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讨好别人的背后,是压抑的自我[103]

  • 没有完美的人生,只有最好的年[11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129]

  • 没心眼的老实人,请记住这几句[139]

  • 佛教中的三身佛、三世佛、三尊[138]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59]

  • 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闻法,答案[143]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94]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209]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215]

  • 十问时间[190]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20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C2禅宗禅学 >> [专题]c2中国禅学 >> 正文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 作者: 觉醒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475   时间:2022-5-7   录入:wangwencui


    2022年5月7日    佛学研究网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时候,禅师常常以不着边际的禅语,或者反问,抑或是棒喝等方式来斩断学徒的妄念,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绝境下豁然悟道。

        何为祖师西来意

        “祖师西来意”是禅林中的常用语,又称“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精髓。在禅林之中,有许多记载“祖师西来意”的公案。

        如学僧问马祖:“离四句,绝百非,请师直指西来意。”马祖回答说:“我今天太累了,不能回答你,去问智藏禅师吧!”学僧乃去问智藏,智藏说:“为什么不向马祖请教?”学僧:“马祖让来问你。”智藏说:“我今天头晕,不能回答你,去问百丈怀海吧!”学僧问怀海,怀海说:“我也不会。”

        面对学僧对“祖师西来意”的提问,不管是马祖还是智藏,抑或是百丈禅师,都没有给予直接回答,他们是通过暗示的方式来告诉他,“西来意”只能依靠你自己去体会,而不能直说的,所谓“开口即错,拟议即乖”,如果说出来就不是“西来意”了。

        你本自具足何须外求

        在禅宗史上,也有许多禅宗祖师通过反问的方式来截断禅子的妄见情思,从而使他们在“言语道断,心思路绝”中开悟。

        马祖道一禅师在开法传禅的过程中,有僧问他:“如何是西来意?”师云:“即今是什么意?”马祖用反诘语表示对此无法用语言答,让他自己省悟。

        《景德传灯录》中记载,大珠慧海禅师初参马祖时,马祖问:“来此拟须何事?”慧海答:“来求佛法。”马祖当即斥责:“自家宝藏不顾,抛家散走作什么?我这里一物也无,求什么佛法!”慧海又问:“阿那个是慧海自家宝藏?”马祖便说:“即今问我者是汝宝藏,一切具足更无欠少,使用自在,何假向外觅求?”慧海禅师于是顿然觉悟。

        修行人应不忘失正念

        一个修行者,在精进勤修戒、定、慧,熄灭贪、瞋、痴的同时,要不断亲近善知识,得到善知识的修学指导护助,将会使修学者在修道过程中少走弯路。亲近善知识固然十分重要,但还比不上一个不失正念的修行人。

        修行人若能做到时刻常怀正念,众烦恼魔障就不能侵入,因而佛陀劝诫弟子,应当摄心正念。

        若是一个修行人失去正念,就会常被妄想烦恼所束缚,就会失去各种功德。有的修行人因为长期修行功力深厚,在遭遇五欲六尘烦恼诱惑时,他们能够时刻保持正念,不为五欲所转,各种魔障也不能加害。

        常怀正念之人,就像一个身披铠甲阵前杀敌的英雄,虽然对方人多势众,他因为自身勇武,无所畏惧,这就叫“不忘念”。

        念念在道、不生妄念

        “不忘念”也称为“不失念”,即不忘失正念,也就是常怀正念的意思。凡是与修道不相符的念头都是邪念。修学中常说的正念主要有念佛时念念相继,除念佛之外不起杂念;修习禅定时,念念在道,心中清净无染的禅定境界;诵经时专注诵经,除诵经外不起别念的心境。

        一个修行人,当于一切时中一心专注于持戒、诵经、坐禅、观想,除了修道之外不起别念。如印光法师在法语中说:“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它消灭。常生惭愧心及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功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果能依我所说修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

        修行人时刻要照顾自心,令心不失正念,但有的时候,即便是修行多年的人,也常常会有妄念生起。当妄念生起的时候,当下要让它熄灭,使心常住正念。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年轻人的失眠,佛有方法吗?[480]

  • 禅修的入门实践方法[548]

  • 只有放下,才能做回自己找回自己[820]

  • 佛说远离贪睡的十种方法:试试看哪种好用[843]

  • 心量广大,后福无穷,扩大心量的几种方法![911]

  • 学佛快速入门的方法[1339]

  • 佛陀教导我们理财的方法[1080]

  • 每日念佛多少比较好[1336]

  • 怒火该如何熄灭?佛陀有方法[1199]

  • 再坏的命运,也能用这种方法去改变![2126]

  • 积累资粮与消除业障的五个方法[1749]

  • 修心的十三种方法[2752]

  • 解决问题最高明的方法,就两个字![2171]

  • 六个方法轻松治烦恼[2108]

  • 与人结缘,广结善缘的几种方法[2348]

  • 佛教故事:事实告诉我们 修行的根本是去除“我执”[2313]

  • “立地成佛”,有可能吗?[1906]

  • 禅定的五种障碍和对治方法[2387]

  • 用这八种方法,激发、巩固自己的菩提心![2079]

  • 心动从哪里来?[2887]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