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日 佛学研究网
今天是六一儿童节,作为家长,谁都期盼自己的孩子有智慧,但很多父母甚少关心孩子的人格修养。怎样教育孩子,释迦牟尼佛有三种教诲:
1、顺从(即尊重)
2、懂事(即智慧)
3、有情(即慈悲)
如何教孩子顺从?
童年是教育的源头,而溺爱,无异于将毒药下在水的源头。儿童所要求的东西,一旦拒绝之后,无论怎样哭泣恳求,也不可再给他们,除非你有意教他们变得没有耐性、执拗。需要指出的是,这里说的顺从,指的是对理性的服从。孩子所顺从的,必须是父母明智、理性的决定。否则,父母的威信会荡然无存。
从佛法角度而言,顺从与尊重,能得七种利益:敬佛、敬法、敬僧、知礼守矩、习得禅定、能精进,不放逸、懂得嘘寒问暖,关切他人。
从世间法而言,当今社会,不是讲究个人有多少才能,有多高学历,主要是要社会大众能肯定你,接受你。子女如果有顺从、服务的精神,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就会受到大家的肯定与欢迎。
如何教孩子懂事?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好榜样。父母平时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同时带给孩子一个好生活圈,养成开口就说积极、正面的话的习惯,不抱怨社会国家,而是反省自己。这就是不花钱、无形中、随时随地的积善积德。
在《吉祥经》中,佛陀提出“孝养父与母,妻子当摄受,正业无混浊,是最上吉祥。”意思是我们自己对父母行孝,提高自身道德和修养,妻子与孩子也会受到影响,行孝、守正。
什么是好儿女?就是他具有孝顺、感恩的心性。所以教育孩子,要让他从小培养感恩的观念,不但知道感谢父母的恩惠、老师的恩惠,也能够感谢社会的恩惠、国家的恩惠。他有这个感恩的观念,就是他的智慧,有助他开创美好前途。
如何教孩子“有情”?
对儿童来说,如果能得到慈悲的教育,前途必然很光明。慈悲心是各种善行的根本,大致可分为两方面,第一种是救苦救难,第二种是戒杀放生。我们教训子女,要从小培养他们的仁爱心,看到小动物遇到困境,例如飞蛾赴灯,小虫被捕,鸟雀受伤,蚂蚁被踏......都应本着慈悲的智慧,尽心尽力加以方便救护。
一个孩子若从小懂得慈悲,就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与慈悲相伴的品性是忍耐与宽容,一个心胸宽广的孩子运气不会太差。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角色互换的方法,摆脱自我为中心,学会心中有他人和宽容他人。孩子学会了忍耐与宽容,就学会了如何赢得朋友,有了朋友,孩子才会体验到集体的重要性,健康成长。
佛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尊小菩萨。
值此六一儿童节之际,祈愿世间所有人:
对儿童视若珍珠宝玉,
对儿童赐予慈颜爱语,
对儿童倍加爱护教导,
对儿童尊重鼓励帮助。
祈愿天下所有孩子在佛菩萨的加持下,健康成长,福慧双增!学习欢喜,成为孝贤良才,善愿皆成!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