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6日 佛学研究网
入定的心好比纯银,白色、可塑,因为它不含杂质。
我们可以随意把它做成任何物件,又快又容易,不必浪费时间钉起来烧炼、去杂质。
没有定力的心,好比仿银或者掺杂质的银:又硬又脆又黑,因为它混杂了铜与铅。
杂质越多,价值越低。因此纯净的心好比纯银。
各种熏暗心智的念头,好比使银发黑、发脆、发钝的杂质。
如果我们让杂念与心混杂起来,把心变成了仿冒的银。不会有清净。
这样的情形下,心不能寂止。不过如果我们把污染心的各种想法、念头拨到一边,它会坚定地依照正道的道支,在定力中确立起来。
心一旦走上正道,得小心看守,好比我们严防路给冲垮一般。我们得不停地巡查,寻找沟槽与凹坑。哪里需要修整,立即补上。
如果不立即修补,放任它,到了一路坑洼或者冲垮的地步,很难修复。
心走在正道上,干扰它的五盖好比路上的裂纹。不赶快修补,裂纹会越来越宽、越来越深,直到那条路变成一块普通的地皮。
因此,你在培养正道时,不要让自己健忘。如果你让念住走失,让干扰的事物进入内心,构成正道的心态就给破坏了。
你的禅定受破坏、定力受破坏、心回到常态、找不到真正的善德之道。
我们坐着禅定时,如果心不与色身守在当下,就好比有食物,却不看护它。猫狗必定会吃了它。
这里的猫狗,指的是五盖——感官之欲、恶意、昏睡麻木、掉举、存疑;我们喜欢把它们当宠物养着。
转个身,它们就溜进来吃光我们的食物,即本来该从修行中得到的喜乐与福德。
迷路强过睡着。即使你有杂染,能保持这个觉知也强过心不在焉。
知道自己有杂染,可以去克服它们。没有觉知的人,已经死了。
如果你的心不能定驻在一处,好比站在草坪上:如果你在十个不同位置上轮流站,那十处的草会继续长,因为你先这里站上一会、接着那里站上一会、又到别处去站着。
不在同一个地方站久,草就会长。但是如果你真正定下来站在同一个地方,那里的草怎么会长?
脚底站着的那块地方,不会长起草来。同样,【如果你的心定驻一处,念住于出入呼吸,五盖杂染便不会升起。】
我们走的路是一条近路。一条踏平的路。沿着踏平的路走,意思是路上没有杂草与障碍,不需要这里那里停下来,延迟进展。
我们还不知怎样沿这条路走,原因是不会走路。我们与世人走路一样:往前走、转回来、左看右看。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停地相互碰撞、跌到爬起。有时即使无人撞过来,还是踉跄。无人绊脚,照样跌倒。
有时懒散起来,躺下歇息。有时停下来,观赏路上风景。这样做永远达不到目的,因为我们并不专心走路。我们不走路,而是到处游荡。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走路的新方式,这是佛陀的方式。
什么是佛陀的方式? 【佛陀的方式,好比士兵踏步,不像我们前后蹒跚,而是身体挺直、原地踏步、脚蹬地面。】
这样就不累,因为不必走远。如果我们原地走三个钟头,脚下的草就踩平了。草要在那里长,也不能长出地面。
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念住呼吸也一样。如果真正专心,把注意力完完全全只放在呼吸上,而不是跑得无影无踪,那么五盖——过去、未来、好、坏的念头,就进不来、碰不着我们。五盖好比那些草,必然给踩平。恶念、不善巧之念不会在心里出现。
这样的情形下,心不会走上恶趣之路,而是走在越来越提升的正道上。这就称为依照佛陀的方式,沿着踏平的路走。
【修习禅定,好比采掘钻石矿。色身好比一块大石; 念住好比铲子。】
如果你不认真挖掘——也就是说,你在这里那里掘几个浅坑,不在一处深挖,掘上一个月,还不及膝盖那么深。
但是,如果你真的专心在一处深挖,掘的洞越来越深,直到碰到石层。
蠢人碰上石头时,便扔下铲子跑了(这代表那些修习禅定,却忍受不了痛感的人 )。
聪明人遇上石头时,会继续凿下去,直到穿过它,那个时候就找到石头下面有价值的钻石了。如果它是钻石层,一辈子不必再做工了。
真正有价值的宝石与钻石,埋在地下深处,因此如果想找到有价值的东西,必须掘得深。
在表层下不远处找,结果只有沙土,卖起来只值五分钱一担。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