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中国禅学  |  禅学三书  |  慈辉论坛  |  佛学论文  |  最新上传  |  文学频道  |  佛缘论坛  |  留言簿   |

 管理登陆        吴言生 创办              图片中心    关于本网     佛教研究所 主办


  • 改变认知、改变圈子、改变人生[101]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昙无竭[126]

  • 认知不足,智慧不够,生活就难[181]

  • 生命中没有巧合!你经历了什么[147]

  • 短短五句话,把人生说透了![124]

  • 为什么做人那么难?是有原因的[127]

  • 看清一个人,无需日久,只要三[136]

  • 抱怨,会错过你的善法因缘[145]

  • 六祖惠能与曹溪禅[169]

  • “慈悲者之城”与“涅槃城”[110]

  • 白话《梁高僧传》丨释法显②[180]

  • 礼佛的这几个方式,你选择哪一[139]



  • 本站推荐

    二十四番花信风|春分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惊

    二十四番花信风丨雨


       您现在的位置: 佛学研究网 >> B3研究综论 >> [专题]b3研究综论 >> 正文


    内卷时代,如何才能摆脱焦虑?弘庵法师:只须做到两个字
     
    [ 作者: 弘庵法师   来自:网络   已阅:1528   时间:2022-4-24   录入:chengshangyun

     

    2022年4月24日  佛学研究网

        “我怎么啥都做不好”,“我怎么比别人差这么多”……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焦虑情绪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现代人的生活当中。在常人眼里,努力是缓解焦虑最好的良药。很多人试图通过努力去化解焦虑,但事与愿违。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啊?!” 焦虑似乎是个无解题,困扰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那佛教之中,是否有对治焦虑的“妙方良药”? 济南市佛教协会会长、千佛山兴国禅寺方丈弘庵法师,与您聊一聊“焦虑”那些事儿。

        年轻人为啥会焦虑?

        这个问题我们要看对焦虑怎么去解释,我个人认为,焦虑,我们知道“焦”是一个聚集的地方,就是我们对外界事物种种不同的一种执著,把所有的妄念全部的执著在一处,产生多种贪心、多思多虑,对外界事物产生不同的见解。

        比如像滚雪球一样,把我们的妄念和欲望不断地聚集在一个地方,不断地对外界事物产生一种执著,慢慢地随着我们的起心动念,慢慢地产生累加,久了之后形成自我的一种见解。

        特别是外在事物、外在环境、外在物欲不断增加,我们内心当中产生一种摄取,摄取之后我们的欲望就不断地累加,不断地互助,不断地产生一种相上的追求,进而就会产生人我是非、分别取舍。

        这样长期熏染我们内心之后,就会让我们的内心产生负累,由于我们的内心和外在行持无法转动、无法化解,这样身心就产生疲累,久而久之呢,就会产生一种焦虑。因为解决不了,如果解决了心结能化开,外在事物能够产生一种力量承担起来,这样还好一点,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所面对外在的事物很多,处理事情都非常的烦扰,再有,我们内心又没有长期训练定力和产生智慧的方法,进而面对外在事务的时候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焦虑的根源在哪里?

        从我个人角度,焦虑的根源是“不明心性”,不明我们世间上种种的心是了不可得的,我们世间上所用的心都是妄心,都是执著心,都是对外在的沾染、贪求,这种心在佛教里称为“妄心”。

        因为这个心我们不知道它的本源、它的根本,所以,对外在都是一种索取,所做、所贪,都是向外索求的,这个心是不定的,我们叫妄心。佛教里有一句话,我们向外执著的心这种心是属于妄心,是了不可得的。而我们又求不得,因为我们对外在事物去沾著去追求的时候,外在事物它是变化万千的,比如说我们这个世界日新月异,不断地去刷新、不断地去创造,所以外在不断地变化。

        当你执著我们的心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心是跟不上的,因为外在事物变化太快,而且它这个外在因缘是成住坏空。外在事物来了之后它会变化,不断地调整变化,如果我们的心总是跟着这种因缘变化,我们会很累,因为你这个心总是被外在物欲所左右。

        所以,佛教有句话说“心被万物转即是凡夫,心能转万物即同于佛。”这就告诉我们,根本的就在我们的心,我们的心能左右周围,我们就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人、非常自在的人。也就是说我们所求的东西不是对外在物欲的索求,我们应该索求内心的安静、内心的安坦、内心的富足,这样的话我们到哪儿去都会轻松自在。

        所以,世间上的人总是在求外在的,外在事物是什么?是因缘变化的、因缘相聚的。因缘成相聚、因缘散散掉,所以好多事物是不长久的,不长久的事我们去追求去执著,只能增加我们内心的烦恼。

        既然求不得,还要努力吗?

