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普劝法界众 同念阿弥陀——白居[11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法汰[148]

  • 人生“泰苦辣”,想出家?点进[164]

  • 内心强大的人有七种特征,他们[183]

  • 十问时间[158]

  • 九句古训,照亮人生[165]

  • 世界上最便宜的长寿药,就一个[173]

  • 这6句口头禅,让你败光好人缘![218]

  • 佛教与外道的区别[144]

  • 佛教与十二星座:漫谈中古时期[182]

  • 白话《梁高僧传》丨竺僧朗[178]

  • 胡适和他的禅宗史研究[171]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谷雨

    二十四番花信风|清明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D2佛教文学 >> [专题]d2佛教文学 >> 正文


    舍得,是人生最高级的修行
     
    [ 作者: 佚名   来自:网络   已阅:2469   时间:2022-5-1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5月1日  佛学研究网

        《卧虎藏龙》中曾说:“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人这一生,就是不断失去又得到的过程。

        得到的更多,失去的也会越多,失去的越多,得到也自然会更多。

        正所谓:“有舍才有得,有得才有舍。”

        舍得,是人生路上的必备修行,更是冥冥之中注定的因果。

        1 不舍不得,大舍大得 

        老子曾言:“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想要有所收获,必先有所付出,不付出,便不会有收获,不懂舍去,便不会得到。

        历史上,晚清重臣曾国藩也曾面临过这个问题,曾国藩成功打下武汉,凯旋归来后,他部下的很多人却另投于他人。

        经过调查,发现这些人都投奔于自己的好友胡林翼,曾国藩很是不解。

        此时,有位同僚告诉他:大战之后,曾国藩手下论功奖赏之人仅有百分之三,而胡林翼却高达百分之二十。

        面对如此大的差距,换作是任何人,都愿到胡林翼手下做事。

        曾国藩听完后深感惭愧,从此以后,每当打了胜仗,他便在奏章中称赞军师的智谋,将士的勇气,绝口不提自己的功劳。

        并且自己的部下想求财富,他便给财,想有前程,他便举荐,就这样,在日复一日的人心累积和舍得中,曾国藩的部下士气大增,获战无数,他也成为一代重臣。

        星云大师曾说:“凡大善之人都能舍,凡大智之人都敢舍。”

        想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必先懂得舍取,只有舍,才能有所得。

        渔民外出捕鱼时,都会有一个做法,那便是将捕捉到的小鱼,小螃蟹放回水中。

        他们懂得舍去眼前的一些小利,在不远的将来,将会收获到更多。

        人生,也正是如此,凡是成功之人,皆懂得舍得的智慧,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能舍之人,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2 人生,在舍得之间平衡  

        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人生,正是在舍得之间才得以平衡,一味的追求舍或得,结果往往会不如人意。

        曾经有一只缺了角的木车轮,它因自己的缺失而闷闷不乐,于是,它决定上路寻找适合自己的一角。

        因缺失它走得很慢,一路走走停停,但在旅途中,它认识了许多美丽的花朵,也结识了很多有趣的小虫子,彼此相谈甚欢。

        在这期间,它也遇到了很多木片,但都与它不太合适。

        于是它继续出发,终于有一天,它遇见一个形状大小都十分合适自己的木片,它把自己修复的完美如初。

        但它发现自己的生活完全变了,变得不可操控,极速旋转的它再也无法欣赏美丽的花,再也无法与有趣的小虫子交谈。

        于是它停了下来,经过一番思考后,它将木片卸了下来,选择重新出发。

        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生活也同样如此,失去的一部分,往往会以另一种形式再次归来。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为你再打开一扇窗。

        懂得舍得,才能真正拥有,懂得放下,才能走得更远。

        3 舍得之间,藏着一生的修行

        古语云:“舍即是得,得即是舍。”

        人这一生,注定是有舍有得,在舍与得之间,有着小欢喜,更有着深藏的大智慧。

        在巴勒斯有着两个水源相同的湖,其中一个湖无比洁净,湖水清澈见底,周围也是生机盎然。

        另外一个湖却早已变成死湖,周围寸草不生,一片荒凉。

        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即懂接收也懂得付出,后者却只懂得接收新的水源,舍不得将原来的水流掉,最终变成了一滩死水。

        人们常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在这个地方有所失去,在另一处必定有所得到,若只盯着眼前的得失,便永远也发现不了新的天地。

        “诗仙”李白,正因舍弃了富贵,才能创作出诸多佳作,流传千古,被后人所称赞。

        越王勾践,正因舍弃了荣辱,卧薪尝胆十余载,才能重登皇位,一统天下。

        人生路上,舍与得之间蕴藏着无数的机会,真正有智慧的人,能够舍,敢于舍。

        学会舍,才能让山重水复的人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舍得之间,藏着每个人一生的修行。

        余生,愿你该舍时,舍,该放时,放,在舍与得的大智慧中,不断成长,不断进步!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26]

  • 为何要在红尘中修行?[79]

  • 真正修行者,不见世间过[189]

  • 弘一说:独处是为了不陪他人演戏,与任何人走得太近都是一场灾难![230]

  • 惊人的宇宙法则:所有发生,都不是偶然[293]

  •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255]

  • 你以为占便宜,其实是灾祸[244]

  • 7种比喻,道尽人生[305]

  • 自己因果自己了,自己修行自己好[314]

  • 不必和因果争吵,它从来就不会说谎[317]

  • 百岁高僧讲修行心得,颠覆90%的修行人![388]

  • 后半生最舒服的生活模式,看懂了就顺了![409]

  • 人生三道门:精于事道、立于世道、顺应天道[405]

  • 六祖大师教你在家如何修行[640]

  • 人算不如天算,一切皆有因果[511]

  • 蒋勋:舍得,舍不得[564]

  • 你以为的,未必是真![604]

  • 真正的修行与宗教无关![720]

  • 当你读懂这3句话,所有苦难都能过去![753]

  • 5个因果等式,道出人生的真谛[133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