,所以叫如是而来,就叫如来。来即无来,来即是如,如即是来,所以称为如来。如是不动义,来是运动义,如如不动而教化一切众生。虽然为教化一切众生而(幻化的)来到人间示现成佛,这个来而不来,没动的是本体。是幻化的,空身即是法身。幻化身不是真实的,“幻化空身即法身”,有佛世界如是,无佛世界也如是,这叫法尔法界,就是法界的自然现象。
          
        佛是证得了,觉悟了。一切众生没有证得,但是他具足;虽然没有证得,但他具足,具足什么呢?佛性。佛跟法跟一切众生,是三无差别,佛即是法即是众生,众生即是佛即是法;说他含着种子,众生都有成佛的种子。为什么呢?本具故,他本来就具足。但是在很多名相分析起来,佛有三德,这是讲佛的智德。佛要断一切迷惑,断一切惑业,断污染,那叫断德。智德、断德,我证得了究竟,这是有分别的,其实三位一体。智德要了达诸法,圆融无碍,没有差别。因此通达一切法,没有障碍,但是能随众生机。正因为无障碍,能随一切众生的机,佛有无量法门,哪一类众生就给他说哪一类的法,这是佛的智德能随法。断德,佛是断除了一切烦恼、一切惑染,都是净寂了,所有化度众生,他的处不被一切染污所染。就是佛的依止处能够自在无碍,没有束缚;因为断了一切惑,束缚不到的。因此成就了如来的果,这叫转生死而为涅槃。在众生这是生死,在佛就是涅槃。赞叹佛的功德就赞叹般若波罗蜜多,因为般若波罗蜜多是无障碍的,不可思议!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以下就说般若波罗蜜多秘密的神处,把般若波罗蜜多行咒。大家不是要念咒吗?这就是形容咒,作秘密讲,赞叹般若功德的意思。这以下是赞叹般若波罗蜜的功德,就是它有什么功能、产生什么作用。因此在诸佛菩萨他证得般若波罗蜜多,那就不可思议了,神了!咱们称什么事说可神了,说不出来,有一种神妙的意思。因此就把它说成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大家都要学密,神秘,就是咒,神秘的!把这些咒说成这么多,就是前头的般若波罗蜜变成这个咒,变成秘密义。依此深般若证得了涅槃的菩提,这是般若的功用。这个功用不可思议,没法显现,数量非常之广,怎么说都可以。
         
        这上说四种咒,秘密来比喻,比喻什么?这都是比喻般若波罗蜜多的,一个大神咒、一个大明咒、一个无上咒、一个无等等咒四种。把大般若六百卷缩减成心经八十几句话,又把这个缩减到成一个咒语。什么咒?无等等咒。说它神也好,说它明也好,神明都是照了的意思、都是不可思议的意思,没有与它相等的。那就是把大般若变成咒了,没有与它相等的,浓缩。咒,你好记!

        就解释这四句咒,在大智度论里讲得可广了,大家有时间就看看大智度论吧!在大智度论里讲大明咒专门破外道的,种种的念咒。咒语就是浓缩的,很短很短,念个咒就利益人了。如果有些个脑子也不大清楚,记忆力也不好,讲很多经文他没办法摄受,那念个咒吧!不求解了。一般的人批评这个,果亲王他批评“口念糊涂咒”,为什么?你问他这什么意思,不知道,这不是糊里糊涂。“口念糊涂咒”,心里想的“财色名食睡”,那这个咒就念得糊里糊涂,他不知道咒是什么意思。你给他解说咒是什么意思?心经。心经不懂,大般若。大般若再不懂,三藏十二部。就是一句话,一个咒。
         
        咒,以前在印度时候,是专门破外道的。邪门外道的有很多种,编一个咒,有六字真言、四字真言,后来是外道偷佛教的,剽窃佛教。我记得我小时候,大概是几岁,我父亲信外道,什么理门、会道门。那时候我们东北有很多这些外道,有道德总会,就是外道的根源,一些外道的叫道德总会,就讲外道。法不传六耳,他那是六字大明神咒,也叫大明神咒,完了又叫五字真言,做得多秘密。五字真言是什么?观自在菩萨。法不传六耳就是我们常念的,后来你懂得了就是念观自在菩萨。把那个屋子密的拿布都裹上,一点光亮都没有,人还得跪着走,不许拿脚走,跪着匍匐前行。匍匐前行是拿腿跪着往前爬,爬到那去,等他跟你说咒;还拿幕帐蒙上,一点光明没有,完了说什么?观世音菩萨。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4(下)[1517]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3(上)[1411]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2(下)[1404]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2(上)[1438]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1(下)[1083]

  • 梦参老和尚开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1(上)[1683]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1519]

  • 从虚云老和尚的开示谈「看话禅」[2684]

  • 佛有无边智慧,但却拒绝回答10个问题[2342]

  • 历代宗门大德开示观心法要[2199]

  • 《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2370]

  • 弥勒笑什么[2501]

  • 佛经中有关职业与财富问题的开示[2774]

  • 这可是做人的本分啊![2273]

  • 两千多年前佛陀讲了一个故事,告诉你人生是什么![2497]

  • 农历十月初十,当代高僧梦参长老圆寂纪念日[4216]

  • 梦参老和尚:我亲近过的几位大德[2231]

  • 梦参长老30句法语开示,一生受用[2963]

  •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直谈[1657]

  • 修行时要善用其心 不要辜负光阴[2718]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