        我们知道,世间上努力的人都在为了生活为了事业去奔波去劳碌,我们不可能每一个人都顺心如意,但是如果你不努力去做,你就一点希望也没有。

        在世间上每一个人都要付出辛劳,都要努力去做,都要全身心去追求内心当中的理想目标,我们学佛之人也如此。我们学佛之人都要成就佛道,都要去解脱、都要离苦得乐,但是每一个人都能达到吗?如果我们都不去努力,那就一点希望也没有。

        世间上也如此,不一定每个人都能获得好的结果,达成圆满的意向,但是我们只要通过努力,就向成功的方向接近,进而能达到我们的理想目标。也就是说“求不得”这方面,能不能达到不是我们所想的,我们应该做的是我们能不能去做,能不能努力去做,我们应该力求上进,而不应该消极。

        如何才能摆脱焦虑?

        放下。我们现在好多时候说“放下自在”,但是我们都不自在,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没有真正的放下,真正的放下是非常自在的。在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我们来讲一讲。

        当时在古印度,有一个外道去看佛陀,去祈求佛陀的智慧来教化,去看佛陀都喜欢拿一些供养,他就拿手里面最美妙的花去供养,是稀有难得的花,很难找。他去供养佛陀,他告诉佛陀:我内心惶恐不安常生烦恼,祈求佛陀让我内心安坦自在没有烦恼。佛陀就告诉他:放下。他一听“放下”,就把这个花放下了,因为另一只手又拿一朵花,佛陀又说:放下。他又把这个花放下了,佛陀又告诉他:再放下。他就想:我都放下了,没有再拿任何东西了,还让我放下什么?(其实佛陀是让我们)放下对外在事物的执著,是放下我们的执著心,而不是外在的东西。

        我们烦恼的根源、焦虑的根源,完全是在做事和待人接物当中产生的执著,而这种执著又会产生分别,有分别就有好与坏,有获得与失去。获得了就开心,失去了就悲伤;好了开心,不好了痛苦。所以,久而久之反过来就会熏染我们的内心,我们内心又反过来对外界不断地取舍和分别,反过来再熏染。这样长期的互动熏染之后,我们就不断地在内心当中累加了负能量,就是烦恼,就是多思多虑,执著心越来越强。

        我们不会化解,化解不清、化解不掉,那我们就会不断地累加焦虑烦恼。所以说焦虑心也越来越厚重,就像我们身上背了好多的负重一样,压抑着我们,身心都不自在。

        真正的放下,一定是自在的,因为真正的放下了就是心无挂碍,我们《心经》里有一句话叫“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所以说我们真正放下了,他一定是自在的,我们世间上种种焦虑是因为我们老是有烦恼,那就是没有真正的放下。

    *本网站对所有原创、转载、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判断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仅供读者参考,发布的文章、图片等版权归原作者享有。部分转载作品、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原创作者友情提醒并联系小编删除。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 真正厉害的人,往往都很“笨”[559]

  • 你的情绪,身体一直都记得[455]

  • 以天之道做事,以地之道处世,以人之道律心[471]

  • 为什么别人生活愉悦,而你越活越焦虑?这3条经验学起来……[615]

  • 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656]

  • 内卷?内耗?佛法教你如何获得“松弛感”[907]

  • 你必须很努力,才会遇到好运气[825]

  • 四句话教你摆脱焦虑,快速停止胡思乱想[769]

  • 惊人的人生定律:你强的时候,运气最好[734]

  • 几乎所有焦虑,都源于一个小问题[895]

  • 拒绝“内卷”,摆脱亚健康[796]

  • 后半生的风水,从扔掉这三样开始[794]

  • 克服焦虑,五种不为人知的自然方式[905]

  • 越努力,越焦虑,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1163]

  • 总在后悔焦虑中度过?别怕,觉者的四个方法教你打败焦虑、成就自己![1135]

  • 人生不要瞎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1125]

  • 别活在别人的眼里,也别活在自己的情绪里[1314]

  • 内卷时代如何才能摆脱焦虑?[1953]

  • 释放烦恼,焦虑,会笑的人,运气不会太差![1475]

  • 世上最好的养生——忙[1829]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佛学研究        站长:wuys
    Powered by:Great Tang Hua Wei & XaWebs.com 2.0(2006)