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学佛之人如何修学念佛,才不走[137]

  • 人与人之间,有“因”必有“缘[123]

  • 失而不怒、得而不骄、静而不争[115]

  • 佛菩萨只用了这九句话,就破解[170]

  • 做人,不能太飘[116]

  • 禅门公案:从心流出[107]

  • 你怎么穿鞋,就怎么做人[190]

  • 影响命运的"种子法则",竟如此[175]

  • 学会哄自己开心[155]

  • 李泽厚:“闲愁最苦”与“何时[173]

  • 千万别低估,一个独来独往的人[172]

  • 上、止、正,老祖宗三种大智慧[194]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A2菩提文库 >> [专题]a2菩提文库 >> 正文


    知止
     
    [ 作者: 蓝莲花   来自:网络   已阅:957   时间:2022-6-29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6月29日    佛学研究网

        人这一生,其实都在自渡。
     
        走过漫漫风雨人生路,行至中年豁然时,才会真正明白,真正的智者,贵在知止。
     
        内心做得到收放自如,才能构筑一个自洽的精神世界。

        01止住贪念
     
        这世间最干扰人心的,莫过于一个“贪”字。
     
        因为有了贪念,欲望的牢笼则会困扰人心。真正聪明的人,及时清除内心的欲望,时刻保持内心的清净。
     
        从前,有个农民打算买一块土地,他打听到有个人想卖地,就赶到那里去问问。

        卖主告诉他:“买我的土地是很划算的,给你一天的时间,你用自己的脚步能圈出多大的土地,都只需要一百两银子。但是如果天黑之前回不到起点,就连一寸土地都得不到。”

        农民果断答应了,交付了一百两银子,接着就开始马不停地赶路。
     
        在内心欲望的驱使下,从清晨到黄昏,一刻都不愿意歇息,企图圈出很大的土地范围。
     
        眼看着太阳即将落山,农民的心里开始着急:万一天黑之前赶不回原点,那可就连一寸土地都没有了!
     
        尽管他拼命地往回奔跑,路途茫茫,农民终究是在未到达原点时就累得倒下了。
     
        人性中最大的弱点,就是永无止境的贪念。
     
        当你控制不了内心的欲望,心灵就无一寸清净之地。
     
        面对时常而来的欲望之诱惑,只有随时止欲,才会拥有轻装上阵的人生。

        02止住烦恼
     
        佛曰:“烦恼由心起,凡境由心造。”
     
        人生在世,总会被种种烦恼困扰。
     
        若是心存宁静,则无烦忧之事;若是心存善念,则无可憎之人。
     
        从内心止住千般忧虑,世间烦恼的杂音便会从你的耳边消失。

        传说有个和尚,每当他准备坐禅时,都觉得有个大蜘蛛趴在他的肚皮上,他每次都因此恼火,根本无法静下心来修禅,无奈之下只有向师父求救。

        师父告诉他,再被蜘蛛干扰时就拿一支笔在那个蜘蛛身上画个圈。和尚照做后果然安然入定了。
     
        可是,待他做完功睁开眼睛发现,那个圈其实是在自己的肚皮上。
     
        和尚恍然:烦恼并非来自于蜘蛛,而是源于自己的心不够静。
     
        很多时候,我们都如同那个修禅的和尚一般,总是将烦恼的根源归结于外界外物,却不曾思考自己是否做到了心静。
     
        烦恼也是一天,快乐也是一天,人生短暂,何必自寻烦恼!
     
        真正的无忧,不在于耳边无声,而在于内心安静。唯有止住内心的不平静,才可走出被自己圈住的“烦恼地”。

        03止住悲伤
     
        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言:“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人生在世,没有谁的路途是一帆风顺的。
     
        应对挫折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外界的转机,也并非别人的帮助,而是来自你止住悲伤和丧气的韧劲。
     
        面对的环境越是糟糕,越要守住内心,境转心不转,才是炼心之道。

        王阳明先生在二十四岁的时候,再一次会试落榜。在发榜现场,很多落榜的考生痛哭不止,唯有王阳明神情淡然。
     
        众人皆以为王阳明伤心过度,纷纷前来劝导,试图帮他打开心结。
     
        可王阳明却笑道:“你们以落第为耻,我以落第动心为耻。”
     
        真正体现一个人心性修养的,是遭遇不顺时的表现。当挫折来临,任你千般悲伤都无济于事,反倒只会影响了心绪。
     
        假使你够聪明,那就学会止住悲情,别让坏情绪遮住了前方的万丈光芒。

        《小窗幽记》云:“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当环境复杂如花繁叶茂、柳密如织时,能够保持内心从容的,才是有手段的人;在狂风骤雨中能够站稳脚跟的,才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修为。
     
        知止,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止住贪念,才能够不为诱惑所动,内心才会坦然;止住烦恼,才会清除内心的繁杂,从而获得人间好时节;止住悲情,才会厚植宽宥和仁爱,去传递温暖向善的能量。
     
        懂得知止,才能解开心灵的枷锁,精神世界才会更加广阔!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知足、知止、知趣[856]

  • 知足、知止、知趣[763]

  • 知止[678]

  • 古训:遇事“知止”,是一个人极高的智慧[5142]

  • 人生三大智慧:知足、知止、知常[191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